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

做记者时写的文章,现从报纸上扫描下来,有诸多错漏,见谅

很希望与网上的朋友交流沟通,听取意见和高论。网上文章比较凌乱,最近将文字重新整理了一下,如果有兴趣,请将邮箱告知,我把完整文集发给你,多提意见,大家共同进步。我的邮箱yuzhouwuditian@sina.com

请发邮件给我即可



江宁戎氏


    我爷爷的老家在南京市江宁土桥镇南,渴望了解“戎”姓来源,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二医附中  戎奕


关于戎姓,七、八本书中都提到了一个叫微子的人:上古周朝,宋微子之后。好像大家都应该认识他似的。

    微子是商纣王的哥哥,脾气跟哥哥截然相反,仁慈爱民,安分守已,所以呢,周武王灭商以后除了封微子于宋国之外,

加封其后裔在戎国(今山东曹县西北),子孙即为戎氏。

    手头有几本戎姓家谱,谱中不服气地说春秋时戎还是大姓呢!其实现在的戎姓分布虽广,人数的确不多。不多的原因在家谱中可知一二:丹阳戎氏谱中时常可见有人云游四方,不回来啦!出家的,成道的,一个、二个、三个……在其他姓氏的谱中这情形是鲜见的。另一本兴化戎氏谱中,一人双挑就是俗话说的二房合一子的现象更是频繁。照理说不管计划生育的古代,子孙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可当地的戎氏,每一代都维持在60人左右,不多不少。

    汉朝有戎赐,被封为柳丘侯,功劳是大破楚霸王的军队,连攻下三座城池。(现在的电影中,项羽都以正面角色现身,令人困惑于去打他的是不是好人。不过,项羽到底是吃了败仗,这点无法更改。)戎氏家谱中,戎赐被奉为远祖。他是个聪

明人,仗一打完,怕汉高祖瞎猜忌人,以至于性命难保,遂找了个借口到淮阴种田去也。

    江苏兴化的戎氏谱说,他们的始迁祖太原公便是戎赐后裔,明朝初年由苏州阊门外迁居兴化东门外。他的三个儿子分为三房:二儿子的后代大部分去了泰州,海安镇后有戎家楼,不知如今可在?三儿子喜欢往如皋。

    大儿子的一房就是戎奕读者这一支啦!祖上叫世德公,起先也只是种田读书,到了第五代,长子国斌这里,异军突起,奉为荣禄大夫;远赴广东潮州当左都督;不知这官位是世袭的呢还是遗传基因的缘故。第六代,他的长子先在湖州当了一阵子武德将军后照样去了潮州做父亲一样的官职;如果这算巧合的话,那么第七代、第八代,其长子完全相同的经历令人吃惊不小。慢慢的,在广东的势力也不小了,第八代长子的五个孩子全部做了广东人,再不回来!谱中也就不能再作记录了。当时是乾隆年间,不知戎奕读者有没有碰到过广东戎姓朋友,可是亲眷呢!

    与此同时,戎会元迁到了土桥,大概觉得还不错,跟老家人一打招呼,第十二代里的戎观光真的就一路观光去了江宁,算起来,这一支在江宁一住就是300年呢!但也只有300年!很少有家谱是这样的小规模,因此这次查谱,如果一上来,就直别别去查江宁戎氏,自然是空手而归。所以再强调一次,很想查到家谱的话,最好叫爷爷回忆再回忆;实在想不起来再以前是从何方迁来的话,那就只好让我辛苦一点,从附近的谱中着手查。




江苏管氏


    我姓管,祖籍江苏宿迁,家父年高78岁,很想知道管姓历史形成,来信请求查一查,谢谢!    管士忠


    我们一口气搬出了吴县、如皋、丹阳三地的三套谱,马上发现了一条十分清晰的迁移路线,那就是源头自山东,必经淮安、扬州,有一支继续南下,至江南及浙江,其中一部分做官做到了湖北;男一支则经安徽、又到江西以及福建逛了一圈,其中一部分又辗转回到江苏。所以到了今天哪,江苏和山东两地的管姓占了全国管姓的63%。

    管氏家谱还有一共同点,那就是面向未来!大概由于管氏起源之一为周武王封三弟叔于管国(今天的河南郑州),人称  叔,子孙以国名为姓。管叔曾与同辈一道向周公旦翻脸,结果被杀,所以并不为人称道。吴县的管氏家谱中写道:历史这样子的漫长,先人固有丰功伟绩,而后人虽挂在嘴上,却作不出什么实事,那又有什么用?而如果前人有被指道的事,后代虽辈出贤子贤孙,却不能够好好张扬,那又算什么呢?总之,现在比过往更重要!

    管氏这般就地开始的态度和勇往直前的冲劲令人钦佩,照理说,管氏还有一个源头是管仲,传说是周穆王后人,当时助齐桓公理天下时,很有些出了名且传了下来的主张和文字。这一族在山东平原一带繁盛起来。也可以说更接近于江苏管氏的源头,但,没有一本谱中大肆强调、并在不同名声的两位祖先中进行选择。

    管氏更多地记述了自己悠战悠哉的田园生活。丹阳管氏谱的近代祖是于北宋年间自山东出发,再至扬州,又下江西,最后才来到江苏丹阳永济乡做官,退休后住在一座秀丽的山脚下,号称居山老隐,并作诗一首:我爱山中居,红尘不染衣,秃头三间屋,夜卧八尺余,门前乏车马,架上有诗书,醉吟松树下,把酒对南枝……当地人每每路过,就拍拍额头说:这是管公住的地方呀!自此这座山便叫管山了。

    如皋的管氏元朝时自常州而来,记录了汉代起,便有管氏陆续在徐州、扬州任县令和教授。这一支的后人有去了湖北和湖南的。谱中写道:这一年的编谱者自幼就见不着父亲的影子,听母亲说他是好游名山,乐而忘归了。孩儿想念得紧,小小18岁就背上包裹找爹去也。千辛万苦在武当山中找着了!做父亲的取出一本小册子,摸摸孩子的头说:知道我为何出游吗?我们家30年不曾修谱了,当年旧谱中的人先后离散迁居,我每次翻看谱中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却再见不着人,每次都要流泪。于是我手执旧谱,遍游海内,有心要把谱续下去呀!寻访至今已有收获,你将资料带回去续谱吧,不用再惦念我了……

    吴县的管氏谱,也说来自淮安,于靖康之乱中迁家苏州,这户强调现在的努力比炫耀过往更重要的人家果然有出息:卖绸布小有名气,更请动了名人吴昌硕来题家谱上的封面,还来到上海作起了生意。




江苏归氏

我是常熟人,我的父亲亲眼目睹了家谱在文革期间被毁,我们迫切地想知道哪里还可以查到我们的家谱?我认识的一个归姓朋友祖籍在本市江湾一带,且是一个大族。不知道我与他有何渊源。   归来


    是踏破铁鞋还是举手之劳,那要看你寻求答案的方法。归先生从念大一学就开始寻根,现在又上网去查。依旧无解,将难题送过来。我看一看,觉得眼熟,10分钟后,他家的家谱已摆在面前,而且副本多达5套。

    翻一翻家谱中的祖先画像集,觉得奇妙。风格写实,衣服穿得五花八门:有布衣蓑帽的;有披斗蓬的;即使穿官服也款样多变。手里都不闲着:有捧书卷的;有挥扇子的,有摘桃花的,有抱如意的。咦?他们的脸上大多有痣呢,在额角、在眼畔。是不是遗传?归先生有吗?

    归家还有件压箱底的宝贝,叫笏(念护),就是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这1支是象牙作的,是明朝当了刑部主事的一名归氏后人留下的。因为珍贵,不能时时拿出来看,便也画成了图,只见那支笏静静地躺在镶金丝的蓝绸布中。

    等看到那一幅幅清晰的宗祠图、墓图时,着实为归先生高兴。马上就可以据此展开一次寻根乡旅了。当年的宗祠边上,杨柳伴桃花,石狮立两旁,牌匾上的字还像是刚漆上去的一样……不过,图画上标明的古代路名与桥名,需要在古籍阅览室查县志对照看才能确认地点。

    照家谱里的说法,归先生应先去苏州葑门一次。一位重要的祖先归崇敬在那里有祠。至于再住上追,天哪,谁认识这个字:夔?(念葵)

    虽然是个人名,含义却十分独特,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很像龙,但只有一足。归氏认定的远祖夔是黄帝后裔,也是一名光靠击石头就能令百兽起舞的乐师。他被封在归藏国(湖北秭归县),春秋时又改封至胡国(安徽阜阳)。自此有了归姓。唐代苏州人归崇敬以及他的儿、孙都是兵部尚书,其第6世后人,任宋朝判官的太仓人归罕仁可是最关键的人物。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开创了吴江与嘉兴的归氏根据迪,而他的孩子兵分三路,分别是昆山、常熟与湖州。

    昆山再分一杯羹去嘉定,谱中写道:归家浜在江桥镇,家族旺盛时,那里的宅舍田园大半是归氏之产。归氏继续朝市区进军,来到南翔、再是真如、然后是浦东及江湾,江湾一带以前居然叫归家乐!

    当时的归氏大多务农,兼作生意。也就是说,归先生与他信中提到的江湾同姓朋友在公元1270年前是一房!

    归氏很喜欢写文章的,家谱中记有百余部作品。有做官的心得啦、对易经的理解啦、还有就是浪漫非常的散文诗歌了。欣喜地看到,有好几位女作者!她们写的《听雪词》、《绣余诗草》,光听着名字,就知其雅致了。

    我以前在安亭念书,学校里的文学社名叫震川。如今才知晓,明朝时以昆山迁居安亭的归有光就是震川先生!他教书著文,留有30卷文集。呵,真是缘份,作为文学社的一员,今天在这里说到了震川先生的家谱。




江苏韩氏


    我姓韩,老家在江苏宿迁,只知道那里有个韩庄,其他的一无所知,王能帮助查一下。谢谢    韩旭

    你在5秒钟内以韩字组词,普遍的回答如下:韩流、韩国、韩信、韩愈……

    不是说笑,有一支韩姓的老祖宗就叫做韩流。黄帝的儿子叫昌意,昌意的儿子叫韩流。从他开始就姓了韩。《列仙传》中就记录了尧时的一名仙人韩终。不过,这属于远古传说。诸多韩氏家谱的源头则始于春秋。当时晋国贵族中的一位叫姬万的被封在韩城(今天的山西河津县东北),后被称为韩武子,他的曾孙韩厥正式以韩为姓氏。可巧,这个韩厥呢,与上次我们写到的程氏祖辈程婴关系密切!并且也参与了赵氏孤儿的抢救工作。

    我们从家谱中获悉的经过如下:晋国司寇屠岸贾找了个理由要杀将军赵盾一家,韩厥先是阻止,再是暗中通知赵家,更给了机会让程婴藏好了赵氏孤儿,多年后,风头过去,他又在晋景公面前说好话,结果,赵氏孤儿非但不用再躲,更得回了田地。

