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我们在学校共读。后来发现,一些家长也在陪着孩子读书,邀请家长写下了一些文字。这些文字,读着很温暖。
沈泽宇妈妈很睿智,共读,未必是每本都读。要是没那么多时间怎么办?看看她的记录,相信您会有启发。
从毕业以后,参加了工作,似乎很久没有安静的读一本书了,为了孩子,我强迫自己远离喧嚣,安静地开始了共读,听着好像有点强迫,确实……
泽宇其实挺爱读书的,就是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读不了多久就要休息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为此,他经常很不高兴。我想了想,每次读书的时候,把门锁上,他在学习桌前,我在床上,彼此安静互不干扰的,坚持读下去。
一起读书是为了跟上孩子的节奏,他会问我书里的问题,也会跟我讨论一些社会现象,要是全都不知道,太没面了!哈哈,我就选了几本类型不一样的书和他共读,也大大地拉近了我们母子的感情。
第一本共读的书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历史本来就是我的弱项,不过用儿童的角度去看历史,了解历史,这本书写的一点也不乏味,我竟然是一口气看完的。泽宇先看完,我看完了跟他讨论。这本书里神话故事很多: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等。我跟他说这些都是古代的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他便追问人到底是从哪里来,怎么来的,真的是猴子变的吗?我想我也需要跟着学习一次人类的起源了,真是猴子变的吗?暑假买了一整套,一定要坚持共读下去,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历史,是我们的瑰宝。
第二本《将军胡同》,我先读的,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读的时候分了几天,每天读一部分。泽宇读的时候,我俩就聊天。我们会聊老北京的胡同。我不是北京人,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大多是电视和画报上看看,更别说是孩子了。虽然现在的胡同大多没有了从前的味道,可读书,让我们走近了胡同。他问我蛐蛐是什么,我百度了图片,哦,原来这个样子。这本书看完,我心情五味杂陈,了解了老北京一些生活的景象,侧面烘托了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人的气节,也为中国人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而心伤。我没想到,孩子的眼睛也看到了很多。他除了问问我蛐蛐,猴子和猎狗,没想到竟也义愤填膺地呵斥“小日本”。对此,我深感欣慰,毕竟这一代根本不能接触和理解到多少抗战的事情。虽然看这个书不是为了教他憎恨日本人,至少让他了解历史,能做一个有热血的男儿。我也借机给他讲了一些其他的抗日英雄故事,他听得很认真,当即表示要好好学习。哈哈,我们共读的目的达到了。
第三本和第四本是一个系列的,《笑猫日记:想变成猴子的人》和《笑猫日记:虎皮猫你在哪里》。这一系列的书是用拟人的手法,让猫有了人的思想,从猫的角度去看人类世界,挺好玩的。看完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泽宇看完了就一直磨我要买一只猫,哈哈,他说可以跟猫说话,教猫唱歌……这两本书都是比较正能量的,我们讨论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正义、善良、执着、坚持,这不正是孩子们身上难能可贵的精神吗?其实大人也是,所以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意味深长。
共读让我成长,了解孩子的世界,透彻他的思想,也让我回味无穷。暑假开始了,又买了不少书,我相信,共读的路才刚刚开始。
儿童文学,只有儿童能看吗?当然不是,看看许紫钰妈妈怎么说——
记得《将军胡同》这本书刚到货的时候,紫钰大概翻了一遍,淡淡地说:“你怎么买这本书了,我不喜欢看那个时候的事。”这点随我,我也不喜欢那段历史,太深沉,太悲惨!可是大家都说好的书,买都买了,不看怎么办?!
我就拿起来翻了翻,这本书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写抗战时期发生在北京的事情,挺有意思的。于是挑灯夜战,看完了。
第二天,跟紫钰说我连夜看完了,熬到11点多。紫钰一脸诧异:“你真的看完了,有那么好看吗?”我说真的好看,你看吧!
事后我问紫钰,书中你记得谁,对谁印象深刻,她说图将军,美猴王,果果,铁苍狼。
“后来呢?”
“都死了。”
“被谁打死了?”
“日本人。”
我总结,这本书讲的就是那个年代的老北京城里很微小的一个部分。比如图将军就是个纨绔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斗蛐蛐,养鱼,典型的败家子儿一个,没有一技之长,能活下来靠的就是变卖家产,最后靠给人拉车为生。但是尽管如此,这人身上还有一股叫做侠义精神的东西。他就是旧北京人中一个阶层的代表。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王轩怡妈妈和孩子这样读书。
阅读,对于轩怡这位按捺不住性子的小女孩儿,怎么会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呢?每天写完作业的她,都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每次都会对她说:“轩轩,咱们看会儿书呗?”“不想看!”回答得特别干脆利落。当然在阅读方面也没有太多去干预她,心里想着强迫她做不喜欢的事情,最终的效果也不会那么完美,强扭的瓜不甜嘛!
