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以前就意识到
你是站在车站和地铁
会跑起来赶那趟车的人
而我则永远是一个节奏
宁可错过眼前的
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步伐
但我始终没有与你提起这一差别
因为我发现,在即将错过你的时候
我也曾跑了起来
小田一遥的这段文字,关于爱情,关于改变。让我想起了几个人几个故事。
1)
前两天,参加朋友的婚礼,又遇见了J哥。
半年前,他还是那吊儿郎当的模样,叼着烟斗着牛,在KTV唱破喉咙,吼着悲伤的情歌。因为太义气,喝酒喝到吐血的事也时有发生。作为基友圈里保持单身最久的他,自我介绍时的说辞常常是:“我是XXX,我的微信是XXX,欢迎美女们给我电话。”
可这一次见面,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他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女友添茶。他拦住她接杯子的手,说了句“我来,还烫的”,妥帖地把茶杯放到她的餐盘上,叮嘱她“放一会儿”。
他一只手搭在女友的肩上,冲我们挤挤眼,问:“她穿的这条裙子好看吗?我挑的。”
女友被她的样子逗乐了,拍拍她的大腿,故意说:“我妈都说你是直男的审美,嫌我穿着老气呢?”
他笑说:“哪里老气,不要太好看!”我们同一桌的人连忙跟着“是是是”。
席间他又是各种小心翼翼地夹菜,将螃蟹肉细心地从壳里剔出来,放在汤勺里,再放进女朋友的碗里。
这次婚宴,他没喝一滴酒,因为答应要送她回家。女友也劝他:“喝吧,没事,我打车回。”他笑笑不说话,只摇摇头。
之前听说,爱情能整容,看见他才知道,原来爱情还能变性,让人改变心性。
2)
一个人奔跑,就总没两个人一起跑,来得更好。
高中班级,有一对情侣,高二的时候就在一起了,却在同学面前上演着《我和TA不熟》的好戏。迎面走在同一条走廊上,都不会看对方一眼。即便是女生最好的朋友,也只是在高考前夕才知晓这一段地下恋情。
他们有一个“秘密花园”,就是学校外的一个小公园。树木不是很多,阳光洒得遍地都是。他们就在四下无人的午后,偷偷地用对方填满自己的眼睛。
虽然老师和家长,对恋爱并不敏感和强加干预。事实上,班里也有那么几对暧昧得如火如荼。我猜想,他们选择不公开,大概就是把这当做一场游戏。他们俩个是真正且仅有的玩家,其他人不过是NPC而已。
大学,他们去了不同的省,学着不同的专业,可感情似乎有增无减。无论翻哪个人的朋友圈,没隔几条,总能看到另一方的笑脸。
毕业季,对大多数大四学生来说,意味着分道扬镳。“毕业就分手”像是一个诅咒。但这个诅咒,偏偏对这两个人手下留情。大学毕业之后,他们还来到了同一个车站,考上了同一所知名学府的研究生,一起深造。
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起:定终身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和对方在一起能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每每想到这个观点,我就想起了他们。
3)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
如果习惯了慢慢前进的人没有加快奔跑,走在前面的那个人,愿不愿意等一等呢?
有个姑娘和我说,和男友走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是手牵手,她就会找机会故意慢下来,假装系鞋带或者其他,看看他什么时候能发现她不在。发现,总是没过多久,男生就停下来,站在原地微笑地喊她“小乌龟”,或者是快步到她的身边牵起她的手。
姑娘说:“我觉得特别甜蜜。真的。小时候,我也爱跟爸妈玩这个。他们边走边聊的时候,经常会把我往下。可能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发现我落后面了,然后就叫我快点。我特不喜欢那种感觉。”
我懂姑娘的矫情。前进速度可以控制,但人生进程却无法控制。一个人不会永远保持上升姿态,总会有几次面临停滞、低谷、甚至悬崖。因此,停下来拥抱就显得至关重要。
就像两人三脚的游戏,始终保持在同一节奏的人才不会摔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