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甘谷有一个大像山风景区,于是趁端午小长假,驱车四小时赶往甘谷县。
早上10点离开兰州时还是阴霾满天,下午居然天气转晴阳光普照。面对碧蓝如洗的长天,心头的污浊似乎也一扫而空。登临大像山时,正是骄阳似火的午后,山势较陡,层层阶梯次第延伸至顶,两边围栏之外是茂密的树林,填满沟壑,林间“知了”在不厌其烦的大声唱歌。儿子大汗淋漓,但还是一级级的拾级而上。我也顾不得防晒补水等等的美容秘笈,只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徜徉游弋,放逐紧绷的神经和身心。
大像山绝壁而立,站在护栏边俯瞰甘谷县城,犹如登顶泰山般居高临下,又如在几千尺的飞机上俯视。县城的楼宇星罗棋布,整齐有序的排列,纵横交错的县城道路被浓阴覆盖,红顶白墙的高层居民楼房的玻璃在闪闪发光,环城公路上的车辆如甲壳虫般的爬行。下午的四点的阳光毫无遮拦的照耀在县城的每一寸土地,安静慵懒随性,这样的小县城是舒适和放松的,让人安心。
攀登至顶,钻过一个穿山而建的房间,直达大象佛前。心怀虔诚、双手合十,祈愿华夏风调雨顺、祈祷新冠病毒消失、祈福天下苍生安居乐业!虽然不曾深入学习佛学,但对佛门佛祖保有无上的敬畏。建造于1500年前的这尊大佛,端庄稳坐、眉目低垂,俯视芸芸众生千年,历经风雨沧桑千年,洞悉一切而缄默不语。大道至简,大爱无言!
沿途看到“华夏第一县及建县2700周年庆典”的标语,有些疑惑。听随行的朋友介绍,方觉得真的不虚此行。甘谷县真的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建立县制的地方,据今年真是2695年了。好悠久的的历史,随我讲来。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690余年,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长流,名山大川,载于《尚书》,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
相传华夏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诞生于县南“古风台”,当年大禹治水,导渭于河,遗迹犹在,春秋时石作蜀负笈齐鲁,游学洙泗,师从孔子,名列七十二贤;蜀汉大将军姜维,在三国后期继承诸葛事业,力撑蜀汉半壁江山,“远志”风范,遗泽后世;清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被誉为“关西师表”。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县城西南四十里处,据传为秦先祖非子牧马之地。有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多处,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或藏于北京故宫,或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县城西石窟群绵延十余公里,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最为驰名,凿于北魏而泥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像,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高23.3米,宽10.02米,塑造超凡,为国内所罕见。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林木葱茏,青松苍翠,峰峦竞秀,林壑幽美,登临其上,陇山渭水,尽收眼底。华盖寺、姜维墓、蔡家寺各具特色,为海内处游人所仰慕。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以大像山为依托,映带华盖寺、天门山、尖山寺、姜维故里、蔡家寺相呼应的陇上黄金旅游热线。
大像山归来,困扰许久、无处安放的焦躁不见了。因为搜索链接华夏第一县的缘故,搜索出牛奔的博客,始知在甘谷有一个私学叫伏羲班的,是一名叫吴鸿清的北京教授在不愿具名的的企业家的支持下开办的,已经10余年,成绩卓著,引起港澳及国内的极大关注,很是震撼,不觉间一直阅读牛奔的博客至凌晨2点,感觉到一扇扇窗户在眼前开启,满目清新。国学经典教育的回归和捡拾,许多人已经尝试在做。吴教授的举动是传承文脉的好事,善莫大焉!给其点赞!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希望能坚守。
名人名县名山,给予滋养和安抚,如同清波荡漾,袅袅余波微微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