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是稳稳当当的。我觉得我是不幸的,但好像正是这些遗憾,这些阅历,让我的以后都过的不在那么迷。
知识改变命运,似乎已经刻在了那些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家长的心里,读书好,是争气,读书差,就是不争气。可是我总觉得如果漫无目的的抵达中考考场、高考考场,这好像就已经失去了这些考试本身的意义。
很有幸,今年我参加了高考,2022年,又是一个满载希望的一年。其实,我觉得我作为考生是幸福的,享受了优质待遇:家人和老师以及学弟学妹们的鼓励支持。感觉考生的背后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群爱你的人和你一起,当然,这是精神上的与你同在。好似这考试因为这些无形的力量,让考场都充满了炽热的火花。
但我为什么不幸呢,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的把握住这唯一的一次机会,把握住这一重要的转折点。甚至在邻近高考,我对我的未来都是一片迷茫,似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一切都是因为措不及防,才让一切都皆有可能,但也可能徒留遗憾。
我一直认为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在失败后说遗憾,没有努力的失败注定不够格的。看到一本书上说,其实没有什么遗憾,一切都是刚刚好而已。对于结果如愿的人来说,一切不过是实力与努力的契合度刚刚好罢了,对于不如愿的朋友来说,只是你的努力和遗憾的适配度更大。可是未来终究是可期的,无法展望未来,何不把握现在?
有些时候人们会适当麻醉自己,精神上告诉自己很努力,因为他学理综都快崩溃了,身体上告诉自己很坚强,因为她熬夜看书学习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你的心理其实是诚恳的,你的学习没有走进你的内心,兜兜绕绕一大圈,终究是徒劳的。学习得你自己发自内心的想学,认真对待它,也许它会考虑停留在你的心里。
我是个很喜欢鼓励自己的人,喜欢自我安慰。这也是一种屡试不爽,愈挫愈勇的精神的培养吧。
学习是不卑不亢,如果你陷入了不自信,对自己不断的怀疑,那你终究不会博得学习的欢心,它可不喜欢卑微的人,所以学习需要勇敢一点,不是盲目自信,而是适当鼓励,有时候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是一种不错的技能,最可怕的敌人永远都是你自己。
最近发现个奇异现象,越优秀的人越努力,或者反过来说,是越努力的人才会越优秀。
以上有感而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