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在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我们迎来了毕业20周年同学会。十八位同学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母校共叙同学情。
回忆当年我们曾经生活的足迹。我们的同学情谊。大门口是每个同学的相册里都有这个建筑。同学们三五成群。回想当初在此留下的记忆。
这位同学当初是我们班的摄像师之一。我们的很多照片都出自于他的手。
从大门的西侧经过中文楼来到男生宿舍。六个男生背后的这片空地,是当年他们的宿舍(一舍)现在已经夷为平地。成了老师们的菜园子。
继续往北来到了女生宿舍(四舍),本来想去我们当年的四一四舍看看。结果正好赶上里面喷撒了好多敌敌畏。味道实在呛人我们就没有进去。只能从外面有看一眼我们当年的宿舍。满满的回忆。
学校的大礼堂。也是我们观看电影的地方。由于本人不爱看电影。所以没有太多的记忆。只知道好多奖学金和奖品是从这里领走的。
接下来就是食堂。食堂的记忆太多。不仅仅是三年里每日三餐都在这个地方。更重要的是食堂的楼上是舞厅。。。。。。同学们都想争相留影。就连当年的小松树经历二十年的风雨也已长高了许多。
食堂的背后紧挨着操场,操场已经盖体育馆,塑胶跑道以及绿色足球场。对操场的记忆就是军训和运动会。当年运动会上的健步如飞的水房老太太。
沿着操场往东北方向,来到了图书馆,只不过当年的图书馆已经不存在换成了一个雕塑。而当年的丁香树也换成了鲜花。玫瑰花树也没有了。图书馆不在了。远远的就看到了我们的物理楼。关于图书馆的好多记忆也就模糊了。
阶梯教室是我们和九四本科班上公共课的地方。这里的记忆是抢占座位。以及听不懂的马列。
赶紧上楼到我们的502教室。
却发现教室变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房。我们无法走进教室。
在白树泉老师的联系下我们来到了506和507教室。田光同学用他优美的粉笔字写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八个大字。在班长的主持下开了一个简短的班会。生活委员还给我们发了一些小福利现场发了微信红包。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学校。但浓浓的情谊再一次深埋心底。祝福我们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