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黑天鹅。没有人能想到,2020年的新年会是以这种方式打开。首先,新型肺炎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新型肺炎的传染性超强,截止3月9日国内累计确诊人数超过8万人,远超非典的全球累计确诊人数8460人;而且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也远超非典的死亡人数813人;国外累计确诊近3万人,死亡700多人。新型肺炎对短期的生活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抑制新冠肺炎,武汉从1月23日开始封城,此后全国多地启动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级响应,对交通和人群集体活动进行管制。而在世卫组织宣布PHEIC之后,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采取出入境管制措施,限制中国或者湖北省的人员入境。而各种交通管制措施必然会对经济产生伤害。
消费旅游大幅下滑。春节期间全国票房增速下滑了99.6%,而访港旅客同比下降了85%。
旅客发送下降近半。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一共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同比减少50.3%,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铁路下降47.3%,道路下降50.8%,水路下降58.6%,民航下降47.5%。中国出发世界各地航班也大幅减少。
节后复工情况不佳。目前6大电厂日均发电耗煤位于40万吨左右的历史低位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40%。而高德地图百城拥堵指数也位于历史低位,比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OECD下调世界各国增长预期。
对资本市场影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继续蔓延,全球股市遭重创,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股市蒸发了数万亿美元,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冲击,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五收盘时较2月19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下跌逾12%。股市进入熊市,从最近的峰值下跌至少20%。
人口迁入明显偏慢。今年节后26天的全国各省迁入人口总规模同比下降了74%,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6%。分省份来看,湖北省最低为8.7%,最高的青海省也仅为34%。
在此次疫情的严峻挑战下,3月4日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这次会议提出了新基建。根据央视的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
新基建与传统的“铁公鸡”不同,着眼于高科技,新能源,新业态。那作为普通人(指不懂相关科技,比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要如何参与国家这次政策,以弥补错过房地产实现财富增值的遗憾。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各省市陆续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额接近34个亿,如下图所示,这里面还没有包括广东。基于这张图,我们就能更清晰地了解实际的投资方向。
从表中可以看出
1、所谓的34万亿投资,要分为好几年来完成,2020年的投资共计2.79万万亿,但这数字也不小了,机会不少。
2、这些钱并非像大家想的,全部进入七大新兴领域。在公开的表格中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北京,2020年只有1/3的项目用于高精尖项目,其他的仅建筑安装投资就超过总投资的一半;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类项目就有57项,超过了总项目的1/3,还有一些社会民生类、生态文明类、城乡融合类,这些都更接近于传统的基建项目。再看江苏,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超过年度的40%,真正用于高精尖的项目所占比重并不大。
这也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去抓住相关机会:
1、第一个机会在传统基建行业:传统基建的比例至少占比50%以上,那么相关的建筑企业、工程器械、有色金属、钢铁企业,都能因此获利。无论是投资、还是工作,今年都可以朝这个方向靠一靠。至于如何参与到其中,做工程的朋友应该比我更了解。而普通人,就只能在基金股票中去享受基建红利了。稳妥起见,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和基建相关的基金,但目前二级市场场内没有太好标的,我建议到场外找一些基建工程类的基金并快速布局。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基建的传导性,今年的国家专项债已经发放了75%,这些专项债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所以,等疫情一结束,各省市的项目必然风风火火地干起来。那么钢铁和有色的机会也就接踵而至,现在也可以提前布局场内的有色ETF等品种,一年下来10%的收益肯定是可见的。
2、第二个机会在县域经济:表格中的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城乡融合、生态文明等项目,让我们想起了前几年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因此,县域经济会成为重点投资的板块。首先,房地产这个行业会继续下去,不过是下沉到县域、城乡结合部,把以前分散分布的农村人口集中起来居住,构建新农村。这完全符合“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因为新农村建设老百姓是以地换房,不存在恶性炒作的机会。这样,去年资金紧张的房企就能获得新基建带来的资金,今年大概率都能存活下来。但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估计是炒不起来了。这从最新的LPR利率改革也能看出来,1年期LPR半年下降了26个基点,这种短期利率明显是给企业的,也包括嗷嗷待哺的房企。5年期LPR利率半年仅下降10个基点,这种长期贷款是给城市买房人口的,显然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除了房地产,资金到了县域,必然产生鲶鱼效应。布局县域经济,可以重点关注。
3、第三个机会是高科技下游产业:即使大部分资金仍然传统基建部分,但是在科技转型的大背景下,第一张图所列举的七大行业,还是发展的重点,而且会是长期发展的重点。由于芯片、半导体、5G等高科技都掌握在高精尖企业中,普通人最多只能在其中做一颗螺丝钉,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普通人想参与到其中,只能往下游去思考。比如想一想5G发展之后我们能做一些什么?比如可以利用5G的高带宽低延时做在线教育、做做网络直播等应用。以3G、4G的经验来看,5G相关行业应该能够有3-4年的红利期,希望大家能够抓住。
4、第四个机会当然是股市:前面也大致提到一些投资,基建、高科技上市企业直接受益于国家的大投资。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忽略一些堵不住的资金漏洞。国家的这些用于基建的钱,少不了通过各种途径流通到房市、股市。前面我们也提到,房市受限于“房住不炒”的基调,再恶炒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股市不一样,股市的本质就是钱。
疫情让大家都封闭在家,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考取相关证书,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安静的思考,做好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