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入职一家做在线音视频直播的互联网公司,作为一个实习生,老板给我开了200/天的工资,我感觉到老板对我的期待。去的第一件事是写产品文案,修改了25版依然不能让自己满意。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适合写文案。
前一天晚上写文案到2点,第二天去清华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期待,当时只想睡觉。
看完展之后,我想我很难忘记这次展览。
展览名叫《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
布德尔是法国的雕塑家,知道他还是在前不久世纪坛安格尔的画展上,他和安格尔是老乡,都来自蒙托邦。世纪坛的展览上,有一个布德尔的雕塑。
展览一共七个单元,其中名叫《弓箭手赫拉克勒斯》的单元深深吸引了我。
一进展厅就是布德尔最著名的作品《弓箭手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勇猛无比,惩恶扬善的英雄。这件作品取材于赫拉克勒斯射杀怪鸟的故事。
一开始觉得挺好看,很有力量,但却说不出哪里好。
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大概就比较清楚了。
展览用占地最大的一个单元讲述这件杰作的诞生,非常“奢侈”。
制作雕像通常需要模特,这尊“弓箭手赫拉克勒斯”也不例外。布德尔也精于摄影,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然而,根据模特制作雕塑仅仅是第一步。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每一件艺术杰作都蕴含艺术家的智慧与汗水。下图这三件相似的雕塑记录了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
对比一下模特照片、半成品和成品,就明白作者的苦心。
一:左腿和脚踏的岩石。最开始,左小腿和岩石的角度并没有刻意考虑,结果并没有显出小腿的力量,于是之后将夹角改为90度。同时,主角脚踏的岩石也做了调整。
二:弓箭的塑造也经过周密思考。作者几经调整,最终让主角手持满月似的巨弓,但并没有箭,形成虚实对比,构图更加简练而且充满力量。
三:主角面部突出的颧骨、巨大的双眼和隆起的肌肉是作者的创造。
站在最终成品前,似乎能感受到战斗时的紧张气氛与英雄的拔山之力,有千钧之势。
展览展出的半成品不过几件,然而“布德尔究竟修改过多少次这件作品,恐怕只有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吧。
这是作者40岁前后的作品,技艺已经炉火纯青。评论家说这件作品在古典性和现代性之间、在虚与实之间、直线与曲线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天分和勤奋铸就了这件不朽的名作。
布德尔生于木匠家庭,从小就显出艺术天分。先就读于家乡蒙托邦的艺术学院,15岁时到离家不远的“二线城市”图卢兹学习,毕业后进入首都巴黎学习。约32岁时,进入雕塑大师罗丹(对,就是制作“思想者”的那个)的工作室,在此工作长达15年。
布德尔的每件作品都经过深思熟虑。
帕拉斯半身像。帕拉斯即智慧女神雅典娜。
阿波罗是古典神话中的太阳神,雕塑作品中常常以美男子的形象出现。
但布德尔的阿波罗,却满脸斑驳。
原来,布德尔曾偶然发现了一件未完成的雕塑,本想将其补全,但经过多年考虑,决定保留受损的痕迹,并给头像加上了不规则多面体底座,形成了沧桑与现代的对比。布德尔从古典神话和雕塑中汲取灵感,却独出心裁。
布德尔的一生中,有三个人最为重要,分别是导师罗丹和两任妻子。
布德尔为导师罗丹制作过“工作照”。
“珀涅罗珀”。雕像以当时的妻子和最亲密的女徒弟(后来成为第二任妻子)为原型。珀涅罗珀是希腊神话中英雄奥德修斯的最忠贞的妻子。这尊雕像也体现出人物特有的温柔和坚毅。
布德尔第一任妻子的照片。
“果实”,这尊雕像反映果实女神的婀娜,线条精炼,简单就是美!
布德尔曾参与巴黎香榭丽舍剧院改造工程并设计了青铜饰板。
展出的三块饰板分别以舞蹈、雕塑和音乐为主题,配合建筑的功能定位。
饰板中人物姿态夸张而充满动感。这些动作的灵感源自当时著名舞蹈家伊莎贝拉·邓肯的舞蹈。
布德尔在他晚年时,以人马为主题,创作了多件作品。这件“垂死的人马”是其中之一。
这件作品表现人马垂死之时的从容与安详。背后的里拉琴与手臂、身体形成矩形,远看似一座丰碑。肉体的消亡并不代表精神的死去。
由于对文化背景缺少了解,加之展览文案翻译实在蹩脚,我们有很多地方没有看懂,但仍然感到相当震撼。作者从古典雕塑中汲取灵感,又别出心裁。几乎每件作品都有震撼人心之处,有的表现力量、有的表现动感、有的表现悲壮。这应该就是这些作品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