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路安
去年11月,拿到了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这本书出版于十一年前,这次是全新再版,内容上也结合时下进行了增减和调整,非常具有可读性。
古典老师在序言里交代了这些年写《拆墙》到《跃迁》三本书的脉络,可谓是从个体认知到方法论到系统论彻底讲透了个人发展的思路和底层逻辑。我最先读的是《跃迁》,这本书可以说刷新了我的认知。用古典老师的话说,《跃迁》是“拆墙过后来拆天花板”,而我现在则是在“拆过天花板后又回过头来拆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那些限制我们个体发展的心智模式,并帮助我们扭转心智,突破禁锢我们的“思维之墙”。而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度的自我省察,去看见我们不敢直面的,去承认我们想要逃避的,从而打破思维定式,重新认识自己,也帮助我们发现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01 正确但无感的事情是成不了的
仔细回想一下,现在的我们,到底是被一些什么样的理由驱动去做一件事情的。
工作是为了赚钱,学习是为了考证,学英语是一种“技能焦虑”,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考公上岸是为了铁饭碗,结婚生娃是一种“普遍正确”……
一件事情要不要做,衡量的标准是这件事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是不是普遍认为正确,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但我们很少去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想做、是不是有兴趣、激动吗、愿意投入吗。
古典老师在书里写他的朋友们和投资人都劝他要把公司做大,要融资上市,他自己也认为这是一件无比正确且意义非凡的事,但当他问自己“这件事,自己兴奋吗?觉得有意思吗?”的时候,便使他冷静下来,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并不想这么做。跳过自己的感受,仅靠巨大意义和价值来说服自己做事,很难做的好,做得久,最终只会把情怀做成尴尬。
李诞在他的《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中也说过:“做节目第一条,自己得兴奋。我们自己都做得不兴奋,这节目也许还能看,但绝对不会成。”
我们做大部分事情,都是内外动机的结合。而一件事情如果大部分驱动力都来自外部,缺乏足够的内在动机,就会像无源之水,难以维持长久的动力,这件事最终大抵也只会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水平。
我们不得不承认,正确但无感的事情,它们要么还不到时候,要么根本不是你的菜,要么根本就没那么正确。没有热情来加持,正确但无感的事情是成不了的。
所以,我们更要无比珍惜那种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怦然心动”、跃跃欲试的兴奋感,仿佛内心燃烧着火苗,充满能量。这样的时刻可遇不可求,是来自命运的馈赠,抓住它,践行它,全力以赴把你想做的事做到极致,你的人生会有更多可能。
02 无趣之人其实是无胆之人
仔细打量一下我们周围,会发现在职场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类人,古典老师把他们叫做“没兴趣一族”和“感兴趣一族”。
“没兴趣一族”好像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或特长,干什么都一般般,工作没有激情,生活也毫无情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每一天过得如一潭死水,千篇一律、无聊无趣。
而“感兴趣一族”则完全相反,他们兴致勃勃、充满情趣,元气满满,他们多才多艺,甚至样样精通,他们每天都像一次新生,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他们仿佛拥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好奇心,什么都会,优秀得令人艳羡。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感兴趣一族”都是天赋异禀,“没兴趣一族”天生平庸无能?
