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BPM如何做竞品分析报告?
上一章讲到做B端产品市场分析的一些过程和方法,本章主要分享竞品分析报告的一些主要思路和侧重点。
B端产品在进行竞品分析的时候,主要需考虑4个维度,竞品的选择,竞品硬件参数对比,软件控标点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情况。
首先是确定比较的对象,一般而言,是选择行业中的标杆,这类产品随着其发展,行业内会形成一家或两家独大的情形。即某一两家品牌占据了市场70%以上的份额,剩下的就是各类厂商瓜分。基本上,其推出的产品即为当下市场的主流产品,至少按这个方向走,不会出现大差错。确定对标公司后,选择需要分析的产品,当然,这里有一个情况就是我们选择的行业内的标杆公司,其要与我们进行比较的产品并不一定是此类产品做得最好,即在分析的时候,除了公司本身的行业地位之外,还需要进一步考量产品。那么如何得到这类信息呢?与互联网APP类产品不一样的点在于,APP类的我们可以通过下载之后自己体验来完成后续产品的各个维度的分析,但是这类产品,比较依托硬件本身,所以一般是需要购买实物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硬件对比分析,这个主要是指对于这样一款软硬件一体的产品,这类产品其本身会有一些强制性的参数要求,要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查,比如要有CCC强制性认证以及节能等。要拿到这部分产品的对比参数一般是通过前端销售来获取相关的资料,不过这些材料相对比较透明,实际上在硬件参数上的差异并不大,但是与产品本身相关的认证以及检测报告在这类的投标中会成为一些比较好的控标点,形成一定的差异化。
第三是软件参数,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搭配的必要软件成为了主要的控标点。各家的软件各有差异,具体某些是否有,还是要通过实际的使用体验之后才能知道。当然,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公司整体,是否能完成这类资源的配置。这部分可做出差异化的内容相对比较多,可以额外多留意。
第四是供应链,供应链体现在这类一体化的产品,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售后服务。所以在综合考量一款产品的时候,也是需要同步了解其产品的生产方式,是自己有工厂可以生产还是代工,代工的话,代工厂曾经给哪些品牌代过哪些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上的可靠度,这些都将成为一款产品最终上市的影响因素。
所以与C端产品不同的是,其在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除了产品本身之外,还需要考虑其相关环节对产品的影响,最终打造出一款真正对用户有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