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国藩学修身齐家之法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欲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这是曾国藩写的一副对联。不难看出,晚清中兴名臣修身齐家的思想。

修身以“入则孝,出则忠”为道德规范,以“亲良师,取益友”为交际守则,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年代中,在满清政权极力抵触汉人的环境里,他能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不外乎他的修身之法门。

曾国藩的修身之法,对于出生在现在社会的我们也具有教育意义。一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又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不管曾国藩在外如何生杀予夺、权利滔天,他仍然是那个曾涤生,仍然不忘为人子、为人父的基本责任,从1840至1871年32年间,1459封家书,约110万字,一封封家书,一字字赤忱,不然他就不是曾国藩。

对于现在的我们,少小离家,老大也不回。除了在电话中、微信里那不耐烦的声音,我们对于孝,是不是亏欠了太多太多?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辗转反侧、纠结再三,实在忍受不了思念的时候,只为听听她那孩儿的声音,知道她那孩儿还安康。反观我们作为人子人女,主动打电话的时间是不是少之又少,这是我们的亏欠,也是我们的不足。不同于曾国藩的年代,或许我们没必要写家书,但是主动的联系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齐家,就是这样的一名中产地主之后,一手开创曾氏家族,而免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宿命,固然他信奉“君可以不仁,臣不可以不忠”观念有关。然则“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这四条齐家之道,让曾国藩在位极人臣之后,家族子弟能够谦逊有礼,无骄妄之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富不过三代”,所以曾国藩在他的齐家观念中对于子女的教育尤为看中,记得网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女人身边需要有的七个男人之曾国藩式的老爸。他可以总是忧心忡忡,可以眉头紧锁,可是作为父亲,只要在无数的严酷斗争之后,没有忘记轻轻地拍拍你的肩膀,深情的说:“女儿,不要为父亲担忧,好好的生活。”你就会坚信固有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往前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作为父亲的所作所为在后人眼里甚为赞许。从“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要求子女的学业,到纺纱、绩麻、缝纫、烹调的女眷功课,子城对子女的培养无不尽心尽力。

“盛时宜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曾氏家族的谨慎谦虚、勤俭持家,才保证了曾氏家族的长盛不衰。

人说做官要学曾国藩,曾国藩有此修身齐家之法为基础,在当时的大社会条件之下,加之在机遇来临之际,他能审时度势,牢牢地抓住机遇,他能有此成就也就不难了。

或许我们没有这样的机遇,但是曾国藩的修身齐家之法,哪怕是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仍有太多的学习之处,或许本文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基于近期读书,偶有所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种状态叫患得患失,有一种心情叫无可奈何; 有一种解释叫百口莫辩,有一种态度叫沉默是金; 有一种等待叫天荒地老,...
    草丛里的龙虾阅读 1,118评论 1 1
  • 它沉落于鱼缸底部, 一如靠岸的船锚 它有节奏的呼吸, 是有节奏地走向死亡 水就是温床 它银白色的皮肤, 是战士的盔...
    一坨叵测的香菇阅读 2,635评论 0 0
  • 喝红葡萄酒和喝白葡萄酒对健康的好处不相上下,适度饮用是从任何一种酒精饮品里获得健康好处的关键,那要怎么样才能越喝越...
    时光礼记1阅读 6,202评论 0 1
  • 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属性,可以避免同一个界面上的多个button同时点击。于是就想把这篇博文记录下来,为了尊重原作者...
    小曼blog阅读 3,6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