    至公元前514年,韩、魏、赵三家瓜分了晋国,战国七雄中便有了韩国。

    那都是相当久远的风光,家谱中着重于近代的追溯线索。无锡韩氏郭伦堂的谱中称当年有一大支韩氏从山西洪洞出发,散居于姑苏、杭州、绍兴、常州、杨州、淮阴、宜兴,以及福建等地。与另一部镇江韩氏谱一样,认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为始祖。关于他屯兵8000于镇江,阻击金兵渡江,以及把金兀术困在黄天荡48天的那几场胜仗.谱中写得不要太详尽喔!韩世忠后来见到岳飞遭难,赶紧辞了职,时时骑驴携酒,纵游西湖为乐,后葬于吴县灵严山西麓。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那个大名鼎鼎的淮阴侯韩信呢?按家谱方面的惯例,他不是应该在淮阴大批地繁衍子孙吗?恰恰,几乎没有认韩信为始祖的韩氏家谱。有的家谱中将他的画像附上,作为一名出众的旁系祖先来敬仰。并这样写道:设计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谋略的韩信在刘邦死后,被惨诛九族,只有三岁的儿子被萧何送给了南越王,自此在岭南繁衍,并去掉了韩字的边旁,改姓韦。至于韩愈,好像与潮州关系密切。

    查韩氏家谱过程中,常见趣事。比如谱中称韩与周姓同宗,那虽是2000多年前的事儿了,已不在意了。但家谱中就是反映出来,好多子孙都娶了周姓女子,大概觉得特亲近吧!好多子孙也都过继给了周姓,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典故居然也跟韩氏搭界:韩国女子韩娥曾登城门卖唱,以换取盘缠,一开口倾倒众生。

    韩氏家谱的一大特色是一股脑儿将韩愈、韩非等的名人画像都载在谱里头,还是彩色的呢!更有欧阳修和林则徐的题字,分别是为了同事韩琦和前辈韩世忠而写的像赞和联句。

    至于江苏宿迁的韩庄,从地名上来看,这一支起码有数百年历史,但,全国范围内都没有见到宿迂韩氏家谱,唯一的可能是从附近大支分出来的。看一看附近的无锡韩氏,只向江阴、常州、周庄、苏杭等地播迁过。而自镇江、扬州分出来的可能性最大。




江苏盛氏


   我姓盛,祖上在苏州住过很长时间,幼时见过家谱,如今无处寻觅。本人现已年过花甲,希望能寻根问祖。   盛紫霞


    为什么让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呢?曾经拥有,翻看过的珍贵书卷,到了现在,真正得知了其意义的年纪,想要好好保存,想要好好传世,却再也寻它不见了。

    特别是当我找遍了上海乃至全国的盛氏谱,都没有见到这位读者所说的经素堂这个奇怪的堂号时,遗憾得要命。明明的,盛女士说看到过家谱上的祖先画像,还有什么什么振家声的一副字辈对联。为何如今一点点痕迹都觅不到呢?有读者朋友能提供线索吗?

    盛女士说自己的姐姐知道得很多,但姐姐在世时,她一直没有想到去问。现在只好无浯问苍天。呵,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只是想提醒读者朋友们,争取不要有类似的遗憾。

    好,现在为盛女士尽量弥补遗憾!据我的经验,留存海外的谱碟不在少数,当几年后全世界谱牒目录汇总时还有一丝希望。另外,经素堂极可能是一个小分支,所以迁徙后另起了一个偏僻的堂号,其实从大支上追溯,可能还是某个常见堂号的支脉。

    根据祖居苏州这个线索,我们翻开了当地的盛氏谱,刻有十贤祠的字样。苏州各地分系大多出于此。关于姓氏由来,谱中举了两种讲法,一以国名为姓氏,周文王之子成叔被封于盛国(山东泰安附近);而另一种讲法是西汉时大姓,读音念“是”,因为皇帝也叫这个名字,便改了盛。家谱是支持第一种讲法的。

    然后,盛氏家族就很忙了,因为东汉末年的盛宪身为吴郡太守,自此南北两宗,一头是开封,一头连着吴郡。实在复杂不过:一歇歇留在江苏的几个孩儿们又住回了开封,一歇歇唐末的盛璫继续跑来做上了余杭令;当他有几个孩子再回到开封后9代,却又有叫岫的后裔随宋室南迁。

    苏州的盛氏谱只记录了岫这一支,可这几个回合搬下来,就有不少分支都在江阴、金陵生了根,再向武进和金华等地进驻,其家谱堂号已各异。

    看来,盛氏天生是比较欢喜跑动的吧,早在战国时的盛桥就已被派住韩国;北宋的宰相盛度奉使西域,一路绘下图卷与篇章。

    盛氏又有着特别耐心细致的遗传吧。东汉的司法官盛吉总是夜间办案,让妻子拿着蜡烛,自己捧着案卷,遇到要下重刑,总是流着泪决断,被当事人称作有恩无怨;而苏州的盛氏谱中又满载着行医的优良记录,御医啦,当时的医学院导师啦!到了近代,商业繁荣,往上海跑的盛氏做了盐商,或是经营木材,尤其是对银行业极有天份。

    上海和苏州留下了好多盛氏这几百年来居住的地名:苏州并不大,而盛氏家谱中罗列的盛家浜、盛家廊等,总有好几十处吧,地址写得一清二楚,完全可以据此来趟一日怀旧游。而苏杭的盛氏最早是来到上海南汇新场那里昀,曾有盛氏在母亲80岁大寿时,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庆祝,那就是在奉贤和南汇之间建了一座便民的桥梁,叫做南山桥。




江浙吴氏   


    我是镇江人,对吴姓的起源并不太清楚,但江南古时候有个吴国,想来应该有些关联,不知是否?   吴敏


    吴是个大姓,我们蛮少解答这样的大姓,因为外头有专门的书卖,十几万字也写不够的。但从家谱方面,我们还是可以有新鲜具体的故事说一说。

   吴姓人口极多,有部分原因当然是改姓喽。许多少数民族姓氏的发音都含有吴、吴儿的音节,就改成吴啦!在家谱中也发现胡、沈等改吴的痕迹。不过江浙一带的吴姓绝大多数有着两位三千年前的始祖:泰伯和仲雍。他俩是周太王的长子与次子,因为知道父亲很想叫他们的弟弟(后来的周文王姬昌的父亲)来继承王位,却碍于传统的长子继承制而十分头疼。于是哥俩就善解人意而又极其大方地让出王位,结伴来到了江南一带。

    公元前一千多年哪,咱们这儿的土著身上可都刺着纹彩又剪短了头发哩,是泰伯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土特产和先进工艺,可算是开发江南的鼻祖,他们叫这儿为句吴,后代就姓了吴。正因为是泰伯带来了麻布,所以他去世时,乡亲们都披着麻

布来送他。于是成为了披麻带孝的习俗。

    因为肯让天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泰伯被尊称为三让王,他没有后代,今日吴姓都是他弟弟的血脉。后代中又出了个吴季札(就是吴王夫差的叔公),同样不受王位而避至延陵(今天丹阳、武进一带)。这就是吴姓引以为傲的让德,在家谱中反映出来就是堂号大多叫三让堂、奎德堂、延陵堂、让德堂等。至德堂的家谱有足足40本,综合了无锡苏州宁波等地300本谱而成,居然可以从黄帝算起,亦可以作到每一代人的名字都记得一清二楚!编谱人称自己是第108世。而三让堂的谱中则强调自古吴姓以仁让出名,后人切不可为了一钱寸帛而纷然争之!

    镇江(以前叫润州)的吴氏就是三让堂,以后若是碰见三让堂的朋友,大可攀攀亲。因为翻到一本周庄三让堂的谱,元朝时自镇江迁来,而三让堂镇江谱中就很依依不舍地提到了搬去周庄的亲戚们,当时还有得往来,而今没有看过谱的人就不可能知道了。所以堂号是很爽的一个依据。谱上标着三让堂的还有江阴、丹阳、仪征、常州、益阳、建德、武进等地。

    江浙一带的吴氏家谱中是很看重这两个地方,一个是泰伯的根据地:无锡梅里的鸿山南麓;一个是季札的墓:江阴申浦。虽然每一个支系都有自己的近代始祖,大多并不出名,但必会从泰伯讲起,多会存季札的画像。说起来早在山海经里已有

一位叫吴权的人出场,传说他的后代就与泰伯是截然不同的两支,只要查家谱,就不可能搞错。



 

江浙奚氏


    我的姓氏不算多见吧,是镇江人,只有这一点点线索,不知更早时来自何地?   奚文


    奚姓后人要寻根问祖,比其他姓氏要少兜好几个圈子。因为奚姓的繁衍路线几乎就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这四地。

    所以上海有不少姓奚的朋友呢。奚姓总的来说占了全国人口的0.03%。不能算少。说到奚姓的祖先,家谱中记有趣事几桩,这就来听一听吧!

    奚仲是上古夏朝人,他的曾祖本姓任,他很有发散性思维的,看到黄帝用人来拉笨重的车子,他的儿子改用牛来拉,他就琢磨着该让既有蛮力且聪明驯服的马匹来拉才对!这道理现在想来再简单不过了,当时却费了不少周折,奚仲相应地发明了好些设施,才让马车顺顺当当上了路。自然的,被大禹封为车正(官名),从老家山东搬到了江苏邳县,至今山东滕州仍有奚仲山;徐州有奚公冢和奚公山。奚仲也从此被奉为奚姓始祖。

    孔子的弟子奚容茂(字子皙)是家谱中常见的远祖,谱中记着在当地文庙西厅里,数过去第l9位,就是子皙的塑像了!这位远祖的一生十分惬意,孔子曾问过他的志趣。子皙作此回答:穿上刚做好的春装,带着五六个年轻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玩玩水;在祈雨台上走走吹吹风,然后哼着歌儿,愉快地回来吃晚饭。当时的孔子听了一阵赞叹,还说很同意子皙的志趣呢!

    这位读者是镇江人,镇江并没有奚氏家谱,可能是附近迁过来的,所以我们着手从近处:江阴和平湖来查。江阴的谱是敦叙堂的,厚厚30册,很有意思。认子皙为远祖,从始迁祖宋朝的进士世炎记起,至1949年正好是传至第20世传字辈。世炎小时候却是在上海梨花村呆过,有谁晓得梨花村现为何处?

    世炎的后代兵分两路,一支在江阴代代繁衍,一支却因镇守贵州平越的杨老站而留在了那里。哎呀,谱中很焦急地写道:离得那么远,就怕后代不当一回事,贵州的嘛忘了自己的老家江阴;江阴的嘛忘了自己还有亲眷在重山峻岭之中。所以虽然两地的书信往来万分艰难,但江阴的奚家人每一封信都送上多次,或是辗转找到去贵州作生意的人捎信,愣是将庞大的支系谱建立得十分完善,不曾漏了两地任何一个孩儿的名字!远在贵州的第十六世叫能耕、能文、能行……江阴的第十六世叫能茂、能学、能富……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却是一一呼应。

    平湖的谱写道:1048年自震泽洞庭山麓迁居平湖以来,陆续出了好几代名医,到了近代的奚可阶,跑到了上海青浦朱家角,向御医赖嵩兰学习医术,加之自己苦心研究,在中医方面颇有名望。他的后人如今亦在世界各地行医,并在平湖乍浦九龙山上为他立了像。

    不知奚文读者的长辈是否回忆得起与上述两地的渊源呢?




