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上叫了好多遍就是不起床。 起床后又一会儿说校服找不到了,一会儿说作业本不见了。吃饭边吃边玩,做作业边做边玩。怎么说都不听,怎么办?
一般而言,父母都会情不自禁地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懒?自己的东西怎么老师乱放?你吃饭时候同时在玩,会不消化的你知不知道?边做作业边玩游戏,你的效率怎么可能高呢?
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孩子往往屡教不改,父母心力交瘁。
究其原因,孩子被指责后,自我评价往往变低,会觉得我就是这样不行、不讨人喜欢。有了这种想法,他的不良行为就被固定了。
有一个奇招经常能奏效,就是将“你又,你应当......"改为”我感觉......我希望......"。
比如:孩子赖床,你可以说:“我很烦躁,每天早上又要准备早餐,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催你起床。每次上班都急匆匆的,昨天下雨,妈妈就迟到了。”孩子很自然地会问:“那你的老师会批评你吗?”你可以回应:“妈妈上班的地方有老板,和你的老师一样,都是管纪律的。迟到当然要批评了。妈妈心里很不好受。”赖床的孩子通常会有被老师批评的感受,就能产生共情,体会到妈妈的感受,觉得是自己造成了妈妈的难受,就会产生歉意,从而产生了改进自己行为的意愿。
这样做的好处还能让孩子从小拥有担当,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从而向好的行为靠拢。
如果孩子的行为并未对你造成不良影响,但对孩子自身发展不利,你可以用“我觉得很担心,我希望你能......"的句式,让孩子产生内疚,从而产生矫正行为的动力。
很多家长在尝试这种方法后都收到了奇效,孩子从不听话神奇地转变成马上行动,因为从中孩子体会到了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