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现在算是热词了,最近看到诸如“最贵不过教养”“细节出卖了你的教养”,“有教养就是好好说话”,“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你的习惯里藏着教养”,“你有教养的样子最美”,“女人最伟大的资本是教养,而不是漂亮”等太多关乎教养的文章。大同小异,见解相似。总之,教养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感觉,我们都缺了不止一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给我布置作业——以“朋友圈里见教养”为题,完成一篇文章。对于新媒体写作还未入门的我来说,简直无从下手。见惯了机关八股文,按新媒体写作套路硬是憋不出几句连贯的话。我的朋友圈不大,朋友不多。朋友圈的信息却不少,每天都有新消息。鸡汤、鸡血、鸡毛,明星、贩夫、流氓,战场、职场、情场,监狱、校园、养老院等等信息轮番入圈,各类美图、恶图令人目不暇接。笑有之,哭亦有之,更有许多哭笑不得,内容五花八门。小女生病了,发一个输液的自拍,楚楚可怜的模样,我见犹怜,看到评论里的关切问候,病情似乎减轻不少。有心人肯定会抓住时机发个私信,藉此表达那欲说还休的情愫。中年大叔在夜深人静时发来一个链接——夫妻是原配的好,感动枕边人,感动中年妇女,天知道内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学子发出的考前慨叹更是博得同道人声声共鸣。蓝领白领金领在圈里䜣说职场风云,桩桩件件都是奋斗史。严寒到来的时候,朋友圈里被各种花式雪景刷屏。当然,天寒加衣的温馨提醒更是不可缺少。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着我们,寒冷不再可怕。早上出门时看看手机,早有好心人发了道路交通状况及攻略,防止你在大雪天里因堵车而堵心。最近圈里广为传诵的早餐店为环卫工人和安保人员奉送热粥,也曾感动了我的小城。然而,那些有洁癖的人甚至关闭了朋友圈,认为俗不可耐。吃饭拍照,散步也拍照,买根头绳要晒,看到小虫子也要表达十二分的好奇。更别说那些给娃投票的,微商推广的,积赞免费的,转发有礼的,不转死人的,不看后悔的......殊不知,网络无边界,更无隐私可言,人人在虚拟世界里上演剧目,一幕幕场景不就是生活痕迹的写照?只要不违规违法,借朋友圈抒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大可不必口诛笔伐。一个应用程序而已,你可以忽略,也可以设置不看,更可以选择收藏,予以转发,还可以发表评论。多元文化并存的泱泱华夏文明,从来就没有如此狭隘过。发个圈怎么就和教养扯到一起了?那些善于讨巧的在朋友圈里发出深度好文和金玉良言,你怎么就知道他不是在刻意追求一片追捧?也许他就是一个虚伪做作的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也许并不会在朋友圈里扮成一个谦谦君子诲人不倦,他也会如俗人一般见识,表达愤怒与喜悦,甚至会为一角钱的事情和你说理半天。你能说他是教养不足吗?教养是从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光芒,是潜在的品质。那些隔着时空,藏在网络背后的人可以凭借发达的资讯迅速传播经过华丽包装的品牌形象,而朋友圈里那些有教养的人从不轻视你的感受,他们默默地关注着你的关注,分享着你的喜悦,同情着你的悲伤,和你一样面对生命时表达着敬畏。只是他们从不给自己贴上有教养的标签,也不妄评你的无教养,更不会说“你发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教养”,杀伤一片,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