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我和母上闹不愉快,事前的经过大概是:我想做事件A,而母上认为A不靠谱,我不应该做,双方各执一词,都觉得彼此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然后就事件升级成为挖黑历史,从讨论事情转变为人身攻击,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而今天看这件事,除了感叹自己过去之外,我的思考是:换个人说同样的话,我会怎么样?
相信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结果迎来了一盆冷水,然后感觉自己受到了背叛,父母为什么不理解我呢?然后怀着这样那样的情绪进行争辩,最后大多不欢而散。事后总是想着下次要好好说话,但事到临头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怎么样,有没有回想起某个场景和让你不舒服情绪呢?
这时候,把场景中的人换一下,把“你”换成最近你很讨厌的人,把父母换成你,再感受一下,是不是感觉自己的情绪不那么强烈了呢?
实际上,整件事有两个决定因素:“父母的身份”和“想法不被认同”
心灵界线
世界上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么?或者说,有人真正了解你么?再深入一点,你相信世界上存在那么一个人么?ta比你还要理解你自己,只要遇到了ta,你就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了。
Is This True?(这真的么?)
我们尝试来探索一下,首先,假设你的一切构成了一个集合A,其中包括你的: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遭遇,等等一系列影响性格的因子。
然后有一个集合B,B集合和A集合可能会有几种关系:
第一种情况代表着两个人毫无相同点,事实上,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与大多数人的关系,双方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而共有部分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的相似程度,也可以说是了解对方的基础值。大多数情况下,相处时间越长,交集越大。
而第三种. . .就是传说中的关系,B集合代表Ta完全知道你的一切,并且能站在“你”之外的部分来看待你,所以可以更加理解你。
那么你只需要满足条件就可以找到Ta了,而这是实际不算难,我们小时候会有一段时间,照顾我们的人很容易理解我们的想法,满足我们的需求。难的地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小的A集会慢慢变大,你有了自己独有的一些部分,要满足条件B集合也越来越困难,关键在于,即使你找到了,也只代表了当下,你无法确定未来的变化会不会影响AB的关系。
那难道我们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孤独的,所谓的理解只是一种短期的巧合么?
嗯…,实际上刚才的分析忽略了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AB的关系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所以从长期来看,要想不孤单,莫向外求。
而有了这个心理假设之后,“父母”就不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了,因为你知道,你们之间有心灵界限,而你们不同的部分,造成了你们的分歧,循着这个思路,你甚至可以看清楚你们之间怎样不同造成了你们的分歧。如此你就不会对父母产生过高的要求了,预期下降反而会让你收获很多惊喜,正像佛陀说的“苦”,在巴利语中的另一个意思是“不满足”。
绿灯思维
你是一个笨蛋!
本人会勃然大怒说,你才是笨蛋!
真正的智者会微笑着回答:是的,所有人都是愚者。
我们遇到不同的意见,尤其对我们在意的事情,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意见的合理性,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干他!这个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习惯性防卫。
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对成长的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前把个人的能力归结成为一种天生的,不可改的水平,有点像“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而后者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的能力水平,通过努力,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菜鸟也能成大师。更像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这个理论最早来自于1967年一伙心理学家对狗狗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反复努力后失败的人,更容易相信整体理论,进而陷入习得性无助。
这两种心理状态似乎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有深层次的联系,当你不假思索地反驳时,你内心的想法是:我的肯定是对的!换句话说,你认为自己当下的想法已经没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那么此时你已经下意识的选择相信了整体理论,觉得自己的思维已经无法进步了,而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可能错误的思维,我们把检讨自己想法的机会视为一种为威胁。
这个心理状态最早来源于人类进化中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古时候本来也没什么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维护权威是更重要的事情。但现代社会可不一样,不能反思的人会想录音机一样反复的自己的错误行为,而这背后是错误的思维在起作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把问题归罪于他人,但实际上这是不可控的,你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
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心理机制后,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改造了,当我们再次遇到新的观点或不同意见时,可以试着不把它当成一种威胁,而是假定:这个观点一定有用,该如何借助它来帮助自己呢?新的观点通常都自带一个新的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不同角度,即使是错误的,也能分析别人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可以避免自己未来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当我们处于场景中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这些,而是动物性的奋起反击。
以为我们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假设:我=我的行为|观点。
比如,今天你没考好,妈妈说你考的太糟糕了!你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是不是真的考砸了,而是妈妈在责怪你,你会说,不,大家都考得不好,题太难了。
这样,我们把别人对我们观点|行为的质疑,当成了对我的质疑,从而激发了习得性防卫。
而这实际上这是我们认识不够长远的原因,你的行为|观点,都属于过去|现在时,而我们的发展是将来时的,真正的尊严不是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而是发现成长和改进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像乔布斯老先生所说: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3假设〉方法
实际上,不能和父母良好互动,是存在于大学生之间的一种广泛而缺乏重视的现象,但由于结构的互通性,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和父母的关系,那么未来的长久亲密关系也一定不会顺利,因为两者的系统是类似:亲密关系的过渡期望+高频的交流加大触发习得性防卫的概率,都会让你感叹是不是当初是不是脑子抽了。
而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内心的种种假设,和谬误,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当我们理解父母也有这些认知偏误时,我们就能做出更积极的反应。
这里多说一句,现在好多书教沟通,教处理关系,方法千奇百怪,鸡汤层出不穷,但当你真遇到事的时候,那些东西还能在大脑中留下多少呢?
不了解方法背后的真正逻辑,不改变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都是隔靴搔痒,让人有一种“问题已经解决了”的幻觉而已。
故事看起来很动人,可故事不是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在故事中醉生梦死。
今天分享了如何与父母处好关系,实际上也就说了,如何解决和他人的不同意见,聪明的读者可以自行推导方法。
延伸阅读:
《好好学习》
《我们终将遇见的爱与孤单》
《理性动物》
《佛学为什么是真的》(万维钢老师解读)
《乔布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