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以及网络和手机阅读的高度普及,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百花齐放的高速发展期,大量各种题材的作品以“亿字”为单位不断涌现。
然而,繁荣兴盛的同时,为了迎合商业化的发展,文字质量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我们钟爱的推理小说自然也难逃这一铁律。
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经常会感觉某些号称推理小说的作品,除了包含神秘、悬疑元素之外,似乎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甚至作者认为,那些作品的确属于推理小说。双方各执己见,谁也无法力压群雄、一统江湖。
其实,关于推理和悬疑小说的分类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议。有人坚称只有本格推理才算得上真正的“推理小说”,也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存在悬念或者神秘元素,就可以算作推理小说的范畴,这个争论始终没有得出广为认可的统一解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为了推理小说的发展,为了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后者海纳百川式的解读是没有问题的。可如果完全站在“推理”自身的立场来讲,那就必须意识到,无论形式怎么千变万化,推理和悬疑两类作品还是存在一个明显的区别:推理小说的谜题最后一定会有一个符合现实逻辑的解释,而很多悬疑小说则没有。
在写作的时候,许多作者利用悬念或者神秘元素来制造阅读的趣味性,甚至加入大量血腥和恐怖的情节,以此来吸引读者,但直到作品的最后也没有对那些谜团给出合理的解答,或者干脆使用一些超自然的元素来作为答案,把这样的作品称之为“推理”显然是有些牵强的。
无论先辈们如何理解“推理小说”、“悬疑小说”、“侦探小说”这些概念,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这些后辈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我觉得,把“推理小说”算作“悬疑小说”的细化分支比较科学,以“推理小说”来代表本格推理,以及那些比较贴近现实、谜题和解答之间具备较强逻辑性的悬疑作品,应该是可以被广大推理迷接受的做法。
至于“悬疑小说”,则可以把范围设定得更宽,包括大量拥有神秘元素甚至是恐怖元素的作品,都可以纳入此类。
说到这里,关于推理之争的部分告一段落,可是笔者还想提出一个问题,正如文章标题所说:推理小说应该写什么?
写推理,设置谜题,最后给出解答,这是毫无疑问的必要元素。但是,难道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无论推理小说也好,悬疑小说也好,甚至于科幻、玄幻小说等等,所有那些题材应该都只是一个外壳,它们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小说”!
一部小说应该写什么,这是大家在小学语文课上就应该学过的东西,对吧?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可是现在这个快餐时代,很多所谓的小说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有一个新名词叫:爽文。
只要看着过瘾,爽,就一切ok了!其他的都是扯淡!为了吸引眼球,各种血淋淋或者污秽的画面轮番上演,至于什么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文字的运用、思想的挖掘,这些本应是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却被忽略掉了。
可是,就像相声、小品、二人转等不能称为电影一样,这样的文章哪怕再精彩,可它还算真正的小说吗?
有点扯远了,继续聊推理小说。
在我个人的认知里,所谓推理小说,“推理”和“小说”两大要素不可偏废。
拥有完整的设谜和解谜环节,才能契合“推理”二字,才能体现出这一题材与其他小说的不同之处。而拥有了形象丰满的人物和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它才能成为一部小说,而不仅仅是一道字数冗长的推理题。如果在这些的基础上再加入一定的思想性和人文关怀,则可以把推理小说从类型小说拔高到文学的范畴,那就更加完美了。
在国外,森村诚一、西村京太郎等前辈作家早就在尝试对本格推理与社会派推理的融合,但在我国,这种做法尚未成为主流。可是,依然有部分作者在默默地做着努力。
我举例说明一下,如果对广告不太反感的读者朋友,可以去看看豆瓣阅读的免费新书《致命婚礼》。
这是国内一部原创悬疑推理小说,暴风雨山庄+连续密室杀人题材,豆瓣评分7.4。虽然作者没有什么名气,可是这部小说却较好地做到了本格推理与社会派推理的融合。
在推理方面,《致命婚礼》采用了经典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又结合三种不同类型的密室,上演了一场连续杀人事件。虽然在推理女王、密室之王卡尔、绫辻行人等前辈大师之后,这样的推理形式谈不上创新和超越,但也尽显作者向本格推理致敬的诚意。尤其是文中提出的犯人制造密室“不得不为之”的观点,更是道出了作者对密室谜题的一番深入理解。再加上结尾部分一波三折的解谜过程,使这部作品应当配得上精彩二字。
至于小说本身,作者则依靠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塑造了一群形象鲜明、身份各异的人物。随着案件的发生,一名接一名的死者出现,人物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逐步浮出水面,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着不愿为人提及的过去。到了最后读者更会发现,原来造成了一系列悲剧的并非单纯的贪婪或仇恨,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拷问。
把本格推理要素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二者融为一体,才是笔者心目中想要看到的推理作品,是我认为真正符合现代读者阅读水准的推理小说应该实现的目标。
或许这部小说的作者无法做到让作品毫无瑕疵,但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部用心之作,是国内作者对于推理小说创作提出更高要求之后做出的努力尝试。
笔者真心希望,哪怕在商业化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作者愿意摒弃浮华的诱惑,在不会牺牲太多自身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能够多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尝试采用更高的标准,更加用心地去打磨出一些推理小说的精品,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黄金推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