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两个好友一起吃饭,提到孩子教育时,我当时就说要真正接纳自己,内心有力量,才能更好地接纳孩子,智慧才能涌动。而现在的我对于这种感受就更深刻了。
在这我想说两件与牛牛相处的事:
事件一:拒绝上外教课
有一次,一天晚上,我很早就告诉过牛牛,我给他约了周四6:30的外教课。因此,我5:40下班急忙赶回家,督促他上课。
结果他在吃晚饭的时候,一边和妹妹生气,一边说妹妹抢他的饮料,并希望妹妹可以道歉,但是妹妹不讲道理,拒绝道歉,并且惶惶然喝完饮料。
小伙子牛牛就表现得巨怒,说你们都不管教她,然后冲进书房并说,我要写作业啦!关门!
我站在门口敲牛牛的门,再次提醒他说,要上外教课。他居然在门口贴了一张条“请勿打扰”。我好言相劝,比如,什么坚持啦,什么保持优势科目啦,什么只有15分钟啦……他都纹丝不动。
我想他也许真的不想上外教课,也或许在借此表达对妹妹抢饮料的愤怒。
以前,对于约了课后不去上课,在我的世界里,几乎是不可以,甚至是不能想象的事情。一般来说,我会开始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拎出来,送到电脑旁边。
现在时间已经是六点半了,孩子的态度好像很坚定,我也看到自己很烦躁很焦心,于是我就离开牛牛书房门口,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责骂了牛牛,出来以后,我开始问自己担心什么,焦虑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我发现自己的信念是,认为约了课不上,是不诚信的,而且觉得牛牛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不是好孩子,而且还心疼白花花的银子。
认识到这些观念以后,我紧张的神经就松弛下来。我觉得可以接受他不去上这个外教课的现实了。
最后,我告诉自己,应该会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并且为自己没有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感到很满意。
转载自公众号船员航海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