姜山唐街



    我祖籍浙江宁波,听父母讲,爷爷这辈走出家门,到大上海闯荡。父母结婚生我时,都已40出头,爷爷奶奶已过世,我只是在一二张残旧的照片上认识“老祖宗”的。我的老家在宁波鄞县姜山唐街,8岁时,我曾随父母回去过一次,一个村的人都是姓唐的,人说,同姓500年前是一家,我好生奇怪,何以唐街聚集了那么多姓唐的人家?顺便提一下,我爷爷名字叫唐正能。

    钦州路860号唐卫民


    真为唐卫民读者高兴!在上海图书馆谱牒部的馆藏目录里,我们看到鄞县这一栏里赫然写着蛟西唐氏宗谱,属于务本堂,其始祖早在唐代就从中原来到了鄞县定居,其中一支迁到了姜山。

    赶快请工作人员将谱捧出来看看吧,真得小心翼翼才是,6大本卷宗,宝蓝色的封面上已有小小蛀洞,翻得开来,大红色“传家之宝”字样,修于1922年,它也有80来岁年纪!竖排的字没有任何停顿,一股脑儿读个三、四行,须歇口气消化一下才好。

    因从唐代记起,如今已传到第30余世,支系间不称为一房一房,却唤作一柱一柱,有的是中柱;有的是东柱;居然有半西柱。

    卷首当然有许多交代的话,这句就很打动人心:怕猝然相遇不至如途人焉(是呵,后代越来越多,都有记载迁居象山和舟山的了,不看家谱,恐怕是不认得亲眷了)再往下翻就看到彩色的唐氏先人画像:高帽一顶,美髯长飘,大红衣袍,笑容可掬。

    始祖名叫光琛,唐朝来这里的清泉乡做官,后称古唐村。孩儿也不赖,做到了兵部尚书;再往下,有位名唤廷玉的任朝廷大夫,迁到了鄞邑之姜山,请留意,后代中有个名叫介的当上了宋朝御史,是有后话的。

    家谱的核心部分到底还是令人看得头晕的,全是人名呀!直系间用细细的红线联了起来;必定讲究字辈,比如发状、发元、发才、发运他们是堂兄弟。

    生下女儿来,也会提一笔,比如嫁给了本县东头章家,到此为止。间中还看到有人开溜到慈溪和上虞的,所以说,查家谱时找不到本地谱,附近的谱也不妨张望一下,至少我们手头的一本上海唐氏谱和绍兴唐氏谱都以方才提到的宋朝御史唐介为始祖!几百年前真的是一家门呢!读者的爷爷是正字辈,第32世,谱上的支系多多,记下邻近几个名字也好,说不定就有机缘。

    最后讲一下,唐姓在中国现代姓氏中排名第26,与刘姓颇有渊源,都出自上古祁姓,是尧之后;另一种说法则是周成王封弟弟于唐(山西翼城西)。唐姓中溶入过很多分支:三国时的羌族、元代的蒙古族、清代满族、土族等都有将自己绕口的名字简化为唐的。所以查家谱可能会有助于对祖先了解得更详细。




    精明汪氏


    我今年38岁,来自宁波汪家小村。据说源自安徽,至今按祖传辈份取名,可否代为查找家谱,以传诵于下一代。    汪闻德


    很轻松地就找到了,翻看这本编于1860年左右的宁波汪氏谱,不禁轻喟一声,汪氏后人极幸运呵,无论身处全国各地,都可以从容追到自己的根源。

    汪氏家谱最大的特点:穿梭迂回,自汉代算起,将各支各派的迁移路线列得一清二楚,来龙去脉,一望而知。宁波的字辈,从最早的“大中之道,兴世弥久”到汪读者这里的“忠孝证章,闻羞审范”,再下去还有160个字,至少还可以用上3000年。汪读者说自己的侄子名叫汪育羞,那就是将羞这个字辈用在了第3个字,是新式用法了。

    宁波汪氏始祖为汪泰亨,元末时,从安徽歙县东门上路而来。

    其实呀,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汪氏皆源出安徽。话说隋末时出了个大人物叫汪华,身逢乱世,割据有包括安徽,江浙在内的6州之地,并建号吴王,后归顺唐朝,被封越国公。他有9个孩子,兄弟又众多,一一加官进禄后,整个家族飞快地壮大起来。1400年后的今天,自称越国公后人的汪氏族人已遍走全国。

    诸多安徽谱中交代道,汪氏得姓于春秋时,鲁成公后代封于汪邑(有认为在山东,谱中则认为是河南太康县)。东汉末,孙策南渡,部将汪文和屡建奇功,封为龙骧将军,后任会稽太守,定居浙江淳安,为越国公先祖,更是江南汪氏始祖。

  汪氏一直比较向往大家族生活,谱中写道,于花竹稠密间,可以看见子孙们的田地与宅第相距一里,遥遥相望,琅琅读书声,迎风飘送。

    而从歙县搬去旌德的一支汪氏,更是连着10代都不曾分开过。1300多名子孙,同居共炊,考上科举的有100多名,被御赐“义门”称号,宋高宗更是颁了块“江南第一村”的匾送来。

    汪氏特长在于经商,明清时,皖南茶业兴旺,徽商汪氏便云游四方做生意,同时汪氏亦涉足当时的紧俏货——盐业。也有上南京贩木材的,而上海宝山的实业家汪锡泰,拿了自己改造的薄荷油,去参加1914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更是一举荣获了铜奖。




精算童氏


    我的祖父今年93岁了,少年时及宁波慈溪到上海学生意,好像老家原来是开当铺的。想知道更多童氏的资料。  童波


    童氏有在家门口的小河上造桥的习惯,叫做童家桥高桥那里有一座岚皋路旬阳路这里也有一座,大约300多年前吧,童氏定居此地,刚把桥造好就热闹起来了。沈、徐、孙、潘、侯纷驻扎下来,形成村落,每年过节都会敲锣打鼓地办一场迎神赛会。不过,由于连续多届都是桥东边的人抢到主办权,桥西边的人不乐意了,从此单独举办,也冷清了不少。

昔日的喧闹与纷争,如今早已湮没在岁月的背后,桥东边分别化作石泉路130弄与165弄的两幢楼房。早知如此,他们是否就不会因这小事而伤了和气,失去其乐融融的盛会呢?

    读者是宁波人,我们查到1927年时有宁波的童氏在爱而考克路办厂,产销碾米机,那条路现在叫安国路,在虹口。

    翻阅家谱,童氏基本上有两大志向,一个是教书办学堂,宋朝时,就有童氏在慈溪的杜湖办了家杜洲书院,到了清代,后人又在原址上建起了霞蔚书塾。

    童氏一般在年少时夫耕妻织,到了中年,便尝试经商,然后就发财,合家欢喜。童氏的经商成功胜在有着会计学的极高天赋。

    我们来看童氏修谱时立下的账目,从每一张纸到刻字工每天的饭菜钱都记录在案,这笔款项分别由哪些人赞助的,也一一列清,账面拉得刷刷平。一转眼,30年后又要修谱了,这次花费的钱是上次的3倍。从账目上,我们一眼就看出,印刷工人开价高了,伙食费比当年贵了1倍多。

    远隔千里,始迁祖不同的童氏家谱中,不约而同地拥有此类账册我们认为那份细致是血脉的共鸣。

    湖南的童氏更是将家谱来了个数字化管埋:历代各房各支人口一览、学历职称横向比较……在历代童氏平均寿命统计表上,我们发现60岁以上的比率最高,70岁的也很多见,90岁以上有0.40%。童氏不去从事统计业,真是可惜了。

    童氏的始祖是颛顼的儿子老童.到老,嗓子还像孩童般清亮,人称老童,后代以其名为姓。慈溪童氏是唐末时从宁波建岙迁来的。




瞿氏觅踪


    我是一个初中预备班学生,好像与我同姓的人不是很多,同学还经常将我的瞿姓与翟姓混淆在一起,想具体查一下自己姓氏的来历。    上外附中  瞿诗慧


    大家都不会认为瞿是一个少见的姓氏吧,但,在上海,瞿姓的确排在100名开外,几年前统计时才只有1万人左右。

    不过瞿姓在上海历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所知道,那条瞿溪路以前叫作瞿真人路,肯定跟他有关系啦!

    还有呢,元朝时南汇的下沙有座瞿家园,园内收藏有名贵古琴一百来张,终日丝竹不绝,宾客满座。主人瞿霆发从事的行业十分特别——制盐业,在当地、当时十分兴旺,这个家族占地7300顷,也辉煌了150年之久。

   本地瞿氏来自下列线路:南宋时从开封迁至浦东,星罗棋布于奉贤、松江、高桥和嘉定等;要么呢,也有从浙江桐乡迁居龙华的,与当地的张、沈、赵三姓世代结义,并留下著名的四姓墓;还有元朝时从昆山避乱而来,以及近代从长沙或附近地区迁来。

   手头的家谱呢,分别是萧山、东阳以及长沙的瞿氏,谱中画出了我听说已久的瞿文鼎上的字样,看哪!瞿字的上半部分就是一双活灵活现的眼睛呀!

    瞿文鼎是一件商朝青铜文物,出土在古城瞿上:老早的瞿国,现在的四川双流县东。谱中的说法是因商朝大夫瞿父而得姓也有说是因瞿国而得姓。

    翻看家谱,非常推崇长沙瞿氏的家谱作法,除了大量的近代珍贵照片以外,主人还每年写一段话,汇总下来.字里行间就是    一个人的一辈子,亦携带着时代的烙印。

    300年前编谱时,瞿氏去找了长沙所有瞿氏问了一问,有人说是住在瞿家岭,那里却只有瞿姓父子两人,自建小木屋而已;有苏州来的瞿氏,以开酒家发财;有浙江来的瞿氏是当官的,称自己的老家是常州,也有做鞋子的瞿姓朋友口口声声说跟他们是一家,却没有证据。最后长沙瞿氏总结道自家从四川而来,而更早时浙江松阳县是瞿氏最大的一个根据地,开封的、四川的,常州的等等都应该算是松阳瞿氏。

    300年后.19世纪末续谱时,编撰人宣颖已随父亲来到了上海,开始住在虹口百老汇路,因为屋子漫水搬到静安寺路,旁边就是跑马场,待在屋里就望得见闹猛的景象。宣颖和哥哥宣治都毕业于北京译学馆,大概就是现在的外国语学校吧!在这方面好像特别有天份,宣冶精通英德法语,陆续任职外交部驻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使馆;宣颖毕业于复旦,在清华任过教授。

    联想到其他两本谱中的人物,以及明朝总校永乐大典的瞿景淳和近代哈佛大学博士,翻译家瞿世英,觉得瞿氏的专长在于文科,虽然绘画篆刻方面也出过名家,可自从有学外语的机会后,瞿氏在该方面好像更得心应手呢!

    这样一个宁静的春末午后,在图书馆里看谱。谱中的瞿氏长辈这样写道:69岁,与家人去杭州看梅花;64岁,有流弹落在家门口;63岁来到上海静安寺;54岁,因为是四品官,光绪皇帝赏亲笔画的摺扇、西洋的漆盘、狐袍、蟹干、香水梨、关东糖外加腌黄芽菜给我;19岁,刚搬了家,邻家的水塘就对着我家的院子,攀墙垂钓,不亦乐乎;每每自城外折柳归来,插在屋后,慢慢地跟我一起长大,已成树林一片,不知现今还在否?

