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含着泪读完了《历史的温度》中《“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讲述的是张自忠将军的故事。文章开篇写到:“读过中学历史课本的,应该多少人会知道‘张自忠’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一名国名党将领,牺牲了。大概偶尔也会和‘张治中’这个人名混在一起。”看到这段文字,我不觉哑然一笑,确实如此,我上学时学初二历史就纳闷这两个人名咋那么相近,虽然明知道不是一个人,却总把二人的事迹分分钟弄混。初登讲台,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区分两个人的事迹,会把课本上的二人放在一起,张治中抗日名将,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牺牲;张治中,和平将军,1945年8月国共谈判时蒋介石的陪同人员。但历史课本中也仅一句话而已。但这一句的后面又是什么呢?简单的一句话后面决不简单。
原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以“保留西北军一点底子”为由,带领大部队先撤了。把那副烂摊子丢给了张自忠,看着北平孱弱的兵力,张自忠最终决定在城里张贴安民告示,放日军进城。张自忠不战而降,成了“汉奸”。之后被撤职查办。此时的张自忠,终于彻底醒悟。
他给蒋介石写了一封血书。正在用人之际的蒋介石让张自忠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队,代理第五十九军军长。从这一刻起,张自忠就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1938年2月,带领他的五十九军开始了他们“自赎式”的拼死战斗。在3月的“临沂战役”中血战七昼夜,击退日军号称“铁军”的第五师团。这一战,把对手打得刻骨铭心,也让全国人民知道,张自忠是抗日的。
1938年3月至5月的“徐州会战”,张自忠专挑脏活累活:增援死守断后,哪里最苦最危险,张自忠就带着他的部队顶上,一打就往死里打。那一次会战,很对多日本人记住了一个对手的名字,他叫张自忠。此后到1939年,张自忠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许多次,无一败绩。而此时的他已经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又一次奔向前线。防守阵地的中国士兵都知道总司令就在自己的身后,血战不退,张自忠最后倒下了,一颗子弹射入他的腹部,一把刺刀刺入他的身体。最后,张自忠的部队自他以下,全部殉国。他终于用一死来洗刷先前的耻辱。
文中说:“一个人到底在大家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不看他生前,而是看他死后。”多么中肯的评价。
当日军发现战死的人是张自忠时,把张自忠的尸体抬下山,清洗之后用柏木安葬。在场的日军集体敬礼。当晚,第三十八师和一七九师的官兵立即组成敢死队,不顾一切发起拼死攻击,目标只有一个,抢回张将军的遗体。
张自忠的遗体被中国官兵重新清洗之后穿上整洁的衣服,装入楠木棺材,准备送回当时的陪都重庆。灵柩途径宜昌10人送行,水路过长江两岸百姓长跪不起,抵达重庆百姓倾城迎接,蒋介石臂挽黑纱,亲自登船迎灵。
历史课本上那一句简短的文字是满腔热血,是沉甸甸的爱国心、民族情。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我们在一片繁华中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的和平献出生命的一代人。而这一切真切的感受你通过作者的文章感受到的。有温度的历史,超越课本触及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