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些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不去纠结这些生活背后的辛酸,我们羡慕的总是那些表面的光鲜而已。
A发了一个朋友圈,和妈妈的合影,写着“马上登机了,今天要去英国读书啦”。
B 看到了这条朋友圈,想着自己今天被客户投诉的case,一股烦躁。和C抱怨工作,公司,客户。
C 心想着至少B在一线城市的大公司,发展有前景,而自己回了家乡,留在了小地方。
这样的“食物链”你我再熟悉不过,每个人都在摄取他人身上光鲜的色彩,试图亮瞎自己,找出不同人生的可悲Gap,人都是有悲观和怜悯自己的倾向。
上面ABC里看起来C好像是最惨的,其实A类型的人可能羡慕着C可以常年吃到妈妈做的菜呢?
安慰话。有点像变相的自给自足的安全感,别人身上缺失的,而你有的,都是可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拿来取暖自己的武器,和衣柜里的樟脑丸味道一样有安全感。
能发出来让你看到的,都是好的,谁会发自己的苦逼呀。安慰话。
其实这些坎儿都是可以过去的。安慰话。
这儿天气至少是晴朗的。安慰话。
我们一天听了多少别人的安慰,又给了自己多少安慰,才会让你变得如此安于现状。安慰你的人总说:学会知足常乐吧,你现在够好了。想来其实没有所谓的知足常乐,因为你永远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满足,欲望与生俱来,有些人看起来确实容易知足常乐是因为他们的欲望比你小,更容易实现罢了。看起来那些能把握好分寸的人,活的比较优雅。
也不是所有的安慰话都是自欺欺人的。毕竟任何话都是双面的,看发出者和接收者解读之后能提炼出什么。
“你的机会还没来,先熬着吧。” 你可以因为这句话继续勤勤恳恳,等待机会,最后在沉默中爆发;你也可以因为机会始终不来而丧生耐心,熬着熬着就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看到A的朋友圈,有些人激励自己的安慰话 “身边的优秀人太多,我也得努力才行呀”,有些人是酸又刻薄的安慰话 “还不是因为钱多,国内混不下去”。
谁都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我们羡慕的看得到的这些光鲜。安慰话也只是用来平定自己那起伏不定的心态,有比较,有伤害,希望大家都变成内心强大的人。
Peace out.
一个25岁了无存款无房无车月光的女孩写,杭州,7:51pm,31/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