上学期也读过一些书,可没有下学期读得那么多。就在下学期开学不久,年级组织关于阅读的比赛。放学回来的她,跟我说要读好多好多的书。这个活动提起了她对阅读的兴趣。当时听完我有些不相信,说有什么奖品。心想:你难道是为了奖品,不管怎样,想读书是件好事。每天认真仔细地阅读和记录着,虽说之后的奖品有些让她失望,可她没有因为这个而放弃阅读。每天都还在读自己喜欢的书,记录着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贺老师布置的阅读笔记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激起了轩怡对阅读的兴趣。
晚饭过后,忙完手里的活儿。听到一句:“妈妈,你能和我一起看书吗!”我听完呆住了,这是闺女第一次邀请我呦,还是和她一起阅读。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开启了共读的这扇大门。每读完一本书,都会讲一下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喜欢的理由。讲述故事的起因和结果。虽说交流中有些看法不一,可特别期待下一本的好书推荐。这样又多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也是与孩子的一种沟通。这学期和你共读数量有限,暑期再接再厉。阅读习惯应该循序渐进,而不是急于求成。和孩子一起共读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一学期,100多万字,这共读奖杯要发给王金琪妈妈!
“这本书你看看?”
“不看,老师没说让看?”
“这套书听说很好看,你看看?”
“不看,不喜欢?”
“别的同学看完了,你也看看?”
“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别人喜欢的我不见得喜欢!别总拿别人来要求我!”
……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对话。好看的书买了一堆,打开包装放到书架上,就再也没有碰过。作为家长的我,当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是怎样让琪琪看书,主动看书,喜欢看书?想了很多办法,都以失败告终。
当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的时候,年级组织读书活动,什么争当秀才、举人、进士。她回来告诉我,我可不当这些?问起为什么,因为要读很多书才可以!我也知道我也强迫不了她,随她去吧!这个时候,贺老师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贺老师说,要写读书笔记。琪琪没有办法,老师留的作业是必须要做的。开始完成任务式的读书。开始“忙读”,就是很快地就看完,读完了也就忘了开头!老师让写读后感,琪琪竟毫无感?!这可气坏了我,怎么办?怎么办?突然想到我应该看一遍,这样我就可以提问她了,防止她看完就忘。跟贺老师沟通的时候,贺老师告诉我,顺序错了,应该我先看,再让琪琪看。在她读的过程中提问,既能带动她的积极性,又带着问题读书,提高读书的效率。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是《爱哭鬼小隼》,到《无字图书馆》一共读了十八本书,短短的半个学期,我们两个阅读量达到了一百万字以上!
说一说到和琪琪共读书的感受吧!一起共读书的时候,跟琪琪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以前就是吃喝拉睡,要么练琴,做作业,没有别的了!琪琪都说,妈妈你还能说点其他什么吗?是呀?说什么呢?看完《爱哭鬼小隼》后,我们可以谈论为什么小隼可以哭?琪琪说原来男生是可以哭的!男生哭是正常的。《野生的爱尔莎》琪琪告诉我:妈妈,这个作者写的真好!我问为什么?她说用了很多拟人的手法,把小狮子心里怎么想的,都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出来,很真实。这本书琪琪看了三遍,足以表达琪琪很喜欢这本书。《城南旧事》琪琪读的很慢,之所以读得慢,是因为她觉得这本书有的悲观,看不懂。说实话,我也不太喜欢。《将军胡同》我们两个都很喜欢,琪琪喜欢图将军,说他勇敢,还喜欢里面的那只狗,说死了太可惜了。我觉得很真实,很有画面感。因为我小时候就住在前门附近,四合院,石狮子,三轮车。
说说我俩都喜欢的书《忠犬八公》吧!这本书感动得我俩都哭了,为此爸爸特意给她找到电影,让她有看了一遍。看完了,就开始了让我给她买只狗的磨人时期。好几本书都是先看书,后看电影版,琪琪说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无字图书馆》是我先提问埋下伏笔,这本书琪琪看得很认真,按照书后提示提问她,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她是镇长,她会怎样……后来琪琪说,我真佩服贺老师能发现这么好的书,推荐给我们看。当贺老师推荐的书快看完了,就会主动问我,下一本书我看什么书?没有推荐书看,自己主动去书架上,看那些放了一年的新书看,我喜欢这个过程。
读书需要一种氛围的熏陶,需要一种精神的鼓励,更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当你捧起一本书,自发地走进书中的奇妙世界,孩子才会自然而然地被你的专注吸引,变成一个“小书虫”。
读着家长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往日共读的身影,很温暖。一本本书的共读,是一次次的旅程。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孩子都有收获。读书,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学校共读更多地是培养阅读技能,而家长,更能深入地和孩子探讨,也能在阅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