花里佛陀,持续记录456天(2019.3.5)
阅读打卡第237天:《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32-34;《花间十六声》255-;《复盘》320-350。
朗诵记录第238天:今天是朗诵的第36周第2天,日常绕口令练习《三哥三嫂子》《论语•泰伯第八》(三)
近来,忙碌于自己不熟悉的业务,总是有一种乱忙无法掌控的压力,这种压力还来源于任务的时间限制。
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研究、求教,找到问题的根源,相信距离解决问题就不远了。
这种方法在传统心理咨询中也是比较常用,咨询师在找其行为背后原因,分析如何才导致今天的局面,继而再根据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派里,“问题”会被不重视,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老师,我真的很想进步,也想好好学,但是我就是学不会。”
“哦,看得出你是很想让自己越变越好的。”
“是呀,所以我妈每次说我要好好学习啥的我就烦,这不用她提醒我。我也想学习好,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好。”
“根据你的学习经验,你认为怎么做可以让自己的历史成绩有一点点的提高?比如从20分提高到25分?”
“那肯定要多背书。”
嗯,多背书。还有呢?
“还得上课认真听老师讲。”
“哦,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的话,课下背书时间就能少点。上次……”
“真不错,你都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了。还能做点啥?”
“心情好点背书会快点,速度提高了,能背的东西也会多一些,我觉得应该也能让成绩提高一点。其它的我就想不起来了。”
“很好,那就试试吧。如果你这样做了,想想历史分数能提高5分吗?”
“肯定能了,我觉得10分也有可能。”
“哇,听上去真让人激动,看来这些方法真是宝贝。”
……
从上面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咨询师并没有去过多的深挖成绩不好的背后原因,而是引导来访者关注并思考如何可以分数提高一点点。正是这一点点的引导,让来访者开始思考如何做才能有改变,从关注“问题”到“解决”问题。
我们常说你关注什么就得到什么,我们关注解决问题,会不会能得到更多解决问题问题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