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女性的成长史

博尔赫斯曾说,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书馆是灵魂的寄存地,我们总是在渴求能够在图书馆里拥抱更多有趣的灵魂,寻找到精神共鸣。

在巴黎,这样一座浪漫的城市,也曾经历了许多的磨难,才成长为了现在的时尚魔都。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世界陷入了战争时期,巴黎也未能幸免。德国的入侵,让打破了巴黎的平静,越来越的人逃离这座城市,奔赴战场、回到故乡。但是,这里始终有一家图书馆,坚守阵地,为那些无处安放的灵魂提供了存放地。


《巴黎图书馆》这本书的故事背景就是在20世纪30、40年代,这本书依据真实故事进行创作,讲述了巴黎图书馆的馆员奥黛尔的成长历程。

奥黛尔是一个文艺少女,她痴迷于读书,对她来说,书籍就是她的避风港,她总是喜欢窝在图书馆里,在那里看书、做梦。尽管父亲极力反对,她还是义无反顾在图书馆里当起了图书管理员。

在图书馆里,她结识了馆长里德小姐、犹太人教授科恩教授、好朋友玛格丽特、比茨,这些人在奥黛尔的生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奥黛尔成长的助推器。

奥黛尔生活在一个幸福且优渥的家庭里,父亲是警察局的局长,母亲温柔可亲,还有一个无话不说的弟弟,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她内心极其纯净,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她发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父亲总是会带不同的男生回家,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寻找自己喜欢的男朋友;父亲威严,可竟也有了婚外遇;母亲温柔可亲,但却思想封建,因为奥黛尔姨妈离婚,和对方决裂;弟弟逐渐有了自己的秘密。这一切都让奥黛尔感到了陌生。我们总是觉得,亲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其实,作者借奥黛尔弟弟雷米之口,说出来真相:


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意识到,再亲的亲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愿望。

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都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是生活教给奥黛尔的第一课。

奥黛尔因为自己弟弟和自己的朋友比茨走到一起,而对自己的朋友比茨产生了间隙,拒绝和比茨说话,拒绝和比茨交往。她太爱自己的弟弟了,总觉得比茨抢走了弟弟雷米,可实际上,雷米始终是她的弟弟。馆长里德小姐为此教育了奥黛尔,让她去了医院帮忙,这样的外派,让奥黛尔意识到,原来是她过于小心眼,于是她主动破冰,对比茨说了抱歉,和比茨重归于好。

图书馆对于奥黛尔来说,就像是一所学校,馆里的工作人员对她言传身教,馆里的书籍充实她的精神世界。她在巴黎学会了很多东西,但是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敌人侵占巴黎,弟弟雷米主动入伍,奔赴一线为国家做贡献。她和家人日日挂念雷米,在日日夜夜的等待中,他们等到是雷米去世的消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母亲也因此病倒了。

在痛苦的日子里,她逐渐迷失在了爱情里,她和自己的爱人保罗总是渴求能够在一起,但是她却不小心在自己爱人面前透露出了朋友玛格丽特的秘密,当秘密被一个人发现,就再也不是秘密。

玛格丽特也因此和奥黛尔决裂。奥黛尔痛苦万分,离开了巴黎。

奥黛尔总是幸运的,她的第二任丈夫极其疼爱她,对她宠爱有加,这让她在异国他乡的日子显得不那么难过。

这本书以奥黛尔的故事为主线,穿插着20世纪80年代的奥黛尔邻居莉莉的故事,从莉莉的视角讲述了奥黛尔的变化,更是通过莉莉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成熟的奥黛尔。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更是成长的智慧,是对于爱的理解。


最喜欢书中那句

千万别泄露别人的秘密,这是世界上最邪恶的事。

这大抵就是整本书最核心的东西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5章 现实低能 一座巨型古堡大厅的一扇门,此刻打开,涂彬可以说是第N...
    猫哥潘多阅读 437评论 0 0
  • 快乐与痛并行的心里程 一李华育儿记 说来惭愧,在没有足够的金钱基...
    cc6d69bc35d8阅读 1,018评论 0 0
  • 晚上喝了自制买菜,茶喝多了,搞得有点不困了,又因为作业没写,就说写一会,结果就到这个时间了。天呐,明天还要值班,下...
    森田诺诺阅读 154评论 0 0
  • “成长是关不住的鸟儿,每一片羽毛都闪着勇敢的光。” 封面上如是说,不禁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经典的台词:“...
    盐津桃片阅读 403评论 0 0
  • 4.5路人婷婷 应该是2008年夏天吧,我的生意逐渐踏上正轨,和省内几十个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开始有了稳定的收益...
    公子林阅读 761评论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