    还在否?岁月不可以重新倒过来一遍,文字却是可以。这就是文字的美妙,家谱的奇妙之处……




康氏寻踪


常常为康师傅的大名而骄傲,却不知道我们康氏的列祖列宗来自何方,听说我们这一支从福建迁来浙江东海小岛上的,请帮我查一查吧!    康宝生


    翻开地图册,可以清晰地看到浙江东海上一串串散落珍珠似的小岛。这一支康氏从福建而来,那么一路上至少经过七里岛、英雄岛、大佛岛、桃花岛、黄星岛直到嵊泗那里才方便来上海呵!在岛上,在船上,康氏的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遐想一番后才有些担心,这样的环境要完好地保存家谱是有困难的!上次查祟明和海门的家谱就碰到过这个问题。

    努力之下,在全国家谱目录中,我们查到福建的康氏家谱存有两套,分别是塔山康氏和莆田康氏。相信对于确认这位读者的根源极有帮助,但极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无法直接翻阅到这两套谱,因为远在福建图书馆。康宝生读者是不是有机会到那

里出差呢?

    康姓的源头其实蛮复杂的呐,分为好几个大支系。现在我们根据手头的浙江东阳及江西等地的康氏谱先为这位读者确认一下所属支系吧!

    东阳的康氏在家谱中说自己是最正宗的康氏了。这次又是从周朝开始讲起,周武王的九弟名叫封,被周公旦封为卫侯,管理殷朝遗留下来的子民,就在河南虞县西北的一块地方,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很得人心。所以他死后,谥号为康,史称康叔。这个康字,包含了“使民安乐”的意思,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其后人骄傲地称自己为康氏。

    周公旦当时写给康叔的一篇文章就叫康诰,内容是诸康叔务必询问当地百姓中的贤人君子和经验丰富的长者,问他们殷朝之所以兴盛和灭亡的道理,以更好地管理。现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尚有康侯丰鼎、康侯觯、康侯矛等都与老祖宗康叔有关。东阳的康氏是唐末时从河南而来,在义乌稍作停留,公元914年定居东阳,奉化等地,好像没有族人去过福建,谱中只提到康氏曾是河南望族。

    而另一本衡山康氏的根源则又明显地属于另一个支系了,谱中蛮委屈地说自己本是姓匡的,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而匡姓跟宋太祖的名字有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得,改了吧,读音相近的康便成了最佳选择。这一支康姓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含阳。也没有下过福建。

    康姓另一个来处蛮有意思的,那就是汉朝时,远在新疆北部至中亚之间的附属康居国的王子来往于中原,在等待朝廷诏书的期间兼做些丝绸生意。他的后人留在河西和蓝田等地,以康为姓。

    最后,我们查到西安、会稽、东平这三个地方是历史上康氏比较兴旺繁盛的地方。综合以上诸项材料,我们可以这么说,福建康氏肯定是从中原迁过去的,比较大的可能还是康叔后裔。因为改姓的康氐以及康居国的康氏比例很少、聚居地也相对集中。以后若有机会看到福建康氏谱,谜底就可以解了,不知读者们有否线索?




浪漫蔡氏


我是上海人,好像来自江浙一带,以前有个蔡国,不知是否来源于此。   

蔡李静


    随口问身边人,浦东那个叫北蔡的地方,可知道吧。那么,是不是有南蔡呢?结果,十个人里九个摇头乱笑。

    唉,真是不了解古人,当然有南蔡啦,南宋时蔡功搬到此地来,分南北两蔡,不过北蔡那块,因为水路方便,闹猛过好一阵子,而南蔡就此被淡忘了再来看一个被覆盖了的蔡氏地名:交通大学的闵行校区,有一部分是老早的蔡家塘,住户全姓蔡,种粮食跟棉花。呵,沧海桑田可见一斑。

    蔡是大姓,支系众多,南汇的蔡氏宋时由开封南渡;松江、崇明的有来自洞庭东山,也有迁自江阴的;而青浦唐行的,居然是从福建远道而来。

    近代的上海蔡氏在商业方面长袖善舞,从老正兴菜馆到新雅粤菜馆;从蔡同德堂到大新公司,声誉鹊起。而医术方面,江湾的蔡氏,以妇科著名,在当时,中西医结合的观点与作法,可是十分先进的呢!

    可奇怪的是,正宗上海的蔡氏家谱现存极少,只在上海文管处藏有一部。我们还是来看洞庭东蔡谱吧。不但无锡、江阴、常熟、湖州、太仓的蔡氏大多源出于此,明朝时,该家族就有后人分迁昆山、松江,逐渐进入上海。谱中交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度在蔡国(河南上蔡县),立国约600年,曾数度迁国(分别迁河南新蔡与安徽下蔡,即凤阳县),后来的子孙以国名为姓。

    洞庭蔡氏,宋时由河南迁来,盖屋子的地方背山面水,山有梅李桃杏,水有菱芡芙蕖,销夏湾、缥缈峰、飞仙山,培育出浪漫善感的后代。其中有自号月篷处士的,月明之夕,与宾客泛轻舟,设杯盏于船篷下,饮酒欢呼,他的名言是:钱财身外物,可积攒,勿牵挂,散之又如何?另一位,因为这年的中秋节连下两天雨,不见月影儿,不由地坐在庭院里高达3丈的老桂树下,轻抚落花吟道:昨夜天连今夜雨,他乡客抱故乡愁。

    他们的浪漫建立在祖辈的宽容上,一位蔡氏爸爸,总是叫儿子带朋友来家里玩,每每在一边提醒着:儒者,以品行为上,词章次之,仕宦又次之。如此零压力,蔡氏家族日益和睦清闲。

    蛮叫人惊讶的是曾当过元朝武毅将军的蔡良瑞,他去世前说的一句话被载入苏州府志:73年豪杰今朝到此终拙,一拳打

破虚空,自有清风明月。这,不正是《骇客帝国》中虚拟人生的主题思想吗?




李姓


    那天看到新闻晚报第1l版的《杨姓溯源》文章,有意思的是我的祖先也是从山西临汾洪洞县迁移来的。我姓李,是山东省夏津县人,我们李家大概在八十年代修过一次家谱。记得上面说是明朝时一个老太太带着小男孩儿到了夏津县。在夏津县这个长大,成家,到了现在成了六、七千人的李姓大家族(在我们当地)。

    现在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问:第一,能不能在报上讲一下李姓的由来。第二,我从报上知道全国正在编一部中华家谱总

目录,世界上的所有华人都可以更方便地查询到姓氏的渊源。我家的家谱,上海图书馆的编辑们要不要看一下。如需要的话我回山东去取。读者  李光状


    李姓,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大姓之一,排名可称得上是数一数二了。李姓最初的来源众说纷纭,但肯定是与理和里这两个姓氏密不可分。有一种主流说法源于唐朝李世民溯源时做的结论:即李姓祖先历代世袭大理一职(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到了商代,称为理氏,有个叫理徽的正直人士被判王所害,其妻携子利贞逃到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一路上全靠着吃野果(即木了)维生,自此改姓木子李,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李氏首推战国思想家李耳也就是老子,而后是西汉名将李广;再下来西凉武昭王;接着就是唐高祖李渊了,于唐朝著的史书中都认定他们属于李姓陇西(今甘肃临洮)这一支派。而另一支赵郡李氏(今河北邯郸西南)也出了多位宰相,及名将李牧。以上为李姓氏族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到了唐代,李姓有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皇室宗族儿女成群,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唐朝曾广赐国姓!有功之臣董秦被连名带姓改叫作李忠臣;羌族首领拓跋亦被赐姓李,这才有了后来的西夏皇帝李元昊;受到波及的尚有徐、王、郭、张、安独孤等姓,及高丽、契丹等族,由此,李姓人口剧增。

    李氏源于北方,南方李氏基本上是在西晋、唐末和宋室南迁时过江的,像宋代名相李纲后裔李火德至今已成为闽、粤、台等地李姓家族广为供奉的祖先。大规模的迁徙也发生在山西洪洞那里,同是明朝,读者李光状的祖先迂到了山东;而据我们所知,也有一支李姓从洪洞迁到了河北交河。同时亦伴随着其他姓氏的迁移,据推测,可能是自然灾害的缘故。河北交河的这一支分为东西两支,堂号睦族,在当地均传至第二十余世。

    历史上李姓更出了不少才子能人,像祖籍陇西的李白、湖北李时珍、河北李春、河南李商隐、山东李清照、四川李冰……

    不过,正由干李姓的支系繁茂、历史悠久,在家谱方面经常有记载道:因战乱而散失了旧谱,未能追溯到更早的始祖,只能从始迁祖记起;亦有不少半路改姓的情形。像清李鸿章所出的合肥李氏一系,本姓许,先世迁到江西,传到第9世,其次子被收为李姓心庄公的子嗣,遂为李氏。而陕西米脂李氏,因与李自成同宗,闯王兵败后,怕受诛连,而改姓了榆林叶氏。

    最后想告诉读者的是像李光状那样拥有自己的家谱是很幸运的事,恐怕将家谱拿过来让图书馆的编辑看一看是远远不够的,不如将副本留在图书馆,让更多李氏后人有机会溯源。




理性熊氏


    我祖上是江西丰城人,近代才迁去贵州。听说有个地方叫熊岳城,不如是否与熊氏有关。    熊曦


    从家谱中挑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名字出来,一个叫熊梦见,一个被尊称为光楚公。

    古代有一阵子很流行起名为梦熊的,梦龙却极少见到。梦熊是有出典的,在诗·小雅·斯干中,曾写道,男子做什么样的梦比较吉祥呢,当然是梦见熊和罴(猛兽)啦!后人往往以梦熊来恭贺生男孩子的人家。这样吉祥的意思,熊氏近水楼台,自然是要用一用的,“熊梦见”读过来读过去,都很顺。

    再来看光楚公,隐隐让人联想到熊氏与古代楚国的渊源。原来,楚国不仅是熊氏的发源地,熊氏后代更是绕着这个基点,一步一徘徊地向外扩展,不喜北方,偏爱往南方走。所以读者提到的熊岳城应该与熊氏无关吧,那可是远在辽宁,是因熊岳山而得名的。

    话说当年,熊氏始祖鬻熊学识渊博,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他的孙子熊绎以先人的名字为姓,被封于楚,先后建都于湖北秭归和江陵,在那里,熊氏兴旺发达起来。

    至唐朝时,熊氏后人缙公当上鄱阳太守,定居江西,南昌与丰城也就成为熊氏的根据地,从那里分迁至四川、安徽、江浙及幅建、广东。熊氏真是蛮恋家的,你看,读者这一支直至近代才从丰城迁出,而更多熊氏后来又重返湖北、江西定居。

    家谱记载上,熊氏爱静不爱动,处事严谨,逻辑思维及记忆力突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在枯燥的数学、物理、英语学习方面应该更强势一些;对历史有发掘的兴趣;医药、书画也可作为一大特长。

    熊氏还有一绝活儿:那就是热衷并善于解决纠纷、平息骚乱,在当地颇有口碑。一名熊氏先人在湖南深山里任金矿守备时,有千余名饥民闯入厂区,意图不轨。熊氏闻迅拍马赶到,好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说得大家心服口服,接受了他的提议,就此到这里来打工,以换得口粮,过一份安定的生活,远胜过掠夺不义之财的忐忑。

    熊氏很有骨气的,有一位做弟弟的,年少时很爱读书,哥哥愿意多多种田,供他上学。他却说不要。认为种田一样光明磊落,反而靠别人辛苦换来自己的惬意是可耻的。后来他靠自己努力发家致富,子孙也很有出息。




凌氏


    我祖籍宁波,至今在上海已生活5代了。小时候听父辈讲宁波凌氏来自福建蒲田。想了解一下有关家谱。    凌永龙


    姓凌的人会怎样介绍自己呢?盛气凌人的凌,还是冰激凌的凌呢?

