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为什么职业需要规划
2、职业规划的发展历程
3、如何做职业定位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人们退休时间的推迟,大家职业生涯的时间在拉长,有的甚至能到45年,占据人生时间的一半以上,这段时间如何度过,关系到人一生的幸福,所以职业发展需要规划,职业取向需要定位。
01
为什么职业需要规划
人生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新精英古典老师将人生划分为7个阶段,分别是少儿期大概2-12岁,中学(12-18岁)、职业前期(18-22岁)、员工(22-25岁)、中层(25-35岁)、高管(40-65岁)、老年(60以上),每个阶段特点如下:
少儿阶段是开始接受教育,尝试挖掘个人天赋,探索个人优势;
中学阶段,很多学校开始职业教育课,到面临考大学,寻找喜欢的专业,为后续职场做准备。
职前阶段,一般指高中毕业后的求学阶段,有的人已经开始进入职场,这个阶段就需要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员工阶段,从学生到职场人士,开始适应职场生活,对自己人生开始重新定位,很多人学的专业不对口,换赛道,开始员工生活。
中层阶段,从员工开始打拼,逐步晋升到中层职位,这个阶段一般也开始结婚生子,需要突破自己的职业瓶颈,再进一步,同时还要兼顾职场和生活、家庭的平衡。
高管阶段,突破中层瓶颈进入高管阶段,这个阶段人们收入已经比较高,经济问题基本解决,开始接受个人使命的探索,开始追求个人价值体现,从自助到助人。
老年阶段,一般指退休以后的生活,现在人们退休以后,还需要角色转换,从职场人变成自由人,也需要老年规划。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些阶段,有的人到一个阶段就停止了,一直维持到一个职业生涯结束。职业生涯也可以按生存、发展、使命三个大阶段来分,在职场前期,我们处在生存阶段,解决完生存问题,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职场黄金期,体力好、智力、资源都处在上升期,使命阶段,体力开始下滑,但是智力和资源仍然在上升,可以完成更大的个人的成就。
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被规划的,不是自己规划,就是被别人规划,小的时候是被父母规划,进入职场可能被单位领导规划。你不主动选择,就只能被动接受,没有第三条路。
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规划,就可能发生在我们人生十字路口,自己成为被规划的对象。
人生每个阶段财务支出不同,我们要提前准备,不能到需要的时候,再慌乱地为了满足这些财务需求到处兼职,到处求人。比如结婚需要一大笔钱,我们要提前准备,孩子教育需要费用也不低,老人年老生病需要储备金,这些都要提前考虑,否则,自己职业生涯就会受很大影响。
02
职业规划的发展历程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职业规划的发展历程。最初是工业革命后期,大量专业职位空缺,物业农民急需工作,于是政府开始根据人们的特点,对人们适合工作进行分工,形成了工人和工作岗位的匹配,这就是最初的职业发展规划,就像机械中的齿轮互相啮合的需求,是根据人员特点,以物为基础的人岗匹配。这时候流行的事特质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1950年后,人们渴望稳定的生活,向往幸福的生活,人本主义思潮涌动,人们开始关注个人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人生旅途中的节点,开始以人为本思考职业生涯。这时候开始流行职业发展论。
在后工业革命时代,1970年后,职业变化开始加剧,新职业层出不穷,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们为了适应岗位的变化,需要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分工的岗位,人需要持续成长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以前学一门手艺用一生的时代过去了。人生规划的适应论应运而生。
信息时代后,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让世界变得多变,工作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比如培训师,以前只是做培训就行了,现在需要开发课件,学习线上培训,人们又开始关注内心的成长与外在的成功,人们生活水平开始大幅提高,开始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生命有哪些可能?开始打开人生的画布,自己描绘自己的人生。职业发展的建构论开始出现。
当人们生存没有压力后,开始关注人生价值和意义,现在的年轻人不怕累,怕累得没价值,不怕辛苦,怕辛苦的没有意义。
虽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经历了四个阶段,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在当下的中国,各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有需要解决和小康的特质论,有关注全流程的发展论,有跳槽各个岗位的适应论,还有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构建论。
学习职业发展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自我、了解职业,找到最佳定位;发展论可以让我们找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从多个选项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帮我们解惑答疑;适应论让我们在职业转型时了解自己哪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找准职业对标方向、学习关键技能。构建论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愿景、价值观。
这四个阶段的不同理论让我们找到最佳地位(特质论),走通最优流程(发展论)、掌握最佳技能(适应论),实现人生意义(构建论)。
虽然理论简单,但是现实却很复杂,就像网上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要找到自己钟爱一生的事业或者职业是很难的,可遇不可求。一般是骑驴找马,先解决当下问题,再考虑未来3-5年的发展。现在时代变化太快了,规划赶不上变化快,只能在实践中持续做正确的事。
03
如何做职业定位
了解了职业生涯理论和发展过程,落实到我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就需要对我们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将来自己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做职业定位呢,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法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个人能力及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匹配度。
霍兰德理论认为,大部分人可以从特质上分为六种类型,大多数工作环境也可以分为同样的六种类型,分别为实际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R型的人,喜欢动手操作,比如修家里的电器和拼乐高,R型的典型职业包括汽车修理、园艺师、木匠、工程师、兽医等。
S型的工作环境鼓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需要大量的人际交往,以及指导、训练、治疗或教育他人的能力,S型的典型特点是服务支持。
A型的职业环境能提供无拘无束地发挥创意、产出作品的自由空间,鼓励感性和情绪的充分表达,不太要求逻辑形式。A型的典型职业包括设计师、音乐家,编辑、作家、漫画家等。
C型的人注意细节、有责任感、保守谨慎,喜欢照章办事,乐于配合和服从,愿意在组织内处于从属地位。C型的典型职业有文字责编、会计师、银行家等。
I型的人喜欢探索和理解抽象的事物,对未知充满兴趣,愿意去追问“为什么?”、“这个事情背后的原理是什么?I类的典型职业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研发人员和教授等。
E型的职业追求经济和物质成就,需要发挥影响、说服和支配他人的能力,通过链接资源达成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E类的典型职业有销售、市场、律师等。
如果都用四个字概括六种类型的人,那么表达如下:S和谐助人,R动手操作,A创新与美,C规则秩序,I 动脑思考,E影响掌控。
如果一个人能找到自己天生的兴趣领域,会更容易进入这个领域,更愿意主动扩展知识、精进技能,更善于应对其他类型的人无法忍受的职业挑战或弊端。
有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个人没法一步到位进入理想的工作环境。但了解霍兰德类型后,至少可以大大降低踩到“职业生涯地雷”的几率,避免自己盲目进入跟自身天性完全相反的工作领域,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霍兰德职业类型代码有两种探索方法,一种是问卷法,一种是访谈法,问卷法就是很多网站提供职业类型代码测试,但是大部分收费,不过不高,可以接受的程度。访谈法是找以为职业规划师,让他通过访谈法帮你探索确定自己的职业代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采用其中一种即可获得自己的霍兰德职业类型代码。
总结一下,人生职业生涯变长,时代变化太快,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规划,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发展做好准备工作。职业生涯理论建议每个人都学一下,会很有帮助的。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