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甲方的培训师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之路?

主题:“我发现很多人很纠结,感觉作为甲方,没必要很专业,太多专业性的东西好像学了也用不到。但是不学,好像一直在做低水平无意义的工作。一直看不到头。到底是让自己专业起来,还是在岗位上能走下去就好?”,补充材料:有一学生请国学大师季羡林解惑:“我为什么写不出东西来”?季老笑着说了这样一句幽默风趣颇有玩味儿的话:“论文岂是憋出来的?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

视角一:乙方思维,甲方工作

        用乙方的思维和专业做甲方的工作,一定会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样今后无论是转换为乙方亦或是继续做甲方,路都会越走越宽吧。

视角二:顺势而为,匹配需求

        1、1.顺势而为,匹配组织的需求,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2.定位,把自己定义成什么方向,角色,及大环境适合你的发力点;3.关于专业,自己的专业领域必须有一个看家本事,解决不了问题也能给合作方解决方案,及推进落地;干一行,干一个模块,服务一类群体,就有我们不得不涉及的专业内容,不然跟人怎么谈了?制定规则的原理啥?总不能因为别人有,我们要有。

        2、出现这种声音的,是因为一个群体里大多都是不专业的,而你的专业性,成为他人的诟病,即所谓的不接地气。专业性是人职场生涯一辈子的事,对自己负责就好。还有一句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进入专业深度学习后,解决问题思路也多了起来。

        3、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了多少专业技能,有时候学的多未必现在用得上,但是遇到问题去寻找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必要的。通过一次次的解决问题积累自己的专业能力

视角三:忠于职业,专业发展

        1、岗位是专业的修炼场。为专业发展服务,不是为岗位或企业服务。企业平均寿命2.5年,人的寿命75年。我们有可能要经历十个以上的企业,但不太会经历三个以上的专业。

        2、1.基调:没有绝对稳定的甲方,时代的尘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大山,所以关键是丰富自己,所以与其觉得太专业的东西学了也没用,不如为未来奠定点基础,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所以专业该学就要学;2.求专:专业的东西有很多,od的模型、人才发展地图、人才画像、BSC、OKR等等,这些模型的背后的底层逻辑很重要,要想用好这些专业的东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不要求多,精通一个你最牛逼的手段,这个手段一定是经过自己公司检验的,之后去触类旁通即可;3.求博: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从学校教育中清华附小的作文培训中,我们可以看到目标管理的精髓,从公司品牌营销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人力资源的雇主品牌,所以在一专的基础上去接触新的场景、新的方法,有助于我们经历新环境时候能快速适应;眼界是必不可少的;4.结论: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强化专业素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未来能顺应时代,扛得住风险。

        3、不断去增进专业技能,专精辅专,再某一个领域非常专业,会自然被吸引到其他领域,这种工作经历也是经验;不然,它只是一种经历。

视角四:个体选择,始于需求

        选择是来自需求的,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是来自选择,选择背后是需求。1、你需要在一个企业中,不断扩展生长,那么关键的能力是在这个企业生存的能力,选择其实不一定是专业。比如,你又可以做培训,又可以做技术,又可以做业务,自然就有发展的机会。2、你需要在专业领域成为翘首,甚至引领行业,那么选择就是专业。那么你是不是最好的引导师、教练、咨询师,就很重要了。我想说的是,人往往选择两难或者纠结,本质上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不懂自己的需要,这才是很关键的。很可能导致一直在变,一直在人云亦云。可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生活里,工作是一个什么角色?我为之要做些什么?试试看,会不会有答案

讨论内容来源于郑州培训经理人俱乐部,欢迎大家评论交流、点赞鼓励、转发共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