    周朝时,宫廷中专管收藏磷块的官员就叫做凌人(凌的本意是积冰)。他们手下有百把人。冬天将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他们是最忙碌快活的时候。当时的人能够喝到冰镇美酒就全靠他们了。凌人的后代以祖先官职为姓氏,分别姓凌以及凌人。

    家谱中,凌氏较侧重于官职的描述。不过倒也令我们有新鲜的体会。首先,皇帝发的诏书,常常是给这位当官者的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总是说,多亏了您这位父亲志向远大;您这位母亲慈言善行,才养育出这么一个好儿子来,为国效忠,真是太感谢了。

    再来看明朝的兵部左侍郎凌云翼,起先只是在南京工部下边当差。只见他步步高升,跳槽17次,辗转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他再回到南京时,已扬眉吐气。古人如此跳槽实属少见;但凌氏连跳个7,8次,是十分常见的。

    宁波凌氏的确来自莆田,始迁祖凌宗业,因儿子显贵而被封光禄大夫,宋建炎年间来到宁波,堂号正本堂,最早住在君安乡凌家奥,后分散至韩岭、车厩、奉化、鹿山头等地。其家谱仅藏于宁波天一阁。

    而手头的家谱全是以湖州为出发点,散居苏州、通州、泰兴等地。虽无法证明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以凌氏喜欢全国范围跳槽的传统来看,说不定,莆田凌氏原先亦是从江浙分出去的呢!毕竟,三国时吴国将军凌统便已扎根于此。

    凌氏还有一大特长:医术。明代御医凌云,少年时曾屡次落榜,他自勉道:大丈夫志在万里。遂遍游天下,在泰山偶遇高人,指点迷津道:医术如世事一样,不要为表象所迷惑,需找到根源,着手彻底更改。

    有一位病人,日夜哮喘,不得安睡,绝食5天,大家都以为是虚症,只有凌云判断是寒湿积压。命4个人分别扯住病人头发以固定。用针刺人头顶穴位。果然,针取出来,微染血迹,而病人晕眩一个时辰,吐了一斗的污物后,神清气爽。







    我的姓不太多见吧,听说祖上在宁波曾有家谱,也有祠堂。现都已无影无踪。请帮忙寻根!    楼晓桢


    测试过10来个人,皆答娄姓多见,楼姓少见,好像是的,百家姓里有娄而无楼。只字片语都查不到。家谱是不是更难找?

    翻一翻,目瞪口呆,娄氏家谱有4套,楼氏家谱却有近百套!

    粗一看,楼氏高度集中在义乌、东阳、浦阳、诸暨与宁波;细一看,承前启后,都是楼氏迁居之旅的各大站点,原是一家门!

    发车时间为汉代,始祖楼泰的第一站是安徽亳州至会稽;其后人于公元210年抵达义乌,作为大型集散地,有多人驻足;

有人于宋代分去东阳、诸暨;亦有少数人走南闯北。宁波楼氏源出东阳,曾在奉化转悠过,其堂号为昼锦堂,与诸暨、余姚的一样。杭州、象山等地的楼氏亦源自宁波。

    楼氏待过的地方有叫楼家墙头甚至大楼的。画像中,楼氏先人拥有上挑的凤眼。

    娄姓与楼姓确有一丝亲缘关系。楼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之后,周武王封这些大禹后人于杞(河南杞县),唤作东楼氏,后人将东楼省略成楼,又简化成娄。楼氏只此一种诞生法;但娄却还有更主要的一支邾娄国后人。所以娄姓人数更多些吧!

    而楼氏能幸存那么多本家谱,是由于他们的心很齐。谱中写道:打开窗看一看,哪怕一个小镇中,大家的富贫贵贱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常常,看到富有的人心里会不平衡;遇到落泊的人却又瞧不起,忍不住要欺负一下。如果大伙儿拥有自家的家谱,按图索骥,就会发现,呀!再富再贫也是与我同一祖先的孩子呵!默而思之,则相隔千里也可合为一宗,视如一家。不再会有争夺与愤愤不平的事发生。

    楼氏的优良传统还有廉慎两字。前人楼大年,曾在南昌当过父母官。一县民夜里被仇家打死,对方为逃脱罪责,花了大笔钱,叫楼大年的外甥顶罪,说是自卫。大年从外甥的话语中听出破绽,命人验尸。岂料验尸官收人钱财,毁尸灭迹。大年再叫上司复查,不想上司亦与贼人勾结。大年备足证据,找到了上司的上司一块儿定夺,案情终于大白天下。百姓称赞他犹如晴空月,一尘不染。




南方居氏


    很早就想知道自己祖辈的情况,因为我的姓氏很特别,也很少见,我姓居、试着上网查过一些,但都是点滴、听上辈老人说,居氏家庭是卖药而迁徒至上海,但祖辈究竟源于何处,他不知详尽,很想彻底搞清楚这个问题,但对于一个18岁的高中生来讲,一者没有时间,二者没资料,所以希望贵版能帮上这个忙,不胜感谢。    浦东川沙镇居曦


    居,这个姓氏蛮特别,我们也是头一次碰到,所以对上海图书馆没有信心,而是直接去搜索全球的馆藏。不曾想,兜了一大圈,才发现上图里就静静地躺着三套居氏宗谱呢!

    说起来有些玄,居姓起源于春秋时,晋襄公的中军将,名叫先且居的,很奇怪的名字吧,后人更奇怪,竟然就以祖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为姓.明明的,居姓是从渤海郡,即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以及广西与广东交界处的信都那里兴旺起来,可如今占全国居姓人口87%的居氏后代部集中在上海附近,即高邮、江阴、句容、钱塘等地。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再从家谱

中寻求答案吧!

    真可昔,高邮的地本谱正在修补,先拿到了海昌居氏宗谱。这回见识了一番精致的盒装家谱,怪不得历经百年仍十分完好。他们的祖上原籍汴梁,宋朝时任恃卫军官指挥南渡,这就渡了过来,住在海宁盐官枣林村,久而久之,那一带被叫居家庄。

    有支系搬到杭城孩儿巷的;也有移居温州的,到了光绪年间,第二十四世孙益寿、益禄、益梅他们都是当时的太学生,在医道上的名声很高,他们的后代也继承了衣钵。这就想起了居曦读者所说的到上海来卖药的居氏家族,不知与其有何渊源哦!

    再来看润东吴家沙居氏家谱。润东,就是镇江呀!这么巧,他们的祖先任宋朝的征西统帅,却改投南方,后代中有人到京城考试,就此住下,亦有迁到丹徒、靖江、江阴和泰兴的。这一家读书读得真是不错,好像有好多考上甲第呢!

    也是在家谱上我们才稍稍了解到居氏并不多见的原因之一,1000年的繁衍,这一家每一辈人,最多时也只有80多个,且屡屡有记录说某人被过继给大伯做儿子以续香火的。你看他们的名字起得这样小心,而又充满期盼:三个儿子,一个名叫万一,接下来是万一和万三。他们的爸爸自然是叫千一、千二……

    读家谱最不会令人打瞌睡的就是前人的传记了,写得好的话,曲折动人。这里有个叫居氏学让公的故事:3岁失父,14岁去江北念书,隆冬时节,人家都身处密室,锦衣轻裘,红炉斟绿,他却无衣无食,奔驰千里回来探娘亲,母亲泪流满面;25岁积撒了银两在盐邑西门外摆摊头,29岁才讨到老婆;40岁偏偏又经受丧子之痛,难过得都写下了遗书之即,转眼峰回路转,事业成功,买得庭台楼阁亲水住宅一套,更于50岁上欣然得子!聪慧俊俏,皆大双喜。

    你看看吧,真实人生比章回小说好好较要精彩,而对于有着血缘关系的本家来说,读到此处,更是多了一份亲切和励志。应该,这就是我们今天还在追溯家谱的意义之一吧!




南汇施氏


    我姓施,听别人说施姓来源于南方,因为在我出生的南汇航头,这个姓也不多,所以想了解一下自己的根在哪里。

    施莉



    就是前两天,从桐庐传来发现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消息。在查资料时,只获知此人著过一些书。没想到家谱中记录着他是当地第一位状元,后来去了澎湖定居,并有题诗的详情。怎么样,家谱像一个待掘的宝藏吧!

    春秋时,鲁惠公有个儿子叫公子尾,字施父,精通音律,为一代名臣,其子以父亲的字为姓。绝大部分家谱中都认可此种起源;不过也有一支施姓源于夏朝的施国(湖北恩施县);而在崇明,还有一部分施姓自称是明代学者方孝儒后人,当时

方孝懦拒绝为朱棣起草诏书,被夷十族(九族再加学生),族人中有逃出南京,从瓜洲搭船至崇明的,改为了施姓,意思为方人也。当然啦,这事儿也只有通过家谱才代代相传。

    当时的施姓多居住在曲阜,在东汉来年的战乱中南迁,如今在江苏、浙江和福建最为常见。

    从县志中获悉,明朝那会儿,施相公庙遍布上海的各县各镇,至于施相公此人说法不一,有说是宋朝姓施的护国镇海候;有说是行刺秦桧的义士施全,祭祀他,也是当时上海的风俗活动之一。

    我们在航头附近找到了闸港和下沙两份施氏家谱资料。离航头同样的近,却是两支:下沙旌氏是元朝时旎叔常随父调任下沙盐场副使,称居浦东的;而闸港施氏在上海的生活年代则更久远了,始迁祖施大经乃宋末华亭人的第11世孙(华亭是唐代的范围是从虹口到南汇至海)。此人蛮有名气,写过《泽国农书》,且家中藏书万卷,远近闻名。

    该支施姓后人中有叫施维翰的,跑到福建做官,在路上得知闽船户与人械斗,不可开交,他拍马赶到,夜里打了灯笼到河边,;弄了根竹竿,上边挂了一只木桶,好似人头一样,叫人传话:如此打闹是范法的,理应杀头!现放宽政策,只将为首的人砍头示众,大家还有什么要说?打得兴起的两批人马吓得当却收手!事后人们十分佩服他的应变能力。

    对了,像施莉读者这样在当地生活了较长时间,却缺乏家谱线索的,查方志也不错。可能收录了先人的文章或传记等。比如闸港施氏的的情况在1588年的上海县志及后些生的南汇县志中可找到。




宁波厉氏


    别人介绍我的姓氏时总是说厉害的厉,甚至有人猜测过我是少数民族后裔。但我听祖辈讲是从宁波来到上海,那里有一支厉姓家族。    厉家鸣


    厉姓属于少数民族的可能性很小。家谱中最广泛的说法是炎帝厉山氏后人,在周朝建立厉国(今湖北随州北之厉乡)。君主后代以国为牲。三国时吴国之孙秀改姓厉;唐时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后被追杀,亦改姓了厉。至于姜太公后姜无忌封号为齐厉公,后人姓厉,这种说法家谱似乎不太认同。在图书馆收藏的古藉中有厉樊榭(厉鹗)先生的大作。他是清时钱塘人山经地志、史记诗文都有一手。

    厉姓在全国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浙江鄞县的厉氏谱有倒是有的,全称叫鄞邑小皎厉氏宗谱。1902年广誉堂,由清时的厉家法先生编写的,但此谱远在美国!不过那里的图书馆正在陆续将家谱拍成胶卷与我国作交流,也并非遥不可及。线索

到这儿为止,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埋头于鄞县县志中!

