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有很多拿和尚说事儿的话语,比如讲某些人不守规矩的成语“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另一版本是“癞子打伞——无法无天”),比如讲相互推诿、赛着偷懒的熟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还被拍成了动画片)。
我有时候觉得有点百思不得其解,人家和尚每日在庙里打坐修行,没招谁惹谁,为什么老爱拿他们说事儿呢?特别是他们不杀生,不近女色之类的戒律,不正合儒家“存天理,去人欲”的信条么?
这是过去的,现在也有。比如前些年搞文化补习时当作笑话说的,一个小领导给部下读文件时,在不该断句的地方给断开了,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一句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引起大家先是不解后是明白了的窃笑(讪笑?)。
其实仔细想想,当个和尚实在是不容易的,在过去的年代,要不是生活过不去,哪家的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当和尚呢?白天勤做苦工,晚上青灯古佛,武僧还要天天苦练功夫,大好的青春就这样在没什么人烟的山里度过,实在是有点不尽人情。
我忽然又想到,是不是他们剃光头发,还要在头上用火烧上几个点的行动违背了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信条,从而那些书生们感到不满,但又想不出什么方法来阻止,于是便编了那些故事与话语来发泄的缘故呢?
可就是这些应该是化外之人的人们,他们在许多时候并不是不问时事,而且还做过不少或惩恶扬善或扶危济贫或传播文化的事,比如唐朝时十三棍僧救李世民,从某种程度上说使得中国的文明从此走在世界的前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玄奘西天取经,对世界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好学上进的年轻人……
我不懂佛教,但从一些故事中也略略体会到一点佛教中的智慧,比如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六祖慧能的那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除了显得智慧外,我以为更是有一种文学中所说的空灵感。我不信任何宗教,基本上也可说是一个无神论者,虽到过几座名山,但基本上不烧香不拜佛,但我对在某些状况下见到的做佛事的情景,心里头还是有一点点敬畏感的,比如有一次在南岳衡山山顶的庙里看到一群大老远地赶来献上供品后虔诚地跪着念着不知什么话语的人们,我都有点动容了,那一天,我生平第一次在菩萨的金身下面曲下了双膝。
这些年经常在电视里见到少林武僧们的表演,那精湛的功夫,实在令人叫绝,没有个十年八年的苦练,怎么也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这的确弘扬了我国的武术,我实在佩服他们。但有一次,就在我所在的城市里,来了一群据说是少林寺的和尚,他们晚上在搭的棚里表演,白天就几人一组地游走于大街,有一天,我正与几位朋友到一个小饭店准备吃饭,忽然走过来两位,其中一个年纪大点的对我说,你的腰有毛病,我说是,他说他们有一种膏药可以治,我当然有些将信将疑,但就在我俩对话的时候,那个年轻点的却在我背后伴随着一声吼,“蹬”地踩地一脚,然后撕开膏药,不由分说就贴到了我的腰间,尔后就是要钱,你们猜,一张膏药多少钱?一百三十元!而他们一下子就给我贴了两张,要价二百六十元,后经还价,给了两百元了事。两百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相当于我那时两天的工资,如果真能治好我多年的顽疾,就是两千元也不算多,可就是这两张膏药,贴了几天是毫无效果,反而将我的一件内衣弄得满是黑褐色的膏药,虽洗了多次,也不见效,只得让它提前“退休”。不过他们还是做得煞有介事的,收过钱后,给我开具了一张盖有“中国少林寺摹捐委员会专用章”的摹捐收据,还在背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少林寺后山罗汉堂三十二代弟子法号XXX、XXX的大名,而且说凭此收据可免费参观少林寺,我宁肯相信他们是真的。只是好多年时间过去了,我一直没能有机会到少林寺一游,不知道这一张旧收条还能否登上他们的宝山。
从电影《少林寺》里,我们看到,有的和尚还是不十分遵守寺规的,他们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鲁智深,他当和尚完全是没办法,只是为了“躲灾”,所以吃肉、喝酒,烦恼起来还要醉打山门,而住持拿他没治,也是得了人家的好处;早些年我也在一座寺庙里看到,一位还算年轻的和尚在大殿里打座,那天天气稍有点热,那位和尚端坐着,而他的身旁,一台落地风扇呼呼地转着,那时电扇似乎还并不十分普及,可见他们还是很及时地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成果的;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大约是杭州的某座寺院里吧,年轻的和尚在做佛事,而他的女朋友就在院们外等着他下班。这大约也是与时俱进吧。
说了半天,我还是没说明白,为什么人们要拿和尚说事儿,其实我自己也没弄明白。也许世界上的事儿本来就是弄不明白,也不需要弄明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