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中的五大冲突
冲突之一是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作为父母,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责任,怎能只把孩子作为唯一?而孩子的全部就是上重点大学,这是不是太绝对了?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终点, 最终还要走向社会,只认一条道,不是逼自己走绝路吗?
冲突之二是爱的冲突,过份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现在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非常的无情,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是的。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呢?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 ,没有别人。
父母对孩子过分的爱 ,不仅不能让孩子学会爱,反而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进而变得自私,甚至冷酷、残暴。孙云晓 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心育。”对于家庭来说 ,对孩子的“心”进行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冲突之三交流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世界上最难懂的是孩子的心,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也变了,变得和我们小时候大不相同。读懂孩子心,的确是件难事。与其把孩子封闭起来,控制他们的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孩子在长大,父母未成长,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冲突之四是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保护下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可以包容孩子,让家成为孩子最后的港湾;可以理解孩母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利。过度子,让他找到温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没有出路时,给他指条路而不是给他一堵墙。但无论怎样,应该放手让孩子出去
不满,评头论足,求全责备,那么你会痛心地发现,你给孩子带来的会是负面的信息。如果你一直告诉孩子某一方面经风雨、见世面,不要用爱的名义,把孩子“锁”在身边。
冲突之五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从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对于孩子,被认可、求得正确评价的心理需求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孩子们有这种渴望,根源就在于父母有时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作为父母,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行,那么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会认为自己不行。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的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
当然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鼓励孩子是对的,批评孩子同样也是对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向孩子说“不”,孙云晓老师指出,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 ,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缓解家教中的冲突需要从这七个方面改变
1. 变以分为本为以人为本,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是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这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只看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对孩子来说,成长比分数重要。
2. 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或许重新获得。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这就是人生。
3. 导演变观众,该放手时就放手。中西方教育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家长什么都愿意为孩子做,认为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辛苦一些。他们没有意识到,让孩子“走冤枉路”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因为“走冤枉路”后获得的发现记忆更强烈。给孩子“知”的喜悦 ,会使辛苦而产生的挫折感一扫而空。我们的父母,常常无意中剥夺了孩子从失败中求经验的机会,也无意中剥夺了让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成长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观众”,如果有人欣赏自己,他们会劲头十足的。
为避免家教中的各类冲突,家长要把一味地对孩子施爱变成接受孩子的爱,要在乎孩子的爱。
孩子们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他或许不像100分,不像奖杯那么现实,但却是人生路上的丰碑,是父母亲辛苦付出后最殷实的收获。这颗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他,他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他,他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爱你的孩子,请一定要在乎她、呵护她,并且精心的培育它。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得甜,更不懂得珍惜, 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各位家长朋友,接受孩子的爱吧!因为施受比更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