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茶

    今天正喝水呢,发现没有茶叶,感觉挺没脾气的。算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我们今天就聊聊茶这个饮品吧。

    茶呢,说白了,就是树叶子,只不过是人类赋予了它太多的东西,正儿八经具体讲到茶方面的著作首推唐代陆羽的《茶经》。原来茶有很多名称的,如槚(jia第二音),蔎(she第四音),茗,荈(chuan第三声)。茶经里面介绍最早茶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作为后人推测,估计神农是农业的祖先,所以很多人喜欢什么都喜欢挂在他头上吧。有历史依据的最早可以说到周朝时期,《华扬国志》里面有提到,当时茶叶是作为贡品进贡给周武王的。我国最早的茶叶地区就是现在的四川地区。秦汉时期,才有正规的文献,以当时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里面有具体的介绍茶叶从采摘,到喝茶等等各方面。

    茶叶在三国时期,有记载是东吴的孙皓喜欢赏赐别人茶当做酒,名人效应可见一斑。茶叶开始流行于晋代,到南朝时期,饮茶更为流行,当时的记载有《齐民要术》。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喝茶呢?现在我们都是喜欢把茶叶采摘后炒茶,之后经过很多工序就可以用热水泡茶喝。古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把茶叶做成茶饼,然后放到火上面烤,不能烤焦了,要把茶叶烤的出泡泡后,有茶香就可以。然后怎么做呢?因为每个地区的风俗不同,不知道大家有没舂过什么东西。在我老家有一个风俗,夏天太热,喜欢吃凉面,就会把蒜瓣,姜,香椿叶,还有其他物品等等,放到一块舂碎。说跑题了,咱们言归正传,古人就会把茶叶舂碎,然后就会再用兜装起来,喝的时候就会放一点喝。

    唐朝的时候应该是茶文化繁荣发展的时间段,当时陆羽还发明可以一种喝茶方法,煎茶。古人对茶方面真是讲究,它是怎么做呢?就是先准备好茶末,再烧水,等到水烧到响声很大,有一些泡泡,这是第一个沸,同时也会形成很多茶末,要把这些东西要舀出来,再放一些食用盐调味。等到泡泡从茶壁的边上开始冒很多泡泡,这是第二沸,要把里面的水舀出来一瓢。等到第三次沸,就是咱们俗称滚了,就把茶叶末放到里面,当然这个放多放少是有工具量的,不是想放多少放多少。等到茶叶在里面已经翻滚了,要用竹夹搅拌,再把原来舀出来的那碗水倒到锅里面。一般喝茶只喝五碗,后面的茶就不好喝了。

    等到宋朝喝茶就比较方便了,他们就是先把茶末倒到碗里面,再倒入沸水,然后再一直搅拌,俗称点茶法。

    元明清几个朝代,基本上都是沿袭了前朝的方法然后进行了补充,饮茶文化也就就流行到了今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