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古代的先人们为了祭拜龙神、祈福辟邪,所创立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自尽。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烈,纪念他的气节,而把黏黏的糯米包上蜜枣、葡萄干等甜蜜的辅料。用竹子叶捆扎,紧紧的包成三角的形状投入江中,为了让屈原的在江中能感受到人们对他的怀念。
也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或者是介子推。
总之,五月初五的这一天被上古的中原人民作为是驱邪,避灾、祈福、纳福最吉祥的一天。在不同的地方都流传着不同的民族习俗。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比如说早上起来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去采到艾草,然后拿回来挂在家门前,能够保证一年家人不受蚊虫叮咬,身体健康强壮,邪气不进家门。还要在早餐的时候吃上一个粽子和一个煮鸡蛋。
如果家里头要是有小宝宝,还要给小宝宝在胳膊上挂上五彩线,或者脖子上挂上香囊小葫芦,祈求小宝宝身体健康越来越强壮,也有给小宝宝避邪气,增福气的寓意。
汪曾祺是我非常推崇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之一,回顾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美食气息。他的散文《端午的鸭蛋》,就是专门纪念端午佳节的。
“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
读他的文,脑海里也全是喷香流油的咸鸭蛋,滋滋作响的油焖大虾,以及不曾见过的十二红!
很多地方在端午节的这一天会举办非常特色的赛龙舟活动,通常会选一个比较开阔的水面。这一天,水面上荆旗舞动,人头攒动。附近的男女老少都来围观,各队的龙舟参赛选手一字排开,当一声令下,所有的赛手们都齐声呐喊口号,鼓声阵阵,场面异常壮观。赛龙舟活动起源于古书记载,传说这一天,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江浙一带盛行的是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喝雄黄酒,燃烧艾叶已达到驱蚊驱邪。在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我们小时候有一部非常热播的电视剧,叫做《新白娘子传奇》。一句话已经曝露年龄了哈哈。里面有一集就是在端午节的这一天,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把许仙吓得魂飞魄散,记得当时看这集电视剧的时候也被吓得够呛。而且是从这部电视剧里面学习到,南方,原来还有喝雄黄酒的这个习俗,一直很好奇雄黄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味道,至今也没有能喝上一口。喝不着的雄黄酒到成了心里小小的记挂,啥时候能喝上一顿?看看让白娘子都现形的法器到底是有多么厉害!
现在的端午佳节被纳入了三天的小长假。人们更多的是利用这三天的时间走亲访友,旅游踏青。也有很多人喜欢在这一天发一些朋友圈之类的文字,要记得如果在这一天送出祝福,一定要说端午安康千万,不要说端午快乐,容易被老人家说不懂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