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你明明想对一个人好,说话也把各种利弊告诉他了,但是对方却根本不领情,反而说你多事,乌鸦嘴咒他出事。为什么我们明明是好心,但却办不成好事呢?
这种情况不少见,尤其在与亲朋好友交流的时候,对方会让你有一种好心被当做驴肝肺的感觉,学习了刘润老师的文章,我们学到一种应对策略,叫“框架效应”。
什么是“框架效应”?
同一个东西,在一种框架下,可以显示出它是盈利的状态,但是你放在另一个框架下,显示出损失的状态。这就是“框架效应”
人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你对女朋友说:“我会想你的,但我晚上要打游戏。”
她会不开心,因为:“打游戏会分心,就没空想我了。”
可是,如果你换个说法:“晚上我要打游戏,但我会一边玩一边想你的。”
这样,她会开心,因为:“你打游戏的时候也会想我。”
这两种说法意思一样,但效果不一样。
第一种说法,对于女朋友来说,是“损失”。“本来你应该想我的,但打游戏分心,我损失了”。
而第二种说法,是“收益”。“本来你要玩游戏,现在分出一部分心来想我,这是收益。”
如果逛菜场,你愿意买“含瘦肉70%的肉”,还是“含肥肉30%的肉”?
一个抽奖活动的失败率是80%,你想不想参与?换成“中奖率20%”呢?
没错,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想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正着说是对的,反着说也是对的,正面劝导会让别人反感,那为什么不反着说呢,说不定有奇效。
曾国藩作为近代有名的半个圣人,民间也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的话语,在他带兵平叛太平天国的初期,也是屡次失败于对手石达开,但没办法呀,还得给朝廷上奏章呀,作为晚清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国家得忠诚呀,那就老实说吧:“臣作战不力,屡战屡败于石达开……”。
曾国藩有个好习惯,那就是做完事会与谋士探讨,他手下有个叫李元度,看完觉得不对,大帅你怎么能这么写呢,这不明摆着让朝廷治你作战不力吗?苦思冥想后,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虽然结果一样,但是表达出来的意趣却反差很大,朝廷看到这篇奏章,果然没有批评曾国藩,反而鼓励他要不要灰心,继续勤勉带兵。
所以,不要总是说别人把你的好心当做驴肝肺,忠言总是逆耳来骗自己了,好心也可以用好话包裹的,换个思维方式,就有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