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就几个字词的小收获现于笔下,留给自己,分享汇报给大家。
茶
人说,做普通凡人,过简单日子,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秀文青范,享小资情,七字诀:琴棋书画诗酒花。我们平凡地生活,普通的存在,还有时奢望把生活过成诗,想诗意的生命和栖息,应对古人的智慧,茶该有一席之地。
茶,一拆开:人在草木中。惊叹于古人造字的情趣! 这字,古人造字时估计是沉醉太深,太妙,太天人合一。千年之后,和我们灵魂邂逅,不就是我们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与共吗?没有酒的浓烈,咖啡的浓郁,白开的寡味,但有自己的清雅,素净,不张扬,不动声色中改变水色,弥漫于周遭环境;与人相处中,氤氲出自己的气质,简单,平凡;可以高贵,也可以亲民,叶子和水的相遇,幻化无尽情思,演绎世间百味。
俗 仙 佛
林清玄先生去年翩然仙逝,驾鹤云游,斯人已去,思情长存。学界、网友纪念文章甚多,默默叹息中,想起了他在一次演讲中关于“俗、仙、佛”三字的睿智和开示。三字妙解让人醍醐灌顶,唇齿留香。
转述如下,先生认为“俗”、“仙”、“佛”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三个不同境界:“人”字右边一个“山谷”的“谷”,那叫俗。人往山谷下走,眼界就会越来越低下去,最后自然变俗,落入尘埃,不见长进,自娱自乐,井底之蛙;“人”字右边一座“山”,人往山上走,神清气爽,那就变成“仙”了,轻快如神仙,逍遥天地间;若继续往上走,走到最高处,再往上走就是佛了。“佛”,“人”字右边是“弗”。“弗”即“不是”的意思,所以“佛”就“不是人”。佛为什么不是人?佛是舍掉了所有“贪、嗔、痴、慢、疑”等负面情绪的人,而将这些转化为“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和力量,让人超越自我、小我,成就大我,达到无我,自然见性成佛了。
物质、欲望的层次,文明、文化的层次,还有灵性、境界的层次,这是一个完整递进的精进过程。舍掉那些使你沉重的,使你堕落的,使你走不远的那个状态。放一些让你轻快的,或者让你灵性向前迈进的东西。佛不是全部都舍掉,而是舍掉负面的、消极的,留下正面的、积极的。在舍弃的同时也在得到,有这样觉悟的人就成佛了。人可做的事情是无限多的,当你的人生道了一个新的阶段,就该加一点文化的、性灵、利他的东西进去,这样的人生脱俗向仙佛进发。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很多时候,读书理解,我都囫囵吞枣,不求准确有时甚至错误。某次,曹勇主任聊天讲他给学生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时说,我们平常的理解有误,常被误解为人如果不为自己着想,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一百度,“为”念作wéi,是“修养,修为”的意思。本意就是,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人要修为自己,博学、明辨、慎思、审问、力行,提高人生境界,修为自己才会为社会,为众生,不只是那个肉体的“己”;如不,对不起天地良心,对不起宇宙万物,天地都瞧不起。
细思有得,天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般是公平的化身。天地会如此的糊涂,教唆人们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作恶他端吗?中国恶善有报的朴素民间文化传统认知,也更让人信服其本真之意。
细思极恐,幸好考试还没有涉及到该词语,否则害学生不浅!教我警记:多思、多想、多查实,想当然、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当戒。
偶得小记,与君共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