    200多年前的鄞县县志依旧挺刮。看县志并最有想像中的枯燥,更有些许图画。当地山水尽在眼前,古时意境;令人遐想:一叶扁舟,水中打圈,湖边一片葱翠,半掩凉亭一座,小桥弯弯,柳枝轻摆……这就是天一阁和月湖书院的倩影了。

    而前面说的小皎厉氏谱,小皎也可在图中找到.是一座山,街在大皎山边上。在城之西,已近余姚。县志中更有一名叫厉显祖的记载,应该就是厉家鸣读者的先祖了。他以教书为生,一日大雨,积水尺余,傍晚有人告知他父亲生病,他不顾四

下漆黑泥泞,一路摔跤摔到了家。浑身当当然湿了个透,妻子叫他换;他却只顾着问父亲的病情,结果请来的医生倒是为他开出了一贴治感冒的方子。有一次小偷来光顾,家人发现失窃要告官,他却说小偷一定饥寒交迫,如被抓,终身将在乡里抬不起头,算了吧,结果第二天墙角下静静地躺着被偷走的东西!原来小偷闻之亦感羞耻。

    值得一提的是厉姓名人不算多,家谱中却以寿翁为傲。人说70古来稀,据丹阳厉氏家谱的记载,60多岁已蛮普遍,70以上者有59个,最长寿一位在400多年前就活到了97岁!

    谱中话语也十分打趣:7月初7,邻人曝晒锦衣,也有卧于庭院中,将肚皮朝上,说要晒晒肚子里的书的。而我们厉氏虽没有太多功名可炫耀,长寿却是最实惠的了




宁波任氏


    我爷爷出生在鄞县南乡多谷桥,我是一个小宁波。爷爷还记得在老家祠堂里挂着的对联中有青州这个属于山东的地名。

家谱失落了,很想知道我的祖先是不是正宗的宁波人。    任昆


    什么叫咫尺天涯?就是说,我明明看到了一本16卷的敦伦堂古鄞任氏家谱,一本12卷的报本堂鄞南任氏家谱,却只是目录而已,实实在在的家谱正静静地躺在宁波的天一阁中。

    什么叫柳暗花明?就是说,在上述情形下,居然还是将任昆家关于青州的谜彻底解开了。

    且听我细细道来:先是抱来一摞邻近的诸暨任氏谱进行研究。发现之一:任姓与薛姓的亲密关系。谱中交代黄帝的小儿子禺列被封在任国,得任姓,他的一支后代在夏朝时被封薛侯,住在薛(山东腾县),这样又过了12代,薛家的女儿生下了周文王,她的闺名十分怀旧:叫作大任。

    发现之二:歌星任贤齐的名字由来,原来所有任氏比较公认的远沮正是孔子的弟子任不齐,身通6艺,倍受尊重。任贤齐?是不是寄托了一份希望与先人一样有贤名的意思呢?

    发现之三:任氏有做生意头脑。话说秦朝亡后,宫里宫外一团糟,各路人马都热衷于分抢金银财宝,唯独原先管仓库的一名任氏先人忙着藏粮于库。没几天,天下粮食奇缺,米价急升,这家任氏由此发达,富可敌国。

    一张纸条夹在家谱中,是一位来沪经商的任氏后人留下的,他在谱中自己的名字下面作了个记号,并述说了自己32岁时到上海经商的经历。当时池已经做到了工商联合会代表,是家用化学品行业的。

    手头这本谱是编得极细致的,他们说自己的近代祖先是安徽的黄门待郎任妨,他其中一个儿子是嘉兴、慈溪,宜兴等地的共同祖先。而另一条分支曾于宋代建祠苏州,当地史料有记载。

    搁下家谱,我一头扎入县志中,宁波县志不止一套,各个年代各个版本。觅到一本,是重新翻印的,字号只有芝麻大小,大海里捞芝麻,没想到真捞着了!

    清清楚楚!住在八区民权乡大谷桥(原来是大谷,任昆爷爷记作了多谷)的任氏,在村头建祠一座,堂号一本堂。共190余户800人。大家对他们的评价是勤俭,有读书也有务农,温饱者多。

    他们的一世祖唐朝人任魏,字大邦,最初是山东青州的乐安令,后来去作了苏州刺史,在姑苏定居5世后,任景求当上了明州判官,就这样落脚宁波!他的6世孙任子美住在鄞塘乡姜山里。至25世,也就是明朝洪武年间才由朝奉大夫任天佑自县东任家横搬来大谷桥。

    哦!八成就是先头说的任昉的后代,在苏州建祠的那个支系吧!再看下去,开头提到的报本堂鄞南任氏也是苏州来的呢,有机会去天一阁看他们的谱吧!算了算,任昆家最早来到宁波时大致是公元800多年,这是不是任昆要求的正宗呢?那,他就不是小宁波啦,他的血脉里铭记着醇厚悠远的老宁波味儿……




宁波袁氏


    我出生于申城,原籍宁波,未见过家谱,希望寻找自己的祖先源于何处,有无高素质的名人。    袁步金



    小小宁波就有5支袁氏,自不同的地方来,散居于宁波的各个方位,却又心有灵犀地拥有共同的分迁地:慈溪、定海、苏州、杭州、嘉定乃至本市。

    住在莘桥的是愿丰堂袁氏;住在鄞东沙家山的是汝南(河南)堂袁氏,明明叫汝南嘛,却是江西人,一路从长沙浏阳旅游过来的;而端木堂袁氏倒是从河南直下宁波,只是蜻蜒点水一下便直扑杭州、诸暨而去。

    再来看袁氏的主力部队吧!宁波西门袁氏谱中,自豪地写道:当地有声望的就数西门、城南袁氏和鉴桥袁氏啦!西门的代表人物是以少敌多,以死抗争元兵入侵的袁镛,可谓忠贞节义;城南袁氏,出了个清容先生,博学又写得一手好文章;鉴桥袁氏的蒙齐、洁齐两位先生,设有学堂,广交文友,令人敬仰。

    定居西郊的西门袁氏,属于敦本堂,来自江西南昌;而城南袁氏与鉴桥袁氏同属进修堂,自河南赴会稽,经慈溪才到达宁波。

    怎么看,河南汝阳都是袁氏的早期故乡。袁氏与陈氏关系密切,舜的后人胡公满,被封为陈侯,分支中有人字号为伯爰

(读音为辕),遂以字为姓,继而称为辕氏,又简略为袁。

    袁氏谱中有完整的历代官职表格,甚至学业纪录。不过,哪伯是高居二品的刑部尚书和翰林学士等职位,多看了也觉平常;令人感兴趣的倒是近代袁氏担任的鄞县禁烟局局长和宝山县监狱官等;学业方面,袁氏的女孩儿们表现抢眼:毕业于上海师范、日本修技女子学校、美国惠而士来女子大学……近代袁氏偏向于数理化、电气科目,20世纪初就出了2个数学硕士,更有毕业于法国里昂算学科的。

    宁波西郊的烟塘林树,历历如画,培育了西门袁氏,当时那儿有遍布幽芳的菊村别墅、新塘书舍、绿野阁,更有一道柳巷,蜿蜒的石子路长有一里,两侧垂柳足有九尺,聚绿成荫,那是当年袁氏先人亲手栽下的呵!




佩玉璩氏


    我祖籍安徽桐城,我的姓氏很少见吧,生长在上海多年,与我同姓的人都是我的家人。一直没有机会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请帮助查找。    璩伟玲


    璩读作渠,边旁部首上明摆着就是与玉器有关的嘛!是什么呢?是古代妇女最喜爱的耳环!我流连在古籍室的书架中,取一部明朝的图册,倚着和风轻舞的白窗纱席地而坐,一页页地翻,缓缓地坠入古代。在这些古人的衣帽、桌椅、碗匙面前,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手机长得是那样的呆板。

    虽然有的书上说璩姓就是以饰品、器具为姓氏的,可更主流的,也是家谱支持的说法是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其后人封为佩玉侯时,改蘧为璩。不光是当时,璩氏后代中带王字边旁的取名也很多见,玉也就成了璩氏的吉祥物。

    卫国大夫的祖先再往上可以追到周文王的第55个儿子,那时是在黎阳(河南浚县东),后来到江西一带发家致了富,现今的璩氏却是在山西与安徽一带比较集中。

    安徽桐城的璩氏谱有三套,1726年编的只有4卷;到了1865年,猛增到28册(藏于人民大学);1910年时,足足42册(藏

在美国),真是人丁兴旺呵!

    我们手里呢,有一套浙江龙游的璩氏谱,也是安徽分迁出去的。璩氏很注重生活环境,认为孟母三迁十分有道理,所谓地灵人杰,于是他们搬刭了一处叫光潭的地方。

    谱中描述道:东望鸡冠峭壁;南有潭水潆绕;西面岑峰挺秀;北方雁荡玲珑。反正嘛,就是山围水绕的,四时佳景变幻无穷,除竹韵梅香外,荷花倒映更是联翩翡翠。最关键的,当地土田丰肥,人心醇厚,璩家迁来后,果然是后代繁盛,有所作为。

    璩氏的长处在于经营管理。怎样让一块田地生出更多钱来,以便田园广进,租息丰盈,是他们钻研的重大课题。

    谱中账目十分清晰,先是将各房子孙的钱都汇拢来,聚少成多,一下子放贷出去,过年时,大家就可以欢欢喜喜分成啦!然后呢,再将闲置资产努力盘活,比如那口积水的大渔塘本来卖不了几个钱,经璩氏重新包装后,置换成了一块良田,拿到田后,稍作拾掇,历年加租,早已赚了翻倍,此时再回转身用低价将渔塘买回,最后,钱、田、塘,一样不少,令人佩服。

    当时家族赚的钱就设有基金,其中养老金账户:按10岁一个档次,家族中从60至90岁的老人都能按时拿到补贴;另设养

贤金账户:按成绩分等级,孩子们考科举的名次越高,奖金越丰厚。好玩吧!




亲水林氏


    我是出生在上海的绍兴人,祖籍绍兴东浦乡。听说爷爷在当地还被称作“店王”,想知道林氏家族的历史情况。    林斌


    绍兴林氏,为什么念得有些拗口?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吧,说到高邮,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咸蛋;杭州有龙井;贵州出茅台;绍兴则是黄酒和霉干菜。各地有特产,姓氏也有这个情形呵!林,虽然是那么普遍的一个大姓,在家谱中,绕来绕去的,却怎样都跟福建脱不了关系。

    绍兴林氏家谱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零记录,说明林氏在当地并没有扎下很深的根基。翻看绍兴历代县志,从当时他们下乡采访回来的资料获知:除了横溪林氏是明代时从上虞林村迁过来,全族300人,有家祠却无家谱以外,另几支当地林氏都是福建莆田人林希贤于宋代任绍兴府教授时留下的后裔。

    当我们看到苏杭、江阴、温州、宁波等地的林氏家谱开头第一句话都是“先世闽人”时,已不再惊奇,而是要去追究了。

    林氏源起中原大地,话说忠臣比干以死劝谏纣王而被害后,其子坚躲进长林山(河南),被周武王寻了回来,并赐姓林。

    当时始居河北,后迁济南,再下徐州,关键人物林禄于公元325年封晋安(福建)郡王,自此开山立派,并由晋江迁居莆田,在福建蔓延开来,广东林氏均源自莆田。

    这是一桩神奇的特例!林氏并没有像其他姓氏一样,由北至南层层推进,而是下意识地觅到了这块南方宝地,后辈风起云涌,继而返身再赴江浙、皖湘一带。

    有没有人去作基因调查?林氏是否性喜南方,驻扎水边,才更能大展宏图?

