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我平时看不看书,答案是必须的。虽然四哥识字不多,但不读书怎么提升自己的眼界,《水浒传》就是必读书本之一。水泊梁山108条好汉各个身怀绝技,江湖中每个领域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前辈英雄,但不这意味着里面所有的人物都受我们待见,青面兽杨志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反面教材。
杨志不受欢迎并不是因为他吃藕,虽然他脸上顶着一块巨大的青色胎记的确有碍观瞻,但江湖不是个看脸的社会,人们不会以颜值来评判是非曲直(彭于晏除外),梁山上相貌吓人的大有人在,之如丑郡马宣赞那样式的,能把自己的媳妇给活活丑死了的,我们依然尊敬,只因为两字——仗义,但到了杨志这,我们给予的却只有鄙夷。
杨志跟三国中的某人一样,到哪都先自报家门,逢人就说是三代杨家之后,武侯杨令公之孙,以此来凸显自己的显赫家世。要知道在宋朝上下对杨家将满门忠烈十分敬重,听到杨门之后难免会高看数眼,但他这个出身经不住推敲。杨令公出生于公元930年左右,而水浒故事发生于宋徽宗当政期间(公元1100年后),中间至少差了170年,杨老令公要有这么小的孙子,除非是跟某队长一样,搁冰川里封印百年再解冻。当然,人家这个孙字也有可能是指代后辈。但真有本事者,从来不拿这事显摆,你看神雕大侠杨过乃根红苗正的杨门之后,人家怎么从来不提?要知道杨过的爷爷杨铁心的曾祖爷是抗金名将杨再兴,往上倒的话杨过是正儿八经杨家将第13代传人。
当然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关键他这人吧,命还不行,简单的一个字——太丧。有位先贤曾经说过:“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大笨蛋”。但杨志却真真犯了两回同样的错,先是黄河失陷花石纲,后来在黄泥岗被劫走了生辰纲,这时运也是杠杠的。
在两次失败的经历中,杨志都体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品行,第一次干砸了后,他逃亡他处避难,听得朝廷有特赦,急忙收的一担儿财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结果将那担儿金银物买上告下,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见到高太尉,结果高俅对于他的品行看的真切,对他说:
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意思就是,押运花石纲这等美差,同行的十个人就你办砸了,你说你还能干点啥?出了事,也不来承认错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跑了之,也没个交待,害得我们这一通找。你都躲进小楼成一统了,还他么跑出来干啥?现在听得风声过去了,就腆着脸出来求取功名了,像你这样的,还怎么委以重任?滚粗!
后来好不容易命运使然,杨志又领到一次立功的机会,但他没有吸取前一次失败的教训,带着手下押送生辰纲,一路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在与下级沟通时,杨志一律以爆粗口回复: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这畜生不怄死俺、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一路上下人们早已怨声载道,同行的老都管都忍不住指责他: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恁地逞能!
只走了半道,暴戾、狂躁的杨志已经众叛亲离,失败的种子早已萌芽,后来被劫走货物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出了事后,杨志也是第一时间着急推卸责任,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一通叨叨后,又跑路了!
或许你要说,杨志只是官运不行,而他不能认清现实,还要一路走到黑,结果被现实和命运捉弄惨了,但好歹人家也做过造福人民的好事,比如怒杀牛二,不也值得吹捧么?
但四哥要说的是,杨志卖刀这事真的跟为民除害根本不搭边。
话说杨志被高俅一顿削,狼狈赶出府后,眼见功名无望,又欠了一屁股债,成了京漂,万般无奈,想到卖了祖传宝刀落点盘缠,于是就去闹市插标,不曾想遇到了京城一个大混子——没毛大虫牛二,在讨价还价中展开了一次奇异之旅。
牛二:how much is the knife?
杨志:knife你妹,我这是祖上留下的baodao,急需周转资金,故贱价出售。
牛二:宝岛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岂容你私人变卖?
杨志:还宝岛眼镜呢?我卖的是宝刀,不要668,更不是998,只卖30万。
牛二:你卖大炮呢?卖这么贵,一口价30,我拿回家切肉切豆腐。再说了,你的破刀有什么好的,敢叫做宝刀?
杨志:我这刀可不是淘宝上卖的普通刀,它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吹毛得过;杀人不见血。
牛二:厉害了我的刀。来给爷show一下。敢剁铜钱么?
杨志:我没有钱,你要有就拿来我直播剁掉。
牛二:剁屌?
杨志:是剁掉,做人不要太污。
牛二就去要了些铜钱,放在桌上,杨志一招力劈华山给剁成了两半,围观群众集体叫好。
牛二:喝甚么鸟采!你得完成三项,才算挑战成功。
杨志又吹毛断发,完成了第二个考验。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牛二脸上挂不住了,急忙要求进入第三关。
牛二:你剁个人我看。杨志:你疯了吧,这是京城重地,我又不是ISIS,怎敢随意杀人?你要不信,弄只狗来杀。
牛二:你就杀个人吧,杀狗更容易招骂。
杨志:不买就不买,别来纠缠我,别让我难过。
牛二:我不,我就要看。
杨志:闲的你,你没事撩我干嘛?
