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Spring 管理事务的方式有几种
- 编程式事务,在代码中硬编码。(不推荐使用)
- 声明式事务,在配置文件中配置(推荐使用)
声明式事务又分为两种:
- 基于XML的声明式事务
- 基于注解的声明式事务
二 2 Spring 事务中的隔离级别有哪几种?
主要注意的是事务的隔离级别是数据库本身的事务功能,我们只是基于对数据库的Connection,对事务操作做封装
TransactionDefinition 接口中定义了五个表示隔离级别的常量:也是对应着数据库的四个事务隔离级别
-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DEFAULT: 使用后端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Mysql 默认采用的 REPEATABLE_READ隔离级别 Oracle 默认采用的 READ_COMMITTED隔离级别.
-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UNCOMMITTED: 最低的隔离级别,允许读取尚未提交的数据变更,可能会导致脏读、幻读或不可重复读
-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COMMITTED: 允许读取并发事务已经提交的数据,可以阻止脏读,但是幻读或不可重复读仍有可能发生
-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PEATABLE_READ: 对同一字段的多次读取结果都是一致的,除非数据是被本身事务自己所修改,可以阻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幻读仍有可能发生。
-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SERIALIZABLE: 最高的隔离级别,完全服从ACID的隔离级别。所有的事务依次逐个执行,这样事务之间就完全不可能产生干扰,也就是说,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以及幻读。但是这将严重影响程序的性能。通常情况下也不会用到该级别。
三 Spring 支持哪些事务传播行为,分别是啥样的?
事务的传播属性则是Spring自己为我们提供的功能,数据库事务没有事务的传播属性这一说法。
关于最后一个嵌套事务这里以A事务方法调B事务举个例子
- A开启一个事务
- 执行方法A里的一些代码,doSomethingPre()
- 调用B方法,设置一个回滚点,savepointe
- 执行方法B里的一些代码
- 如果方法B里抛出了异常,此时进行回滚,回滚到之前的savepoint,仅仅回滚B的代码
- 继续执行方法A里的一些代码,doSomethingPost()
- 提交或者回滚事务(比如A成功会提交AB的事务,如果A失败会把A和B的事务都回滚了)
四. 4 @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注解
这个要先说一说Exception了,Exception分为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和非运行时异常。事务管理对于企业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出现异常情况,它也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Transactional
可以标明我们的类或者方法是不是要用事务,
在@Transactional
注解中如果不配置rollbackFor
属性,那么事务只会在遇到RuntimeException
(比如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的时候才会回滚
加上rollbackFor=Exception.class
,可以让事务在遇到非运行时异常时(比如SQLException数据库相关异常)也回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