并不是。“有趣”之人和“无趣”之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敢于不计后果地全情投入,纯粹享受投入的过程,把结果当做副产品。因此他们总会充满激情地体验新事物,在成功的时候收获到成果,在失败的时候收获到智慧,而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收获到过程中的快乐。
而后者则思前想后,担忧做一件事有没有用,会不会浪费时间,或者害怕投入了也做不好,努力了也没有收获,因此他们很少主动尝试新事物,而又不愿意承认“我很害怕”,于是就用“不感兴趣”来自欺欺人。
所以,古典老师犀利地一语道破天机:无趣之人,往往不是无能之人,而是无胆之人。
我们的生命是由自己来书写,你若总是用“不感兴趣”来搪塞它,你的人生和心灵都将成为贫瘠的沙漠;你若热爱生活,全力拥抱它,在有限的生命中全情投入,尽力体验和享受多样的乐趣,你也会收获一个丰盛的灵魂和浓郁的生命浓度。
因此,下一次面对新事物,不妨拷问一下自己,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吧。
03 你可能更想当一个命运的“受害者”
看到这个标题你一定会想,这是什么道理,怎么可能会有人愿意当一个“受害者”。但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这些“受害者”的身影,甚至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受害者”们大概是世界上身世最“悲惨”的人了,因为他们“老板变态、公司垃圾、家庭不幸福、内心有伤痕、生活不如意、人生无出路……”他们最常做的就是抱怨自己的处境,感叹命运的不公,却很少真正去做些什么努力。他们遇到问题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常用的口头禅是“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即使当别人为他们提供了有助于改变现状的建议,他们也会用“是的,但是……”这样的转折来强调无力改变的事实。
是不是真相了,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现状无法改变,只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想改变,因为待在“受害者天堂”能带来诸多隐秘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可以推卸责任,保住面子。错的都是别人,做一个不需承担责任的“受害者”,活着多轻松。
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安心做坏事。很多做坏事的人都有一个完美的受害者故事,因为自己的悲惨,做什么都心安理得。
第三个好处是找到“比惨”组织。“受害者”们很容易找到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发牢骚,分享彼此的凄惨故事,每个人都从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收获不少廉价的快乐和虚无的安慰。
第四个好处是用受害获得同情和帮助。通过“卖惨”博眼球,获取旁人的情感和物质支持,享受众人关爱、不劳而获的快感。
第五个好处是通过自我伤害来绑架他人。“受害者”往往都是控制狂,通过伤害自己来操纵他人、或通过自毁来折磨和鞭笞别人的良心是他们的惯用伎俩。
然而,受害者做久了,会让自己深陷在安全舒服的自怜模式中,失去自信、自省的能力和改变的可能性。拒绝受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揭穿自己的人生谎言,转变心智模式,承认“自我全责”,学着做自己命运的掌控者。
对此我自己是深有所感。由于当年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从事了不喜欢的职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曾深陷在“受害者模式”中,一方面自怨自艾、心有不甘、埋怨父母、吐槽公司,一方面却无所作为地蹉跎了不少时光。直到后来,我终于肯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失意其实怪不得其他任何人,究其根本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而已。所以,只需加快成长、精进自己,要么在目前所属的赛道里追求卓越,要么就凭本事去到更大的世界,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没什么好抱怨的。
这就是古典老师所说的“自我全责”。
现在你也不妨来自省一下:自己是否正被“受害者模式”的心智之墙所禁锢而不自知呢?
04 你是不是陷入了“等死模式”
书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女士前一年报考了自己喜欢的研究生专业,结果考试失败,却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很纠结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甘心,就这样纠结了半年多。在这半年里,她每天无论上班下班,无时无刻都在想这件事,陷入了无休止的内耗,烦恼透顶。
古典老师为她计算了一下用来花时间郁闷的“等待成本”和花时间尝试的“穿越成本”,发现等待成本是穿越成本的2倍多。
很明显,这位女士陷入了一个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时间和信心,越不敢考。这种犹豫和焦虑会一直消磨她的信心和能力,直到有一天她彻底放弃考研这件事。
古典老师把这种心智模式称为“等死模式”。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的时候,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直到最终让自己生命的某一部分永远死去。
造成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畏难情绪、对未知的恐惧、不愿走出舒适圈、内心不情愿、完美主义等,但无论哪一种原因,都会让我们在等待中陷入内耗。
就好比开车的时候,一只脚踩着刹车,一只脚踩着油门,所以车走得很慢但发动机转速奇高。这种对自我的消耗杀伤力是巨大的。持续的焦虑、低效完成的负罪感、错失机会的懊悔都会不断降低自我效能和自我评价,令我们的人生变的糟糕。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拖延症”,拆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把目标分解到足够小,小到可以马上动手做为止;对那些拖延很久的事情,倾听自己的内心,做还是不做,给个痛快的决定;觉察自己拖延的各种借口,在清醒的时候一条条卸下自我对白逐条击破。
总之,防止陷入“等死模式”的最好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还记得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最令人泪目的情节吗?主人公卡尔,与青梅竹马的女孩一同长大、相爱结婚,他们拥有共同的梦想,相约要一同去南美洲的“天堂瀑布”旅行,然而生活中各种琐碎的事情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推迟计划,他们始终在等一个“合适的时间”,就这样拖延了一辈子,最终年华老去,老伴去世,终未成行。
你是不是也陷入了“等死模式”呢?如果你在等一个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日子、最好的状态去做某件事,那不如什么也不多想,即刻开始行动吧,千万不要因为拖延而抱憾终生。
现在,我们暂时完成了这场深度的自我省察,你会发现,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得到了一把打开心智之门的钥匙。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初版的副标题是: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新版的副标题是: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它们都在告诉我们要突破自我限制,探索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
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从Impossible(不可能)到I'm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接下来,准备好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了吗?
The End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