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非鱼说
01
到办,烧水,泡茶。
站在窗前,卷珠帘,让清新的风吹散房间里闭锁一夜的闷气。
卷珠帘,大概只有我才能想到这么矫情的字眼。
不,有比这更矫情的瞬间:
“你相信吗,有时我拉窗帘会有当国旗手升旗的感觉,感觉自己徐徐在升一面国旗,于是我会有神圣庄严之感”
“你呀,太奇葩”
02
晨,阳光灿烂。
与洒水车擦“肩”而过的瞬间,迅速关闭车窗,减慢速度,让水漫延。一眨眼,像洗了个热水澡,睁开眼,雾气弥漫车窗。
擦亮“眼睛”,一辆白色的奔驰像被施了巫术在绿灯面前兀自停留。
7秒,8秒,9秒……
“醒来呀,奔驰白,把沉睡赶走——”
口中念念有词,一往情深为奔弛解咒语。可惜,仍然只有借助“嘀”的一声长按喇叭方才唤醒了沉睡中的奔驰。
“等等,我刚才念的台词是我们在哪儿看过的,帮妈妈想想”
——醒来呀,麦克白,把沉睡赶走,这句台词始终在耳边回响,有腔有调,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听到,惟一可以确认的是,我不是在莎翁的书里读到。
“妈妈,你好魔幻!”
03
年间,公园临湖走一圈。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惟泣血杜鹃花满园。
湖面漂着好些枯萎的紫藤花瓣,有摄影师全副武装,拿着三脚架,架着相机,放低身段,拍一池漂零。
微风吹过,湖面小涟漪。
从摄影师旁边路边,正好有电话进来,压低声音,不敢高声语,恐惊拍花人。
画面,太宁静。
04
书写,日课。
《曹全碑》通临的第一天。长横共短竖,撇与捺。
眼之所见,手之不能。
三天不练手生不只是老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更残酷。
提笔写字如动笔写作,去杂念,静心。
放大细节,观察,观察,再观察。
字要注意结构章法细节,文要注意框架立题聚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过程,太煎熬。
05
去超市购物,路过一琴行。
不闻琴悠扬,只闻琴声如诉。
门外驻立“窥”探,是一相貌气质极好的女子,一脸素颜,正轻拢慢捻抹复挑。
倚门听曲,曲终问曲名:《秋风词》。立即手机搜索存之。
隔了几天,随手翻本小书,看到:
“世上知音少,惺惺为我听。不似幽兰曲,悠然梦亦馨。”
那幕,太知音。
06
饭后,快步走,听喜玛拉雅里最新的《朗读者》音频。
董小姐采访江一燕,听江小姐讲她的支教生涯。讲曾经教过的一个男孩已经转去到别的学校,但只要一听到江小姐回去经常去的那学校,下课后就会不管不顾地跑回去看她,一跑就是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有次因为急着赶飞机,来不及等到那个孩子。她的车行驶在路上,远远看到几个疯跑的身影,原来是那个孩子带着他的弟弟妹妹赶过来见她。江小姐说一下车就和他们拥抱了,感觉很难离开的样子。
她用词清淡,小哽咽。
记忆里,一个人奔跑着去见另一个人,是多么幸福而久远的事情了?
那情那景,太心动。
07
海明威谈写作的时候,说道:“我希望将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以最好的、最简洁的方式写下。”
于是今天,我尝试这么做了。
人生总有些这样的瞬间,让你不思量,自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