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虐童。
这一次是携程出事。
携程的亲子园(幼托园)老师把消毒水喷到一岁半的孩子的眼睛和嘴里、半个小时给孩子喂了半碗芥末,导致宝宝一个小时拉6次。
还丧心病狂地推倒无助的孩子(内心在颤抖,恨不得冲进屏幕,撕碎那个禽兽)。
著名的携程广告语“说走就走”,就这样变成了“说揍就揍”。
自媒体上一片哗然,群众们控诉机构无良,携程监督不力,呼吁政府加强立法,更多人表示要以暴制暴,震慑后来者。
这些说得都没毛病,却解决不了问题。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光荣伟大正义的论道者。我们高喊了那么多年保护儿童,可是虐童、诱拐事件仍然屡屡发生,光今年我在微博、朋友圈看到的就不下十次。
携程亲子园虐童,表面是老师道德败坏,监管失职,背后是幼托公共服务运营的无奈和困难。这次是个案,可以控诉幼托机构无良,但从大环境来看,这不会是最后一例。
事实上,运营一个幼儿园(幼托班同理)的成本非常高,除去拿到牌照需要人脉、经济资源外,硬件场地、装修环境、课程组织,幼师培训、安保防范,花费达到达到几十万,而每个孩子每月几百、一千的幼托费根本覆盖不了成本。为什么社会上幼儿园主要还是以公立幼儿园为主,就是因为公立园除了免费使用场地外,每年还能拿到政府大量补贴,确保稳健运营。
这次携程出事的幼托机构,是外包给“为了孩子学苑”这样的第三方机构,虐童的是第三方机构保洁阿姨。这些编外人员都没有保育证,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教育,缺乏相应的监管。私立幼托机构会使用这么多的编外人员,还是因为无法承担运营成本。
传统的公共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公立幼儿园能提供中等的服务质量和中等的服务收费,但无论是覆盖面还是服务质量都跟不上市场需要。市场上充斥着资质不全的私立机构,鱼龙混杂。
上海这样的一线和其他强二线城市,人均收入和基建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公共优质服务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家长们已有更高优质服务的需求,可这些是无效需求。真正优质私立机构的收费水准极高,家长没有承担的经济实力,也没有付费意愿,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提高总体水平。
家长能够作为的,一般是把孩子送到顶尖的私立幼儿园,或者找关系进最好的公立幼儿园。
携程的工会主席说了,亲子园还会继续办下去。如果我是携程员工,是万万不能把孩子送回去的。那么除了舍近求远,把孩子送进其他幼托园,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答案还是有的。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自己孩子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空谈,不如实干。
粉丝的回复帮我开了脑洞。
我的方案更直接,找10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众筹买房、自雇幼师、小班看护,自主运营。测算下来,一个看护10个(或以上)幼儿的众筹幼托园方案的运营成本和盈利模式可行的。
(一)选址买房
携程地处凌空SOHO,所在的北新泾板块,次新房不多。好在离它最近的世纪之春花园,是2003年的次新房。离携程步行15分钟,绿化充裕,上佳之选。家长们上班顺带就把孩子送来,中午还能来探望。
我们选择一楼带花园的三房。一楼便宜,花园还可以作为孩子的游乐场。
客厅作为孩子日常活动场所,三个房间里,两个南向房间作为午睡房,一个北向房间作为影音活动室。
房产购置及税费大约在1130万左右。
(二)装修
请专业团队设计施工,装修费用大约30万。
(三)幼师
请两名中等水准以上的幼师,每月工资大约1万元。
(四)成本收益测算
众筹幼儿园不对外营业,只看护自家孩子,所以不用申请办学资质。
首付资金由10个家庭众筹出来。房东从10个家庭里选择首房首贷的作为代持人,签订代持协议(成熟科技)。房屋总价1060万,按照35%首付比例,首付371万。算上增值税、契税及中介费以及装修花费,一个家庭大约花费在47万左右。按照行规,代持人出具房票和处女贷资格,可减免10-15%。携程是大公司,一个家庭一次性拿出47万不难。
每月的运营费用主要有按揭贷款本金和利息(30年按揭利率上浮15%)约4万,幼师工资1万,做饭打扫的帮工工资0.5万,伙食1.5万(按每个孩子每天50测算),其他杂费不等。一个月,单个家庭拿出7300元。
也许有人会说为看护个孩子,一次性拿出47万,每个月还要拿出7300多,太夸张了。
这里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大量的资金投入是投资不是费用。其实这本质是个众筹买房投资的项目。单个家庭是一次性投资了47万,持有了106万的上海大虹桥优质地段房屋头寸。每个月花费7300中一半维持投资的财务费用,一半是项目运营费用。
根据我们保守的估算,楼市一个周期大约在3年。3年后上海上涨30%可期,实际头寸持有的收益大约在31万元,足以覆盖3年间合计费用27万,还有盈利。
事实上,我们的测算的确保守些,房价涨幅取中性值,没有计算二手房买入淘笋的折扣(9折不难),按揭利率及各项花费均按悲观测算。如果精细操盘,利润是可观的。此外,3年后自家孩子不用,还可以引入其他同事的孩子,收取一定的费用,增加新的盈利点。
我看好大虹桥区域,此房更可以长持。因为有孩子参与,基于彼此信任,合作凝聚力更大,效果更佳。这是个典型的场景化众筹买房的案例,也可以把这个思路用在其他场景上。
保护孩子的终极方案,终究得靠自己。
保护财富的终极方案,终究得靠投资。
为什么不把他们结合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