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关于"内疚"的探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情绪认知的新大门。我们发现了真正的内疚不仅是对他人的亏欠,更深层次的是对自己承诺的失约。这种自我失信会悄然侵蚀我们对自己的信任,最终导致我们不断向外寻求认可,却忽略了最根本的自我认同。
真正的自信源于深刻的自我认同,而这种认同建立在对自己的深入了解之上。没有了解,何来信任?当我们一次次许下承诺却无法兑现,就是在无形中削弱对自己的信任。未做到时,内心总是忐忑不安的,即使外表平静;而当我们兑现对自己的承诺时,那种坦然和自信是如此珍贵而真实。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再依赖外界的评价体系,他有一套自我认同体系,外界的评价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自我认同体系,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认同体系,无论外面的风风雨雨都无法真正的撼动此人的内在。
而这个自我认同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一个个对自我的认可,一步一步建立起对自己的绝对信任的。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索另外两种常见的情绪:愤怒与悲伤。
愤怒,这团灼热的火焰,曾经我也只是任由它燃烧。当愤怒来袭时,我惯常的做法是发泄情绪,然后责怪他人惹怒了我。从未深思: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可以云淡风轻,而在我这里却会引发爆跳如雷?
现在我明白了,愤怒表面上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实则暴露了我们内心的无力感。
面对某些情境,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无法坦然接受这种无力,于是用发脾气来掩盖内在的空虚。
我们不敢或不习惯面对自己的局限,只能通过愤怒来逃避真相。
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黑洞。
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需要疗愈的部分。当我们能够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无力和局限,真正的力量才会慢慢升起。忽视或逃避只会让这些黑洞继续存在甚至扩大,直到将我们吞噬。
就像健身时,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某个部位比较薄弱,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逐步强化。情绪也是如此——它不是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需要被理解和转化的能量。当我们让光照进这些黑暗的角落,才有修复和成长的可能。
而悲伤,则是一种更为低频的能量。悲伤中包含着太多的无奈、无力和一次次失望。看似是对他人的失望,实则深处是对自己的失望。"为什么没有人爱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不接纳。
悲伤的根源在于我们放弃了自我的主权,将生命的掌控权交给了他人。我们以为付出就会有回报,完美就会得到爱,尽力就会获得认可。于是,我们把评价权和认可权完全交给了外界,让自己成了他人意志的奴隶。当得到外界认可时,我们暂时安心;当得不到时,就陷入自怨自艾的可怜状态。
但真相是:没有人可以评判你,更没有人可以主宰你的生命——包括你的父母。
我们需要拿回自己生命的主权,全心全意为自己而活。
因为这一生,终究是一场孤独的旅程。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他人可以成为镜子,或者暂时的拐杖,但永远不要想着依赖任何人。
当我们能够觉察这些情绪背后的真相,就能够开始真正的转变。每一个情绪的到来都不是偶然,它们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信使,带着重要的信息而来。学会倾听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在情绪的海洋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情绪不是需要压抑或消除的敌人,而是通往自我认知的桥梁。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修复内心的创伤,最终活出更加完整和自在的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替你感受你的情绪,也没有人能够替你完成你的成长。
唯有用勇气面对内心的每一个波动,用智慧解读每一面情绪镜子的信息,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