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里,比特币以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涨幅震撼了整个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震撼,关于比特币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就包括“比特币挖矿”,这个迷人而又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的话题。
很多人说“比特币挖矿”在白白耗费了大量资源的同时几乎毫无价值和意义;那么站在现实世界的角度,比特币挖矿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首先,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比特币挖矿如果是没有价值的,那么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就会全部崩塌,直接归零。
比特币的挖矿,实际上就是给比特币筑了一堵墙,这堵墙等同于保存黄金的金库,你能说金库没有价值吗?如果去除金库,黄金也是会归零的。全世界建设和运行的金库(是一套系统)每年要花掉多少钱?这恐怕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比特币还不止有黄金的功能,它还可以做支付,那么挖矿还等于货币的安全。货币发行和银行体制为了保障通货安全,每年花了多少钱?虽然这些成本我们作为货币的用户看不到,但是你能说它不存在吗?我们能说花这些钱是没有价值的吗?
最重要的,比特币挖矿还有第三个功能,发行货币。同理,在发行货币这个环节,你知道为了让我们有钱可花,发行货币要耗费多少成本吗?
当然,挖矿还有衍生价值,就是将某些本来应该浪费掉的电给转化为产能。
本质上来说,挖矿就是通证经济最重要一步,但是绝大部分模仿比特币挖矿的都失败了。一个币如果半年一年毫无起色,必然是通证经济模型设计失误。只能留一堆数字烂在手上。所谓挖矿,对于比特币而言,其实是挖矿=创造价值=公平分配价值,这是逻辑贯通的。相当于一种化学品,具有这种特质,就自然可以跟人性起化学反应。生态化反听过没有?乐视的贾跃亭定义的概念,并没有过时。比特币作为基础货币应用,这个逻辑是通的,换种应用,还用相同的形式,就失灵了,而因为头部效应,现在还有谁跟比特币竞争基础货币这个应用领域?
很多通证模型照猫画虎,设计成挖矿=破坏价值=不公平分配,自然跑不起来。应用变了,还生搬硬套,自然对不上号。如果不推倒,重新进行沙盘演练,重新设计构架通证模型,那是活不了的,绝大部分的区块链项目都是这种状态。对于这些项目而言,别的工作都不重要,挖矿设计这项工作最重要,不好好请专家解决,干别的都是白费劲。
再来看看今年大火的Fcoin,它对这个思想理解是最透彻的,挖矿等于创造价值,它的应用是交易所,而交易所的价值就在于流动性,所以交易即挖矿,就把公平的价值分配和价值创造同时完成了。矮子里拔将军,让人感觉非常惊艳。
很多人攻击eos,其实单独讲挖矿(通证经济模型)设计这一块,设计得也不错。比较符合这个思想。它的价值目标是超高性能的DAPP运行平台,那么让超级节点去挖矿,超级节点提供超级性能,创造的价值就是符合eos这个应用的需求的,获得对应的价值分配。当然,1%的增发作为矿工费是否在合理区间,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它跟比特币不是同一种应用,所以不要生硬地对比,做基础货币,是一种万万亿的生意,需要极高的安全壁垒,价值定位也不一样,而绝大部分的互联网app,其实没有那么大的生意体量,只是追求性能,不要求极高的安全系数(可以用金库和超市类比,后者装几个摄像头够了)。
反面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某些内容平台发币,平台本质价值是创造高品质的内容供应(信息收敛服务),但是它通过发币,创造垃圾内容,激发挑逗尾部人群,不仅信息没有收敛,反而进一步爆炸。等于开医院不仅没看病,还给人下毒。也就是用了挖矿的形式,但是结果变成是挖矿=破坏价值=不公平分配。这种情况,除非推倒重新设计,已经可以宣判死刑无疑。一个创始人有猥琐的想法(只想到发财,坑蒙拐骗道德底线低),因为他自己是这个层次,所以在他眼里倒觉得比特币也是这个层次,因此心安理得起来。这样的人,他的产品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