牛二:要不你杀我吧?
杨志:我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杀你做甚?
牛二:求死。
杨志:别闹。
牛二:那你把刀给我。
杨志:宝刀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的,拿钱来。
牛二:我没钱。
杨志:没钱你还有理了?
牛二:我要你这刀。
杨志:不给。
牛二:有本事,你就杀了我。
被牛二绕晕了的杨志,生了怒气,简单粗暴地把牛二推倒在地。
牛二爬起来,大叫一声我不活了,就钻入杨志怀里。
杨志:讹我是不?是不是讹我?大伙都看着呢,这厮胡搅蛮缠,还动手打我。
牛二:我擦,我什么时候打你了,你要这么说,是非逼我动手了。
说着牛二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两人纠缠中,杨志一时性起,往牛二脖子上划了一下子,牛二踉跄倒地。
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这事在起诉状上也写得明白:
被告人杨志与被害人牛二在东京天汉桥相遇,杨志在出售物品(一把刀)时与牛二在价格方面产生分歧,继而发生冲突,杨志先动手推倒了被害人牛二,导致牛二情绪失常,起身双方发生肢体接触,在纠缠过程中被告人杨志用随身携带的刀划伤了牛二的脖子,在牛二倒地后杨志没有停止伤害行为,反而继续捅向牛二胸部两次,致被害人牛二当场死亡。案发后,杨志虽有自首情节,但其在公众场合公然行凶,情节恶劣,影响极大。基于以上事实,检方认为,被告人杨志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触犯了大宋朝刑律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法律方面尚且如此,在情理上更是难以堪言。那牛二原来经常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虽有恶迹,但罪不该死。反观杨志事先不知牛二平时品行,冲突是由琐事引起,过程中牛二只是一味纠缠,言语相冲,并无过激行为,反而是杨志没有控制好情绪,激化了矛盾,在误伤对方后直接起了歹意,上去补了两刀,除之而后快,这哪里是什么英雄行径,完全就是泄私愤作为。只是杨志所杀之人的特殊性,赢得了某些群众的同情,在事后得到了曾经被牛二欺负过的百姓和牛二的竞争对手某星的支持和疏通,得以保全了性命,杨志因此成为了为民除害的榜样和“致不甘平凡的普通人”的典型。如此行事,与鲁提辖闻听金老汉被郑屠欺负后表现出的“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那般快意恩仇相差甚远。
字典里在解释好汉的意思中指出,好汉是指勇敢坚强的男子或者英雄,如《隋唐演义》中的隋唐十八条好汉,但好汉所指并非完全褒义,《水浒传》中的梁山108好汉中好汉指的就是强盗。但虽为强盗,好歹你也得遵循个盗亦有道吧,如李逵这等杀人狂魔也知道忠义当前,对宋江哥哥忠心不二,身上也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不似杨志这般一身槽点,连他唯一可值得吹捧的武功了得(曾与林冲对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也在后来攻打东昌府时被打回了原形,被张清用飞石击中头盔后,吓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哪里还有一丁点的英雄气质可言。
所以后人在评价杨志时,也是罕见的一边倒的按了红灯:
若杨志者,且复曾为殿前制使,愿守清白之躯,顾一朝失所凭藉,乃至打点一担金银,求出身于高俅之门。更又屈身为役于蔡京女婿之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夫如是者何?非为怕埋没了本领,不能得一个封妻荫子耶?噫!制使误矣,古今天下,盗不限钻穴偷墙,打家劫舍之徒。有饮食而盗,有脂粉而盗,有衣冠而盗,等盗也。杨徒知顺水浒落草,玷污清白之躯,而不知在奸权之门,亦复玷污清白之躯。水浒强盗,搜括银钱于行旅,大名梁中书,则搜括银钱于百姓,何以异耶?于水浒则不愿一朝居,而梁中书十万金珠之赃物,则肝脑涂地,而为之护送于东京,冀达权相之门,乃祖令公在九泉有知,未必不引以为耻也。
杨志的悲剧,虽有后天环境、性格的原因使然,但其宿命,或许从一开始早已注定, “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的出场就显露出他晦气满面的形象,相书有云:
左边脸颊胎记者,通常都是外向热情型的,很少会受到胎记的影响,产生自卑、自闭等不好的心态。右边脸颊胎记的人,很注重家庭的发展与财富。额头胎记者,一般都很容易出人头地,赚大钱。右边颧骨胎记的,在事业上会对手下的管理缺乏耐心与毅力,会有破财的情况出现。而左边颧骨胎记的人,在事业上会和领导或者上下级人物的关系很紧绷,容易惹出许多麻烦。加上这类型的人不认输,爱自以为是,所以容易受到他人的排挤,晋升的道路会比一般人要困难得多。
说的多准!!!
由此可以断定,虽然书中没有说明,杨志脸上的胎记一定是出现在他的左边颧骨上(影视作品也是按这个路子塑造的),其运势完全应验了相书所说,他若能早点意识到,及时进行根除,或许他的一生就不会这样不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