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动物很感兴趣,家里屯了不少科普读物。别的内容她都津津有味的自己看,就是一到讲动物骨骼的部分,次次要用小手把自己眼睛捂上,喊着:“妈妈,帮我把骨头翻过去。”确实,书中的骨骼大多是这种画风,大人看了也觉得吓人。
终于,一本让骨头变得幽默有趣的翻翻书出现了——《谁的骨头》。
不看不知道,鲸鱼是用手指游泳的,青蛙是靠眼睛吞咽的,人体最硬的是脚后跟的骨头,这些知识不仅孩子不知道,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常见的科普书讲的是“动物骨头的知识”,《谁的骨头?》讲的是“骨头怎样支撑动物的生活”。它从骨头的历史讲起,介绍了骨骼的属性、不同部位骨骼的功能、完整骨骼系统的运作,科普了人类骨骼的小知识,最后以远古恐龙的骨骼结束。
读完全书,孩子不仅了解了单个骨骼的知识,还知道了它们是如何联结起来发挥作用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如何演化的。
《谁的骨头?》2018年入选法国青少年类科学奖,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本书的作者和译者阵容豪华。原作者亨利·卡普是法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博士;译者邓韫,拥有中山大学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和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审译李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副研究员。
悬念翻翻页
爱读书的小朋友们对翻翻书都不陌生,作者设计可以翻开的书页,一方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一方面让孩子更容易记住书中内容。
不少科普读物都有翻翻页,比如上面一页是动物,翻开是动物的内脏、骨骼等等。
但《谁的骨头?》的翻翻页非同一般,它的设计是骨头在上,动物在下。
翻开前:
翻开后:
这就吊起了孩子们的胃口,看见一个骨头,忍不住就会猜它属于什么动物,迫不及待的翻开看看猜对了没有,这就比动物在上、骨头在下的常规设计要吸引人得多!
活灵活现的骨头
在《谁的骨头?》里,骨头没有一动不动的摆pose,它们有生动的神态和丰富的动作,好像下一刻就要从书中跑出来一样。
蓄势待发捕猎的狮子
这些犹如正在运动的骨架,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骨头是怎样影响动物的样貌、支持动物的活动。
另外,书里表述知识的方式也非常灵动有趣味。
讲到人体最硬的骨头是脚后跟的骨头,就举例让根骨踢碎一块砖。
讲到鲨鱼口中不断更新的牙齿,就让鲨鱼的嘴巴被人撑开展示给我们看。
幽默的骨头
书中叙事幽默灵动,画风夸张有趣,读来会觉得骨骼不仅不可怕,还十分可爱呢。
讲到鲨鱼全身都由软骨组成,场景是鲨鱼咣的一下撞到水池边缘,震得全身骨头都皱了起来。画面生动得让看书的我们都同情鲨鱼了。
亮点是下方小鱼骨的表情
讲到骨头是白色的,场景是一个小人奋力用白油漆给骨头上色。
讲到男性和女性骨盆的区别,场景是小宝宝被妈妈生出来,出生前后宝宝表情从无聊到兴奋,可爱的不行。
谁的骨头?
虽然这是一本科普读物,却有一颗悬疑小说的心。作者别出心裁地把相似的骨头放在一起,让读者猜一猜这块骨头属于谁?
这些设计让孩子掌握了不同骨头的特点,记住了骨头和骨头的区别,更让原本陌生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吸引人。
《谁的骨头?》是一本把陌生的知识变得亲切的书,也是一本让孩子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产生探索欲望的书。建议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为书中的幽默哈哈大笑,一起为解开书中的谜团欢欣鼓舞,享受一段丰富多彩的亲子时光。
好书共读,欢迎关注公众号:丹顶鹤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