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348:
双十一购物节的产生背后的历史原因:
前网络时代三十年前,人们对于商业模式最直观的认识就是“赶集”。我觉得赶集很有意思,在我的外婆家仍然保存着这样的传统,我外公八十多岁了仍然在每周的赶集日会不顾家人的劝阻前往集市,但很多时候他都是只带一两块豆饼,有时还有有猪肉,但大多数时候是两手空空回来的,我问我妈外公不买东西去集市干嘛,我妈跟我解释说集市热闹的很,外公这是去玩呢。集市上很多都是当地的农民,开着三轮车带上货物就来了,一旦东西卖出去了,马上就去其他摊子换取自己需要的日常用品,甚至有时还会直接以物换物。而且在集市上还能认识周围的人,听到隔壁村子的八卦消息,看看商贩的吆喝和表演,对娱乐活动少的乡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消遣活动选择。马督工解释说农民喜欢去赶集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喜欢中间商赚差价,次要原因是当时缺乏现金,需要卖出货物后才能购买货物。等到农民出到县城打工,有了工资,同时不再是个体户,赶集的意义就少了一半。赶集有时候还会特别热闹,外地的卡车带着大城市生产的商品,租下镇上的电影院或者是市场或广场,开展商品展览会。用喇叭多次强调降价销售。农民们很希望看到大城市的商品,想知道现在大城市是什么发展水平,往往几个好友约着就去参加,有时候赶不上,还会约定去外地看下一场
双十一出现的必要条件:
网银支付方式的普及、 手机实名制度落实、快递业突破了邮政管理机构的限制。3G网络普及,汽车生产发展。
中国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以前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来判断店铺的信用和商品品质,但外出人生地不熟,以前这套规则用不了了,急需一套新的评定体制。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了评价店铺体系,店铺不敢对生人乱来,消费者也有了评定标准
双十一这个日期的选择:
从中秋节的确定来看,塑造节日的主导因素是生产节奏和消费可能性。差不多到年底了,很多人都想买些商品来改善新一年的生活质量,而且刚刚发年终奖,手里也有点钱,再加上新年家人们有互相送礼物的习俗。对公司而言,可以抛售库存,让自己的财务年报更好看,来年也有资金做更多的选择。从社会趋势来看,晚婚晚育趋势已经形成,越来越多人过着独居生活,同时经济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商家看准了趋势,必然会对单身人群进行营销,双十一呗称为光棍节,与单身人群的特称吻合,因而选择双十一有其必然性
而且以前冬天冷,深秋和冬季的节日相对少,而现代社会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如果要安排节日,冬季的节日密度小,是创造节日的好选择
所长第11课:语言表达领域重要模型:
说话先说重点
例子、数据事实、图表能调用更多的大脑区域,然后让人更容易记住说话内容
比喻让人容易理解
八种常用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