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华杉详解
这可以说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根源。前两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大家比较熟悉;后四句——“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不太注意。要结合起来解释。
先说知者,也就是智者。
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
水是动的。知者乐意运用他的才智,贡献给社会,像流水一样不停息,他做起事来,剖决如流,也像水流一样畅快。知者得志,得用,有成就感,所以他乐此不疲,他很快乐。
再说仁者。
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
山,是万民所瞻仰,所谓高山仰止。山中草木生长,飞鸟走兽栖息,为人们提供各种自然资源,而且出云道风,立于天地之间,所以古人对山是非常的崇敬。
仁者安于义理,不动如山,而厚德载物,他似乎没有做什么,但他让万类霜天竞自由,在他的平台上做。所以仁者静。静而安之,故仁者多得长寿。
用今天的话说,知者就是成就自己,仁者是成就他人。知者是精英,仁者是平台。知者动而乐,仁者静而寿。
在另一个场合,孔子还专门有一篇论水,把水又讲得更深了,也可以补充在这里: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不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这一段说绝了。
子贡问,为什么君子看见大河大湖大海,总要停下来观看呢?
孔子说,因为君子以水之德来比拟自己。水遍布天下,而无偏私,这是君子无私之德。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就有生命,这是君子的仁爱。水性低处流,而每到一处都讲理,遵循着地理脉络,这是君子的高义。浅处漂然而过,深处深不可测,这是君子的智慧。遇到百仞深谷,毫不犹豫纵身而下,这是君子的果决勇毅。绵弱之处,深入微细,无所不达,润物无声,这是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污垢,包容一切,有如君子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还你一汪清水,这是君子的善于教化。装入任何量器,一碗端平,这是君子的正直公平。装满则止,不贪多得,这是君子凡事有度,讲究分寸。千曲万折,最终一定要向东行,这是君子百折不挠的意志!
刘澔觉
我很喜欢水,不是我不喜欢山,而是觉得自己更向往水形态,从高到低不停的奔流,最后奔流入海。
水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当它装入杯子就是杯子的形态。只要有承载它的器,它就可以变化,与那个器适用。
有一种快乐就是别人快乐。做成一件事,能给别人带来益处,自己快乐。给父母做菜,他们吃的很开心,快乐。自己呢,可以自由的奔流入湖、入海不停的吸收学习更是快乐。
就如同这个账号的名字“斑马流“一样,人生是没有界限的,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我们从生下来,到自己离开世界,身体归于虚无,而灵魂要得到升华,去不断的探索,“折腾”自己的生命。我把这种“折腾”叫为奔腾不息。在这条路上不断奔腾的水,形态如同奔跑的马一样。如果说生命的形态是水,那么水就是孕育了这世间的一切。所以这匹马奔跑的过程中,身上都是“生命”的痕迹,看起来如此斑驳,所以称它为“斑马流”。它是奔腾入海的水流,也是生命奔腾的痕迹。
我要去哪里呢?奔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