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女儿学会了侧身睡,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瞬间,清晨醒来,她侧身背对着我,晨光刻画她小小的肩膀,我凝望她单薄的背影,不自觉地轻轻靠在她背后,体会这份感动于安宁。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她让我们看见自己,也看清生命的意义。
大概直到大二,我都坚称自己是一个不婚族,官方理由是:我这个人太操心,多一家人,觉得太累。但是真实的原因却是不为外人道的,那是我的恐惧。虽然不是极贫困的家庭,但是却还是体会过自卑与艰苦,这是我恐惧的源头。
自卑萌芽在小学穿的一件件二手不合身的衣服里。我们那代人捡二手衣服的不太多,穿不合身衣服的更少了,至少在我成长的环境里。即便父母努力让我每年有两次换新衣服的机会,但衣服却还是跟不上穿,于是就开始了捡二手,但是由于我上头姐姐少,所以捡来的衣服多半是姨娘一辈的,过时、不合身是肯定的,虽然不情愿,但是总比穿补丁强。我少有的成熟让我行动上接受了这个现实,不怨怪父母,却在内心极其难过自卑。那时的我瘦弱、小小的肩膀撑不起不合身的过时的衣服,每次想到那时的自己,我总能想到一个单薄的背影,虽然我从不曾看过,但是这背影却在我思想里深刻清晰,让我怜悯,也让我自卑。我多么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体味这种感觉,我恐惧自己会没有能力,会让女儿也有这样落寞而单薄的背影,承担与自己不相称的隐忍。
记得最困难的初高中时期,父母为了挣钱给我上学,除了顶着秋收的烈日做自己农活,还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到邻镇去卖苦力帮人收稻子赚钱。8月初秋,五点的天空在经历黎明前最暗的时候,已经有点微凉,父母急急忙忙带好农具骑摩托车出门,我反锁好大门,独自回床上心情复杂地总是很难入眠。那个时候也许我也像这样侧躺着,小小的肩膀、单薄的身影,对父母心疼,只能化成与这个小身板不太相称的动力,开始忙家务。喂家禽家畜,洗衣打扫,帮忙分担农事。这个小小的肩膀,扛过谷子、挑过水,忙碌一天,收拾好家,默默等待疲惫的父母。我在父母面前一直坚强,在外人面前一直懂事,但是在自己面前却是一直恐惧,我恐惧来自家庭的压力,我恐惧这无可奈何的命运,恐惧初秋晨露里摩托车远去的轰鸣,恐惧独自守在家里迎接父母疲惫眼神。我想,那时候这单薄而瘦弱的背影,是不是让我的父母心疼和怜惜过,而即使心疼和怜惜,也无可奈何。我害怕成为这样无可奈何的父母。
我想因为这样的恐惧,害怕拥有孩子,害怕成为这样的父母,所以我不是不婚族是恐婚族。但是是什么让我走出恐惧呢?大概是努力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大概是慢慢通过努力改善了父母生活,也通过自己的修炼赢得了足以相配的优秀的老公。我也不知道,这也许是生活的必然趋势,也可能是坚持努力的结果。我结婚然后生下女儿,我成为母亲,所有的恐惧在看到女儿的背影时,居然消散。这个背影小小的、单薄瘦弱,让我终于看到,除了自己感觉的恐惧自卑,我的身后是爱我的父母,有关爱与感动的目光注视,有对于未来美好的希望,有坚毅和坚强,这大概就是生命延续的意义,永远在努力变得更好。
不管生活多么苦和累,父母在,就有永远的依靠,不管承担过什么重担和压力,有子女,便有无限希望,父母是依靠,子女是希望。现在,我总是贪念这份感动,享受这份安宁,我想这是孩子给我的礼物,也是父母给我的礼物,更是我自己给我的礼物,只要坚信爱与希望,这小小的背影就总是幸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