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三十二):木石意志,云水趣味。气度高远,中庸合道。
民国十三年五月,一直不消停的川系军阀,终于迎来了新的掌门人杨森,毕竟搭上了直系军阀扛纛人吴玉帅的大船,杨森算是坐稳了四川军务督办之位。不过既然也算是“北洋团体”在四川的代理人,杨森总得带领川系军阀,整一出新官上任三把火,否则自觉脸上无光,也显得受之有愧。紧接着川系军阀就雄心勃勃地张罗着“建设四川”的响亮口号,致力于鼎新发展,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基础建设,那就是一要修建马路,二要开建体育场等。
其后,杨森驻节之地成都首当其冲。为了兴建成都城内的春熙路,督办杨森一声令下,许多阻挡道路的房屋,需要被统统拆除。作为打架频繁如看戏一般的川系军阀,真正搞起建设来,虽然有点陌生,但是拆迁则是相当具有手段。毕竟是群雄兴于草莽的北洋时期,军阀修马路、修场馆要挪地方,常人可不敢说半个不字。因为要是再迟疑一点,不仅房屋没了,脑袋可能也保不住。
周二中曾经记载过一则段子,住在需要拆建地段的老张,上街买菜掏钱的时候慢了点,菜贩子催促 :“大哥,你快点儿,一会儿巡管来了,我这车菜就全没了。”老张则回答道 :“废话,我不想快点儿?我回去晚了,没准房子都没了。”可见川系军阀拆迁搞建设,也是讲究兵贵神速的。当时巴蜀地区的老百姓,对督办杨森这般蛮横地大拆大建,也用不同的方式来以示不满。对于杨森在成都的大兴土木行为,川中就有人拟出这样的对联开涮:马路已填平,问督办何时才滚。房屋都拆尽,望将军早日开车。按照字面的意思,自然是马路已经填好了,督军什么时候才能安排将路面“滚平”,以及挡着路的房子,该拆的都拆完了,这地方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车通车。
但是,字面之外的意思则是督办杨森在这儿胡作非为,而且不顾世道人心的大兴拆建,只会是徒增笑料和反感,还是盼着其早点开车滚蛋。次年五月,重回庙堂的段祺瑞,眼见着杨森跟自己那位功败垂成的秀才学生吴佩孚还在眉来眼去,而且予以支持,遂免去了杨森四川军务督办之职,由刘湘继任,将其调往京畿任职。没想到杨森根本不买账,而且与刘湘大打出手,不过刘湘招来黔军也来凑热闹,杨森的部下却临阵倒戈,结果这位督办只得投奔再次东山再起的吴佩孚,背井离乡地逃往汉口。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