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稿字数:1231字
- 初稿用时:1小时53分钟(用于构思的时间太长了)
- 初稿时速:654字/时
- 阅读章节:第一章:为什么要采用金字塔结构
对文章阐述的思想做出疑问-回答式反应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没有国籍和民族之分。
金字塔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很稳固。
或者说它的"逻辑"很稳固。
之前我在文章里说过:"我们无法使自己的外形变成水,但我们可以学习水的逻辑。"
水有什么样的逻辑呢?水流遇到石头不会报怨,而是直截了当地做出反应!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逻辑,而人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学习万事万物的逻辑。
金字塔的每一层都为上层提供支撑力,而同层的砖块又都紧密相连。
如果把这一具有“稳固”特点的逻辑用到大脑上,会怎么样呢?
还真管用,或许是因为万物具有共通性。
大脑最喜欢记忆有关联的事物,如果使用某种逻辑将几件没有关系的事物关联起来,会更方便记忆和理解。
比方说我单独拿出来两个词:“金字塔和水”。
你可能会试图寻找金字塔和水之间的关系,如果找不到,就不太容易记住我告诉你的两个词是金字塔和水。
但看了上面的内容,你了解到金字塔和水都有着非常值得人学习的"逻辑",这两个词一下就变得好记了一些。
人在听演讲,或者是看文章时也一样,会不自觉地思考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关联,如果2句话在逻辑上的关联性不强,让人想不通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关系,就很费脑,也不方便人记忆。
采用金字塔的结构来写文章,意味着内容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会使你的文章更具条理性,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一些思考和摘录
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当你想写一篇文章时,可能脑子里有很多的观点,有很多想说的话,而这些话,就是金字塔的底层。
将这些话分类归组、抽象概括后可以得到一句总结性质的话,即上层。
不断抽象概括最终会得到一个金字塔的顶层,即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但当人在接收一些信息时,如果从底层开始接收,就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而又不清楚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联,听起来就会云里雾里的。
因为上层是对下层的概括,所以如果从顶层,即从中心思想开始接收,那听众一开始就知道你想讲啥,对你之后讲的内容会有一个预期,会大幅降低听众的理解难度。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
位于某组思想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你选择的逻辑顺序展现了你在组织思想时的分析过程。
- 如果思想的组织方式是演绎推理,那么这些思想的逻辑顺序就是演绎顺序;
- 如果思想按因果关系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时间顺序;
- 如果是对某种现有结构进行评论,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
- 如果按类别组织思想,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
因为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和归纳总结是大脑可以进行的仅有的4种分析活动,这4种顺序也是大脑可用于组织思想的仅有的4种顺序。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有4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