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正是吃苦瓜的季节。
苦瓜,又名凉瓜。百度百科说:“苦瓜,又名凉瓜……果实含苦瓜甙,味苦,夏季使用,具有清凉解暑、清热降火的功效。”《本草纲目》里记载:“苦瓜气味苦、寒,无毒。主治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小时候,尽管我们姐弟四个都不爱吃苦瓜,可父亲的菜畦一角总是种着苦瓜,母亲也时常做清炒苦瓜这道家常菜。每当母亲津津有味地吃苦瓜时,年幼的我们站在一旁,好奇地问母亲:“不苦吗?”母亲边吃边说:“不苦,不信尝尝看。”于是我们傻傻地夹满一筷子,往嘴里一放,咀嚼过后,满脸的苦相。有的囫囵吞枣,有的哇哇直吐,“太苦啦”。年幼孩子的味蕾,实在无法承受这深沉的苦味。
母亲是极爱吃苦瓜的,她总说:“苦瓜越苦越好吃。”她只爱做清炒苦瓜。瓜必定要选本地瓜,颜色微白。一剖两半,再把瓜瓤掏出来,洗净,切成半圆圈状。洒上盐,将苦瓜汁挤出,减少苦味。放入锅中爆炒,佐上自家种的青辣椒,苦和辣一起刺激着味蕾,让人食欲大振。一盘清脆爽口的清炒苦瓜,陪伴母亲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苦夏,度过了苦味的大半生。
第一次吃苦瓜的人,尝过后很难一下子爱上它。儿时尝过苦瓜后,之后二十多年我再也没有碰过它。然而,今年夏天,仿佛着了魔一样,开始爱吃苦瓜,且隔三差五要吃上一顿,方能解馋。每个周末,清晨,在琳琅满目的菜市里寻找农人自家种的苦瓜,仔细挑选几个,满意而归。效仿母亲做清炒苦瓜,只是多添一些辣椒,多放一把虾皮。苦瓜吸收了虾皮味道之后,苦味变得柔和,佐上辣椒,是盛夏里一道极好的开胃菜。给儿子碗里夹些苦瓜,他总是撅着小嘴,一个劲地摇头说:“不好吃,不好吃。”看着他的样子,活脱脱似儿时的我。年幼不知苦滋味,我想,将来等他长大后,历经生活的磨练,也许还会爱上吃苦瓜呢。
苦瓜,又名半生瓜,这个名字,充满了禅意。张小娴说:“当你爱上苦瓜的味道,或许已经不年轻,至少也走了一半人生的路程。”我恰是如此,半生以前,只觉苦涩难食;半生以后,才品出清凉甘香。因为尝尽人生五味后,方知苦味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味道。历经生活艰辛磨练后,才领悟到苦尽甘来是人生真味。
“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开始时捱一些苦,栽种绝处的花,幸得艰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听陈奕迅娓娓低唱着《苦瓜》,字字皆有禅机。人生就是一场灵魂的旅行,年少的我们,浮躁轻狂,参不透这“半生瓜”的玄机,那似苦却甘的味道总不能渗入味蕾。待到过了半辈子,历尽世事变迁、岁月洗礼后,方能洗尽铅华,品味人生的真理。那时,才懂得,苦瓜的苦其实是人生一味,才渐渐爱吃这“半生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