    来看,福建凤池林氏谱交代,前人经常中到武举人第一名,后辈爱读工业、法政、船政专业,在清代任海军大小官员的不知多少,更一手创办了马尾船厂。

    而宁波林氏谱中的一位,才十几岁,便跟着哥哥学做水产生意,发现鱼腹中的鳔可以制作胶料,当地人甚不爱惜,他却大呼奇货可居,将它们收拾干净,捆了一车上苏州变卖,赚了数倍银子,又一路带了苏州的特产回宁波卖。

    林氏与水的缘分亲密无间:上海林氏聚在泖港;温州林氏住在四溪;湖南林氏驻于沙螺湾,这是巧合还是下意识?

    林氏还偏爱办学堂、写文章。文字中自有一股倔强与傲气,富于想象力的句子层出不穷。甚至,任海上军官的林氏于风浪间亦吟诗作词,著有“倚篷词”一部,是倚着船上篷帆时的万千灵感吗?




清高贾氏


    我叔叔姓贾,浦东人。他记得小时候,他姐姐结婚时,家中挂的大红灯笼上,一面写着贾字;另一面写着洛阳两字。想知道洛阳与贾氏的关系,以及家族情况。  奚美君


    有一支贾氏家族从1670年左右起就住在了黄浦江边的滩地上,1890年时才因英商在江边建造太古码头而被迫分迁浦东

各地。他们的原住地后来都住满了码头工人,就此,码头与北洋泾路夹角处,被称为贾家角。

    另据1831年的资料,23户78人的贾姓家族,因避战乱而来到浦东洋泾。

    至于贾氏与洛阳的关系嘛,上虞、东阳、无锡、宜兴及杭州的谱中都称自己是洛阳宗派。话说周威王弟弟的小儿子,被封于贾国(山西临汾),以国为姓。西汉时有一支搬到洛阳后,有一位叫贾谊的,当上了太傅,还是名文学家,被家谱认定为始祖。

    《红楼梦》中,有一点写得精准,那就是贾氏家庭由女性地位之高,远远超越其他姓氏。难怪贾母、王熙凤、探春等形

象塑造得格外有真实感。

    家谱中,先祖的传记,绝大部分是与其妻子合传的;关于母亲的事迹、生日宴会记实也占了很大的篇幅。有一次贾母过生日时,送来的寿礼中尽是带有香气的蟠桃图,以及将她比作王母娘娘的赞美诗句。

    贾氏很孝顺的,有名孩儿半夜苦读,用帷帐将床遮了个严严实实.就是怕母亲不放心自己的身体;这,怎么能逃过慈母的眼睛呢,母亲知道后,一夜的忧虑,一夜的未眠,却僵着身子不肯翻动一寸,就是怕儿子听到后担心。瞧这一对母子呵!

    贾氏在谱中留有自创的格言,他说道,耕田哪,有的田,怕淹了;有的田怕太干,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而只有执着于耕耘心田的人呢,才会无忧无虑,世世丰年!

    贾氏对钱财并不看重: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强如我,要钱做什么;贤惠而多财,将阻碍他智慧的发挥;愚笨而多财,只会让他做出更多不好的事来。

    典型的贾氏一天是这样的:喜欢下棋,遇到对手,熬夜也不倦,却并不在乎胜负。空下来,既读正书,也读野史,喜欢自己动手装订成册。还会刻图章,眼酸的时候,抬头看看,呵,院子里种的花绽放了;养的鱼与鸟儿一派悠哉悠哉;房子简陋点不要紧,只要外边的轮廓看上去有气质就可以了;饭菜粗一些没关系,只要吃了不会拉肚子。

    其实呵,贾氏蛮有经济头脑的,数学方面极有天斌,只是性情率直而清高。有一位后人明明已做到上海的经济特科员了,偏偏不爱与官场中人打交道,所有饭局一律不去;所得薪水,随手散尽;有人要矫诏路子,他索性回家隐居去也。




入世鲍氏


    我祖上是安徽寿县人,想知道鲍氏家庭的情况。    鲍广丽


    追查中,意外发现上海好几家鲍氏都是武学高手呢!南汇鲍家巷和鲍家宅的祖先都是武官;而宝山月浦那边更在明朝时

流行过鲍家拳,村民们都跟着学了几手。声名在外,连少林寺的和尚也远道而来,以武会友,在当地留下好些兵器与一段佳话。

    月浦叫鲍家宅的地名有十几个了,人丁兴旺,都是明朝从安徽与崇明迁来的。1978年建宝钢时,拆了好几个鲍家宅,他

们马上投奔了罗店的亲戚,于是那里又冒出来一个鲍家新村。由于1994年宝钢扩建了,如今在宝山再要找鲍家宅已经很难了。

    鲍氏是大禹的后人,曾被封在鲍城(山东历城东鲍山下),后来在山东以及山西上党地区都繁盛过。安徽的鲍氏始祖是东晋时由上党而来的一名歙州剌史,在当地兴水利,辟良田,为人正直,所以卒于任上时,家里很穷。子孙就留在当地耐心发展。8世之后,后裔鲍安国协助妻兄汪华镇守城池时,被封六州司马,这才兴旺起来。也自此,鲍氏与汪氏世代联姻,极其亲近,后代遍布安徽各县,分支有近200支。

    鲍氏的处世原则非常别致,他们认为与其远离尘世,自称超脱,那是一种逃避,而投入世俗,却又保持自己的不俗,那才是真本事。于是,他们游于市井,寄迹于鱼盐商贩间,却又不迷恋虚名与浮利,不失天性之真,尽享天伦之乐。

    扬州、绍兴、宁波等地的鲍氏都源自安徽,那正是他们一路贩盐留下的分舵。

    说起贩盐,当时可是天下第一贸易喔!只因那细细小小的盐粒全由朝廷专控,严禁私盐,是行业垄断造就了高利润。

    而当时闻名的徽商,也是被逼出来的,安徽自古交通不便,土薄地狭,县志中写道:我们这里的人一定要从商才有出路,此乃时也、势也、亦情也。

    我们来看从安徽至扬州任两淮总商的鲍志道。他凡事与大家商量,不饱私囊,家门节俭,很得人心。当时贩盐的船只若是沉了海,一定要重新补足,这就害得盐商常面临破产的危机。鲍志道想了个津贴法,凡有船沉没,就由其他盐商赞助,帮他度过难关。一下子,大家都更有信心、更团结了。

    鲍氏还出了名鲍孝女,芳龄16,那天绩溪发大水,排山倒海,孝女拉着父亲逃生,有名家仆攀住了树枝,刚想拉孝女上

来,她挥手说,快救我父亲吧!话音未落,父亲顺水势飘了过来,仆人竭力救起,可孝女已淹没无影。大家都说,一名弱女子在那么紧急的关头,丝毫没想到自己,这是许多学者义土都难以做到的呵!




洒脱尹氏


    我姓尹,听父辈说,我们的祖先被封了官,好像是太尹,所以子孙就都姓尹,是否有此一说?    尹羽平


    浦东南汇的尹氏!,称自己是雍正年间发大水时自江湾尹港漂来定居的,极有趣的说法,看过地图,不知他们是顺着东海还是黄浦江漂的。他们的后代有考上文举人,又有中了武举人的,在当地出了名,除此,周家渡一带曾叫尹家圈;宝山盛桥、杨行在明代时就有尹家湾了。

    家谱显示,尹氏十分团结,全国尹氏都互认亲眷。虽然有两种来源:一为封官之后,二为少昊之子,以封地为氏(尹城

在河南新安县)。但周朝时,尹氏世代为卿士,是一段辉煌的共识。到了宋朝,一位著名学士,人称和靖处士尹焯的,被认

为是江浙一带的尹氏始迁祖。

    尹氏脾气豪爽,不喜琐碎之事,阅历多多,爱结交江湖豪杰。典型的尹氏发迹史如下:小时家境清寒,母亲白天种桑麻,深夜绣女红。尹氏自小也读书,也喜书法,还善剑术,可一到十几岁,即早早成熟,做生意、管理店务去也,精明过人,

奔走于大江南北才创下殷实家底。

    有了钱,尹氏最注重的就是做善事和拜祭祖先了。广东尹氏的祭奠上,早8点钟大家集合;中午鸣炮,行礼拜祭;下午大家坐下来吃酒水。小菜包括烧肉、净蚝、红虾、鱼和蛋……还规定,即便家有不和.争执双方这一天都必须笑脸相迎。

    尹氏生性洒脱,有个住在镇江的后人一直惦念着远在绍兴的和靖公祖墓,听说已湮没了,便带了盘缠出发寻祖。这段路程走了30天,一路写下日记,告诉后人:寻祖的过程有时也很轻松快乐。

    他一会儿在山中躲雨;一会儿夜泊湖州港口;步行进武林门;登山眺西湖景;还和划乌篷船的人讨价还价……

    这天他终于来到绍兴城内板桥下,头一件事就是上寺院找僧人问路,僧人热情招待,并引见当地一名经营扇庄的尹氏,见面才知彼此是远房亲戚。

    亲戚翻看县志后,和他一道来到天柱山里谢寺内,墓还在,只见松萌幽雅,涧水清莹,石亭四柱上刻着对联。拜祭后,两人十分高兴,把酒言欢。临走时,镇江尹氏还不忘买了酱菜和糕饼谢过那位僧人。心事已了,返程时他在无锡、苏州一路游玩,不亦乐乎。   




善感华氏


    我是1968年时才从故乡无锡来到上海的,请帮忙溯源华氏。    华晋淦


    你来得可真晚哪!看看吧,你的亲戚,上海孙桥的华氏,从无锡来此,已传了18代啦!祖辈以捕鱼为生,村民们送他们一个“横江捉鱼王”的称号,想必技艺一定十分高超。闵行华家塘的先祖,当年为避战乱,是撑着一支小船儿,来到淡水河畔定居的。

    手头的华氏家谱有20多套,统统是无锡的,他们异口同声说始祖的弟弟是南齐大名鼎鼎的“孝子公”华宝。

    关于孝子的故事呢,通常的版本是割大腿肉给病中的父亲熬汤喝;在父亲去世后,三天不吃饭等。

    来看这名孝子的故事:当年他才8岁,有一天,他的父寺要出征了,临走时,抚着他的头,叫他乖乖地待在家里,等他归来时,就可以帮他把头发束上去,做大人了。

    孝子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可是长安沦陷了,父亲一去不归,孝子等呵等,终身不束冠不娶亲,直至86岁去世。

    虽然华氏得姓于春秋时,宋戴公被封华邑(山东费县东北),可对于华氏来说,还是与无锡更为血脉相连,它可是华氏的双重故乡。早在唐朝,就有华氏来无锡任官,很是风光,惠山之麓当时就有华坡的外号。到宋朝时,一支华氏自开封迁来,根据前人的代代口述,找到了当年故居,就在原址上盖起了祠堂,在当年厨房外汲水的井中重又引出了新的清泉。华氏认为这里是适合自己发展的宝地,轻易不肯离开。

    无锡本来就邻近湖水,出门常需要乘船。偏偏华氏怎么也乘不够船。家谱中多有后人在家中自立“如舫斋”、“也是肪”的。他们呀,把一间书房造得跟船一样,有翘翘的船头,更嵌有前卫的琉璃窗,房里茶烟轻扬,窗外花影草波,就跟碧波荡漾似的;特别是明月升起,粉色的墙壁反射光芒时,华氏更认为像极了水光潋滟的样子。

    听起来,这幢书房一定装修豪华,其实不过是屋后空地间的小棚,略加创意点缀,华氏善于体会那份焚香拈花涤砚的书香生活,就在竹坪花坞之间进入梦乡,醒来后汲梅香、煮苦茗,随意吟上几首小诗,忍不住感叹道:何必到蓬莱仙岛上去找神仙呢?

