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放就是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管就是使“有为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矫正市场失灵。管与放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有机统一于国家治理与发展体系。
“放得活”让“管得住”更富有开放性、灵活性与创新性。“放得活”是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的关键。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有效形式,政府简政放权,能催生大量市场主体。一方面,从经济上看,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2024 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 2290.8 万户,同比增长 11.9%。其中,深圳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宽松政策环境,吸引众多创业者。华为创立于此,如今已成为全球通信巨头,其 5G 专利数量占全球 20%以上,有力推动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从文化上看,文化领域放宽创作限制,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 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 389.8 亿元,同比增长 8.8%。起点中文网等平台作品丰富,衍生出多种文化产品。
“管得住”让“放得活”更具有规范性、稳定性与安全性。“放得活”绝非放任自流,“管得住”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与有序运行的基石。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强监管,2024 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 99.8%。另外,在社会治理方面,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现象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专项打击行动,有效遏制网络诈骗高发态势。
“放”与“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实现放与管的有机统一,一是政府需要创新理念与方式,二者协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比如,上海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后,企业办事时间大幅缩短,市场主体活跃度显著提升。二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壁垒。浙江的“群众最多跑一趟”改革,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让群众和企业办事省时省力又省心。三是利用信息化加强监管,如税务部门的金税系统,精准监测企业纳税情况,防范偷漏税行为,提高国家现代化治理效率与政府公信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深刻认识“放”与“管”的辩证关系,把握二者平衡,以“放得活”让市场奔腾,激发活力,以“管得住”让秩序井然,有序竞争。让二者协同发力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