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本就是主观的行为,对书的看法那就更加主观了,一直以来,张爱玲的书我都是敬谢不敏的,连其最有名的《倾城之恋》都没有拜读。
直到最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她的《小团圆》,没想到几天下来,我忍着不适强读她那不厌其烦描写的琐琐碎碎的人生体验,点点滴滴的家长里短,尤其是那张三喜欢李四,李四暗恋王麻子,王麻子移情别恋张三的狗血事情,大家庭里几个姨太太,几个姑嫂妯娌战战兢兢、明争暗斗,要么说话夹枪带棒,要么做事针锋相对。
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抗战的大背景下,这就让我很不开心了,爱国、血性永远都会远离那些豪门阔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他们毫不了解民间疾苦,只会坐在“爱丁堡”的家中,淡淡的说一句:“何不食肉糜?”
这本书可以说是晚年的张爱玲写的一本类似自传一样的小说,也真是难为老太太了,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能记得如此清楚的细节。我本来还想在这本书中看看她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胡兰成的关系,没想到化名邵之雍的胡兰成在很晚的章节才出现,而且没多大戏份,这是真正的“看开”。
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个体意识的零碎记录,更读不下去老太太絮絮叨叨的细碎片段,尤其是其中所展现的民国时那豪门子弟的让人唾弃的生活方式,最后,我在没读完的时候就将它弃了,何必自己为难自己?
就算这本书铭刻了生命的创伤,就算它展现了被压抑的欲望和恐惧,又与我何干?
有人说,这是一本一翻开就教人魂飞魄散的书,一面读一面手心冒汗,如同堕入不见底的梦魇。我个人看不到梦魇,看到的只有国难当头,家长里短,外族肆虐中华,她们还是温柔乡里争风吃醋。
有人说,很少有作家肯这样暴露自己的冷和残酷,不稀罕任何体谅,更不屑廉价的同情。我没有同情,只有深深的厌恶。
我最厌恶的一幕是这样的,在书的开头前两章有这样一幕,主人公九莉(原型张爱玲本人)正在香港读书,日本人打进了香港,九莉他们这些教会学生流离失所,有个在图书馆里的防空战,站长认识九莉的母亲和三姑,为了照应九莉,指名让九莉来做他的秘书。
可这个大小姐会做什么呢?让她打字,她说她不会,给她个闹钟和一本练习簿,让他在每次日本飞机来的时候记下来时间,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也干不好,她在干什么?压在练习簿下面看图书馆里的小说,后来,那站长没办法,终于开始自己记录,让这个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干不了的大小姐下楼去。
关键是,当她压根没记录,站长问的时候,她是什么反应?书中是这样写的:九莉笑道:“嗳呀,忘了。”
这一“笑”,让我对这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娇滴滴大小姐深恶痛绝,战争都临头了,还这种样子,真是没有经受社会的毒打。
有一些人说什么羡慕民国时期,浪漫、自由,是谁给的他们这种错觉,所谓那些他们所谓的大师辈出,民国四大美男、徐志摩与林徽因、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见字如面的情书之类的标签,都只是概括了一个阶层的人,难道能代表整个民国时期?能代表战乱频繁,流离失所、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就像千年以前的南北朝,很多人羡慕起清谈玄学,洗好其魏晋风骨,但在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背后,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
在如此紧张的“爱丁堡”市,抢菜都想不到的吠舍、首陀罗,是想象不到那些觉得建行的的大餐不好吃,下次选别家的那些婆罗门、刹帝利的生活的。
就像张爱玲,那是真正的豪门大族,她爹的外公是李鸿章,她自己的爷爷则是清末名臣张佩纶,她妈的爷爷则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豪门生活奢侈,但其中龌龊龃龉也不足为外人道哉,张爱玲本人的文学才华、文学成就有目共睹,艺术特色也值得研究学习,不过她这个人,我只能报以呵呵。
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他的书读,这就够了。我却说:愿世间少一些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