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辞旧迎新的交界点,为了增加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也为了告别庸碌无为的过去,我们总喜欢信誓旦旦立下一面面flag: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学习一门乐器、好好健身跑步、提升财商学习理财知识、断舍离开启极简生活等等。临近年末,回顾复盘,大多flag都偃旗息鼓,你可能将此归结于决心不强、勇气不够和意志力薄弱,“下决心改变→改变失败→内疚自责→痛下决心重立flag”无形中陷入周而复始的改变怪圈。
改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本质上讲,改变一直很难。仅仅有勇气、决心、意志力还不够,我们需要审视反思改变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什么阻碍改变的发生?我们应该怎么有效地进行改变?
一、改变的心理机制
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荣格
为了掌控改变命运,我们有必要深究潜意识层面发生了什么,将潜意识的内容转化到意识层面。我们认知体系中存在两套系统,一套是感性系统,负责我们的情绪、感受、心态;一套是理性系统,负责规划、分析、判断、决策。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做了一个有趣形象的比喻:人的感性系统就像一个大象,理性系统就像骑象人。骑象人骑坐在大象身上,手握缰绳,威风凛然,貌似权力很大,实际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骑象人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向左,大象想往右,从力量角度来看,骑象人是完全拗不过大象的。骑象人指明改变方向,大象用动力让改变发生。对于改变来说,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只有充分摸清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巧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大象的脾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一,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操控它。下班回到家,“骑象人”告诉你利用休息时间充电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大象”告诉你上了一天班好累,先刷会b站,看会抖音放松一会。在两种声音对抗中,“骑象人”暂时做了妥协,那就先看会视频再学习,然而一刷完全停不下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时间就这样默默溜走。
第二,靠情感激发。大象产生的消极情绪是改变的阻力,积极情绪是改变的巨大推动力。大象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而爱、怜悯、认可、期待、同情会激发大象的积极情绪。
第三,受经验支配。不由“期待的美好”支配,而是由“经验的好处”控制。虽然我们都知道“保持健康饮食作息,多加运动对身体好”,但是我们很多人没有直接相关的体验,反而隔三差五的炸鸡、奶茶、火锅,下班回到家躺在柔软的沙发上刷着抖音和b站,这些是我们熟悉的每日日常,我们的生活更容易被“经验的好处”支配。
二、改变的阻力?
改变过程最大的阻力是心理舒适区。舒适区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对生活稳稳的控制感,同时也会成为我们对未知恐惧的推力,阻碍我们大胆探索和尝试。有些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较舒适,他就不想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走出已有的舒适圈去看外面的世界。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舒适圈,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三、改变的行动指南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的过程,通过强化把新经验变成习惯。希思兄弟在《瞬变》一书中提到我们在尝试改变时面临的三个困境:
“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
“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
我们在摸清大象脾气后,一起来看看让改变轻松发生的三大关键要素:指挥骑象人,提供明确的改变方向;激励大象,从情感方面入手,让大象愿意听从你的指挥,一同上路;营造路径,创造环境,让改变自然而然发生。概括而言,这三个关键步骤分别指的是指明方向、激发动力和创造环境。
1、指明方向
明确改变的目标,指明改变的方向,能让大象清楚地知道自己朝哪个方向走。我们一起回顾下大象的秉性特点,靠情感激发,受经验支配。如果骑象人没有给大象指明方向,大象就会按照自己熟悉的行为模式原地打转。
不知道大家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室友,在夏天来临前,室友A昭告天下自己明天要开始减肥,初始的几天我们会看到A活力满满地在操场跑步,在宿舍跳绳。往往坚持不到一周左右,减肥大业就草草收场。到第二年的春天,我们又会看到这一出减肥戏码。
我们现在来看,问题出在哪里?“减肥”这个目标太笼统,一点也不具体。如果我们来定减肥的目标,应该怎么定?要有明确的时间段、减肥的目标重量。例如在一个月内减重10斤。这就是一个具体明确、可衡量、可评估的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可采用smart法则。
我的英语口语学习,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前期报了各种线上线下课程,在练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并不见效。一次偶然的机会,请教一位在海外做对外汉语的同学“怎么提升口语水平?”,他当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你学习口语的目标是什么?日常使用、职场使用、出国旅游还是进一步学习深造?”听后我豁然开朗,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才更有针对性。如果是想进外企,我们可以报考商务英语中高级的考试,通过考试提升口语水平。如果是想出国学习深造,报考雅思托福考试。所有的改变都是一样,只有当骑象人指明改变的方向,大象才会朝着改变的方向走。
2、激发动力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让大象改变得正确顺利。大象是靠情感激发的,先通过情感打动大象,让大象找到感觉,激发大象改变的动力,再告知大象改变的方向,才能让改变轻松发生。
Target超市是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百货集团,在1992年的市值只有30亿美元,17年后市值高达646亿美元,2019年财富五百强排行榜,位居122位。在公司逐渐壮大发展过程中,成衣部经理萝宾·沃特斯功不可没。90年代Target采购经理采购成人衣服只选择黑白灰的保守色系,拒绝采购彩色鲜亮的时尚服装。于是,沃特斯买了大量彩色的巧克力豆,在办公室里哗啦哗啦地倒进玻璃碗里。所有人都发出“哇”的叫声。沃特斯说:看到了吗,你们对色彩多敏感?没有指挥权的沃特斯就这样影响了采购经理们,Target的采购行为发生了变化,彻底打开了消费市场。
改变自己很难,改变他人的想法更加不易,如果沃特斯用一堆道理去劝说采购经理改变采购习惯,不一定见效。沃特斯一改惯有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借用彩色巧克力豆让采购经理看见和感受到鲜亮的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因而激发改变的动力。
3、创造环境
营造路径,实质上创造一个适宜改变发生的环境,行为具有感染力,情境会影响行为。打造属于你的“环境场”,让新行为变成习惯。
“场”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空间环境,这些环境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到寝室自然想睡觉,到餐厅自然想吃饭,到办公室自然想工作。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总是比骑象人更敏锐捕捉到“场”自带的行为线索,并依照这个行为线索行事。古时的“孟母三迁”,现在家长的择校择班、购买学区房,都是在为下一代构建良好的“学习场”。
回想考研备考阶段,我们四个目标一致的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学习氛围浓郁的“学习场”,在这个场域中我们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互督促,一起讨论专业知识、背诵抽查考纲内容、分享试题资源,在懈怠时相互打气,最终,四人顺利考上心仪的学校。
又回到口语学习的例子,自己刻意将手机、pad、电脑语言设置成英文状态,加入一些口语交流小组,无形之中构造一个“英文场”,让自己浸泡在纯英文的“场”中。
想要做出改变,那就构建目标行为“场”。在三个关键要素之下还分别对应三个具体的行动步骤,此部分放在下期分享。
如果近期你有想要改变的行为,参照以上的行动指南,写下你的行动计划,践行后看看效果如何。
回顾改变的心理机制和改变三个关键要素,我们会发现貌似改变也没有难。改变不是意志力的考验,而是智慧的考验,骑象人指明方向,用情感激发大象,构造改变路径,让大象沿着路径前行,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