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更不是好习惯
我看连载的时候 最讨厌作者断更 觉得太不负责任
有种开始 就要有种坚持
有时间吃饭睡觉 没时间连载
1、说明你对读者不尊重
2、说明你对自己写的东西不热爱
闲话不多说【第三天】
第二天上班的晚上 我为了整理刘润老师的直播内容 睡得比较晚
所以第三天是恍惚的 加上娘娘也没来 (去陈春花教授的新书发布会了)
【话说,我总觉得陈春花教授的名字忽然就涌入了视野中...】
所以很蔫 那咖啡当水喝也没咋地 下午就去小沙发眯了一会
然后男神·王储·王老师就来找我聊天了
【话说,如果人这一辈子真有贵人的话,王老师应该是就我真正意义上的贵人了,就像红楼梦里游走四方的癞头僧与跛道士一样,是我特别敬重的人(另,如果我这辈子能做点什么小事的话,功劳都是这位领路人的)】
王老师问我 “近来感觉何如?”
我有些怂,觉得自己不够棒,入不了【罗辑思维】的门墙,所以说自己很困惑,不知道考研还是出国还是就业
其实是觉得自己是个小强,默默地推屎球就好了,别跟这里大着脸瞎搅合
我觉得自己的头上亮着灯,所有人都觉得我是多余的,我还乐嘻嘻的晃悠
所以,我就十分愧疚地说,自己不是很坚定,有些迷茫。
王老师“现身说法”,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哈哈哈),人会变得专注,懂的聚焦,而不是拥抱无限的选择”
【其实这句话很有深意】
无限的选择总是意味着绝对的安全
然,娘娘曰:“美是舍弃”
舍弃即没有选择,没有选择,意味着获得了“真知”,“真知”才能“知行合一”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我只有在明明知道自己可能最后也不能去罗辑思维工作
我明明知道自己现在出国或是考研更稳妥、将来生活的也更好
但是我依然选择实习,选择来,选择从跑腿的做起,选择把最轻的活儿捧得重重的
【我选择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依然绝望般的付出】(此处为引用)
不过这个结论是【第四天】才做出的
【第三天】和王老师掏心掏肺地说了很多过分的话,比如“如果,我不想来实习了”(现在想想,这句话就是在作死)、“我现在很迷茫....”、“我也许考研或是出国....” 这些话我觉得已经挑战一个人的底线了,然,王老师不是我等凡人能企及的,只是说 “如果我让你来,是对你不负责任,你还是应该问问其他人的意见。”
然后,我就忧愁地走了...
回家后,我和妈妈原原本本地把想法说了一下,妈妈非常开明
说“即使你大四毕业了,罗辑思维也不要你,没关系,到时候咱们再考一年或是出国或是去银行,都行。你还这么小,试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妈妈负担得起这个压力”
【其实也挺难的】毕竟家人里、亲戚们、妈妈的同事朋友们,大家都会问。
其实你就是失败了嘛,人家选的路都上道了。你就是一个大学毕业的失业分子。然后重头开始想出路。
你愿意飞蛾扑火,那是你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家人,不负责任。而且是个loser。
这就是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