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名

      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名字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地方名默默地见证着历史过往,承载着人世间的悲欢喜乐。走过一些地方,看到一些名字,听得一些故事,增长一些见识。

    今天先说一说我生长的地方。从乡镇说起。孟庙镇,看名字大约就能知道一些事。这里原来有一座庙,尊奉的是孟姓的祖先。也有说尊奉的是亚圣孟子。不管怎么说,都是孟家人。据说那个庙存在了一代又一代。许多人也不知道供的是谁,只知道是孟庙的庙。只是可惜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拆除了。越来越少人知道孟庙的由来了。后来,在庙的旧址上建了学校。我就是在那个校园里从小学念完初中,在那个校园里风风雨雨,日日相伴了九年。我只记得那苍老的歪榆树上有一口厚重生锈的铜钟,高高的树,长长的绳子,一到时间,那口钟就“铛 ——铛——铛——”响起来了。现在还觉得那钟厚重绵远的声音清晰有韵律地在耳边“铛——”着。但庙的痕迹一点也没见到。只记得黄土地硬实平整的操场每年暑假后,都要去铲草。但是操场边有一片大土堆,却始终不让我们去铲草。但也挡不住好玩的孩子去探秘。槐花棵子连城一片,一个又一个高低起伏的土堆。我们坐在土堆上,吹着槐树叶,别提多惬意了。到了高年级,才被告知那一片片的土堆竟是孟氏先人的祖坟。大约就是孟庙存在的一些见证吧!

  我不姓孟,我姓周。我们村叫三周村。自然,村里面姓周的占到80%。和孟庙在以前是一个大队。小时候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叫三周?咋不叫周村?或者周庄?(如果叫了周庄,现在是不是也可以沾沾周庄的光?)原来这其中也有故事。原来周姓人家是个大家族,大约是明朝的移民政策时,周家人开始迁徙。周家有三大宗族,都找到了合适的落脚地。为了不让周家人忘记历史,不忘宗亲,这三大宗族分别给自己的聚居地起名为前周、后周、三周。周家三大家族虽然分散居住,但决不能忘本,村落的名字就是血缘,就是纽带。所以,只要是姓周,不由就脱口一句:“一家人,一家人。”如果说来自于前周、后周、三周,那就更亲了。“真的是一家人啊!”

      一个村子,同一个姓氏,往上数上几代,似乎都是一家人了。所以我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同姓不和同姓通婚,同村人不能嫁娶同村人。毕竟往上多数几代,都是一个老祖宗。

      时代在发展,村庄在变化,离家的人也越来越多。似乎一些历史也在流逝。但总有人,总有一些东西永远在流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后庄之人潮鼎沸,岳拴言道。 “瞧瞧去。”晓灵应声而答。 于是,晓灵、岳拴与神拴三人攀上村子西面的丘陵,抵达后...
    长恩在阅读 335评论 1 6
  • 在矾山镇区东北的大北梁上,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有一块约一亩多大的坟地,青松翠柏绕着周围。这个坟墓群里埋葬着清乾隆年间...
    晨暮随心阅读 1,377评论 0 6
  • 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英雄 01 狂奔的马队所到之处,黄尘弥漫如团雾,由远及近的“跶跶”马蹄声踏碎了血红的夕阳斜照...
    米乌阅读 4,419评论 50 283
  • 做记者时写的文章,现从报纸上扫描下来,有诸多错漏,见谅 很希望与网上的朋友交流沟通,听取意见和高论。网上文章比较凌...
    宇宙奇妙天阅读 3,482评论 0 1
  • “今天,后庄,人特别多”小蛋说。“看看去”小灵应声说。于是,小灵和小蛋、大蛋,爬上村子西面那道坡,来到了后庄...
    如囸阅读 322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