    华氏还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位后人早年丧父,每日苦读,读得直咳血。母亲一把火烧光了书,说是宁可你不成名,也不能失去你。并叮嘱他学习医术,自己治疗咳血。真没想到,一学就精通了,自己活到78岁,救活了不少人,还著了医书!




商贾席氏


    我的祖籍是吴县东山,一般的姓氏书籍里很少有详细的席姓介绍,所以想请你帮忙寻根!    席正园


    谜底揭哓之前,有时会试试看自己的感觉。跟大家一样,我开始也认为席姓的天赋应该在写文章方面;而问身边的人,他居然猜是因为发明了席子而得到的姓氏。

    等查到席家远祖,春秋时晋国人伯箕的职业时,愕了一愣,人家可是典籍官呢,相当于现在的档案馆长,后人以官名为姓,姓籍。可到一项羽称霸的时候,他手下的谋臣籍环为避项羽的本名项籍,而主动将籍姓改为了同音的席姓。

    最早呢,他们本是关东豪杰,汉初落户甘肃宁夏一带的安定郡,在那里发展壮大起来,家谱卷侧上就刻着安定世家4个字。

    到了唐末,臂力过人的武卫上将军席温由关中始迁苏州洞庭东山,开枝散叶后,按照地图上的方向,他们将分迁四处的支系分为上席、中席、下席三大派。

    席氏家谱中收有族人的好多诗词,你可以轻易地在字里行间嗅到青草的香味儿,还原所有的斑斓色彩。少男少女,雨气

迷蒙,徜徉山水,是他们的创作主题。谱中录有一首少年行:“兴酣起舞彩云飞,浩饮不知天地老。”“田园费尽典春衣,醉来且就眠芳草。”你听听,满目春光呵,少年人的无忧、豪情触手可及。

    那,是不是又要定位成浪漫的席氏呢?哦,不不不.快来看席氏的另一面。

    谱中记录,先人席洙写了本居家杂仪,听上去,好像繁文缛节,看看却十分有趣。他说呢,呆在家里,一定要注意防火防盗。天井里都要摆一个大缸蓄满了水,以备用;家里珍贵的首饰嘛,可不要藏在卧室里哦,要另寻幽静之处,以防失财又失人。

    关于教育问题,子孙如果读不进书,万万不可勉强,不如从小培养他学做生意。不过,切记切记!做买卖时要睁大眼看清楚银子的成色,否则白忙一场!哈哈,提防假钞这个内容可是头一回在家谱中出现呢!

    席氏的理性一面与经商的天赋,在故乡蕴育,却是在上海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20世纪初,上海席姓几乎全族经商!他们以东山和青浦为基地,从事沿长江的商业活动,以此起家。赚回来的钱统统运回了东山老家。不过,在清末战乱时,他们又被迫带着巨额家产来沪,闯入租界,当上了外商经纪人。当时席氏祖孙三代曾连任上海汇丰银行买办60多年。除了大量办钱庄、炒房产以外,席氏并没有忘记办书局,叫作扫叶山房,就在如今的河南中路那边,出版的各类古籍,一度风行全国。





上海姚氏


祖上多年前就来到上海.一直住在思南路、泰康路一带(现已拆迁),据我所知,那里一带姚姓人家很多,好似村落一般。不知是哪一支姚氏宗族?  

 姚萌


    看似普通的姚姓来头不小呵!乃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炎帝生于姜水故姓姜;黄帝生在姬水而姓姬;而舜帝生在姚墟(山东濮县南)。他的子孙分迁各处,有以地为姓虞的;有个叫妫满的后代住在陈国又称为胡公,后来又逃到齐国改姓田。这么一来就形成了姚陈胡虞田五大姓,其实是同宗的,舜帝为五姓始诅!今天的姚姓多在四川、江浙、安徽一带。

    姚姓先人中颇有些动人的故事:唐代时有一年蝗虫成灾,唐玄宗以为是自己政德不修,说只要诚心向佛即可消灭虫祸。大臣们都随声附和,只有宰相姚崇站了出来,力主用火烧蝗虫及时保住粮食丰收。而清朝的上海人姚文栋曾任驻日公使的随员,深知当时日本侵华野心,多方收集资料,著有《日本地理兵要》一书,呈朝廷以供参考,甲午的战败令文栋扼腕不已。

    早在春秋时姚氏后人已南迁,望出吴兴,上海在唐代起就有姚姓居民,明清陆续从各地迁来的就更多了。姚氏家谱收藏量不少,这位姚萌读者不妨在确定祖藉后再试着去图书馆查家谱中的迁移记录。而我们试着查阅了两本上海姚氏谱,只能是一种推测。

    明朝时安徽休宁的姚仰云早丧父母,刚及弱冠就和幼弟被倭寇掳至沪上,困于川沙文庙,他将弟弟藏在草丛中,与追来的两个倭寇打了起来。空手夺白刃,在右臂几乎被砍断的情形下却连伤两倭,得以生还!那夺下的两把日本军刀,一把赠予

当地替他治伤的秦君;另一把赠给了云林董氏。从此就在南汇周浦定居,务农教书,倒也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名气。家谱中为这段故事的配图十分精彩,好似武侠小说插图混战场面栩栩如生。

    而慈溪姚氏来到上海,其孙姚谏则做了明朝御医,一品服俸,当时就葬在斜桥的西面,宫室树木风光非常。后代多从医道,不过若干年后,再丰腴的家产也散于兵火。今子孙寥落,不异寒士也。

    如此这般的家道兴衰看得多了,即会教人洒脱,越发珍惜手中时光,把握好这一辈子。




尚礼谈氏


    我原籍湖州南浔镇,但当地老人说我也是从外面迁来的,儿孙们问起祖上之事,无言以对。我五官轮廓较深,不知有什么缘故。    谈秉政


    谈,一个较罕见的姓,可上海的谈氏足迹四下密布:谈家渡路,当时临江有茶舍,河上架石桥,一派江南村集风光。其实呢,当地瞿姓最盛,谈姓村民只是费心设了个渡口,却博得了百年美名,现在的宜川五村,老早叫谈家门,这支谈氏清未来自浦东,历代以种花为业;共和新路、芷江西路一带有谈家花园之称,那里曾聚居着一批菜农,偏偏谈氏夹在里面卖花;江湾谈家宅的后人也种花,种的是棉花。

    上海多谈氏,只因谈氏的根据地扎在无锡与苏州。无锡的谈氏始祖谈信,原是开封人,是宋朝翰林院博士。无锡谈氏很快分出松江与湖州两大分支。其他散迁的近在扬州、镇江、高邮;远至湖广、福州。奇怪的是,无锡谱中要求子孙们牢记自己的根在苏州。

    翻开苏州谱,始迁祖谈戴,原是河南谈家庄人,到这里来当长洲尉,还出了本诗集《丹阳集》。后代中,曾有一名孙儿谈信随其外公去了开封,再转回来在无锡开山立派。谱中写道:有记录在此,以后碰到了对方,千万不要说苏州与无锡的谈氏是同姓不同宗的呀!多么见外。

    真的,要不是家谱,怎知如此曲折!

    照说,谈氏得姓于春秋宋国最后一个国君谈,家谱中虽然写上,却坚持奉山东郯国国君郯(读音为谈)子为始祖。

    谈氏先人特别注重礼节,善属文,作游说。喜研天文地理医术。“嗜农圃之佳趣;研义理之精妙,以一身布衣,上好德行而闻名乡中”,是谈氏引以为傲的地方。

    谈氏常见职业有儒学训导(湖州);教授(松江);知府(湖州、云南)。诲人不倦,自是受人尊敬,谱中,有一篇文章就是由几十名学生一起为他们那即将升职的谈老师写的呢!

    谈氏的口才也颇了得,曾有无锡谈恺,去江西上任时,当地山贼与海寇攻陷城池,谈恺居然三言两语,晓之以理,趋之以利,说动了他们先投降,再与官兵一道去讨伐城外更大一支盗贼,这,简直是奇迹。

    我们推测,南浔镇的谈先生也是湖州谈氏的分支,若要追究他那深邃的五官,请看看家谱中的祖先画像吧!




少见的姓氏(桓、忻、火、滑)


    我姓桓,江苏丹阳人,我的友人青岛海军战士与我同姓,老家在山东诸城。   桓林发

    我姓忻,听说大多姓忻的人来自浙江鄞县。    忻红英

    我姓火,我知道听说目前在上海只有2078个火氏后裔。  火福弟

    我姓滑,住在杨行镇,只是在报上看见华山医院一名医生姓滑。    滑国东


    凭你的直觉,给这四个少见的姓氏来一次稀有程度的排名吧!大部分人的排列顺序是滑、火、恒、忻。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196位(百家姓不只百家,囊括了507个姓氏)。而且南朝时确实有人是姓

滑名稽的,不知与滑稽戏有何渊源。如今的滑姓在河北、山东、内蒙古、湖北相对多一些。先祖是汉族无疑,出自姬姓。话说周公旦的后裔中,有一支被封在滑国(今天的河南偃师县南20里缑氏城)。但一些滑氏后人却在江苏睢宁取得了较高的名望。像这名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唯一一名同姓人居然是医生,是不是遗传基因的缘故呢。我们来看:明代有叫滑寿的,是襄城人,他正是以医术出名,对针炙更是在行,留下了颇多的医学著作。甚至滑氏家谱中就有一家堂号叫跻鹊堂,意思是医疗技术可与扁鹊并驾齐驱。很自信的口吻,也说明从医绝不止一代二代了。

    来看火姓。百家姓中有水姓,却不见火姓。不过在上海松江、嘉定;近在启东、天津;远至内蒙古、新疆,以及云南、福建都有火姓后人。火姓来源不简单,如果是汉族,应该是古代掌火之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氏;如果是少数民族,可能是后汉南蛮王火济,跟随诸葛亮征孟有功,封罗甸王,以火为氏;也有可能是元人当时流行改姓,叫诰里诺沁的改作了火真。

    至于桓姓,除了上海和山东,在东北地区以及河北、山西陕西也不少见。起源说法有说姜姓齐桓公之后;也有人发现黄帝时就有名大臣叫桓常的,善于审视地利;北魏时来自鲜卑的乌丸氏改姓桓;也有的是桓候氏简化而成。桓氏望出安徽亳州市,桓氏家谱中就有匡晋堂,意思就是匡扶晋朝。那时候呀,十分的巧合也十分的威风,桓氏一下子出了11位将军。其中的振威将军桓冲可能最出名一些吧。除了打仗,桓氏比较在行的就是老祖宗的审地利了,东汉的桓荣就迷上了考古,更教太子念书,也蛮有成就的。

    忻姓,其实还蛮常见的,偏偏未见于百家姓。忻姓望出甘肃天水,明代时湖州德清县曾有忻姓的大族。忻的起源出乎意外,说是曹公子欣时之后,当时欣与忻是相通的;也有说是元时忻都之后,那就是蒙古族了。很想再追究一下,图书馆中虽然有忻氏鄞县的家谱,却正在修补中,真令人心痒。至于火、滑、桓氏的家谱会再留心寻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