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色:蓝色基调,黄色基调,介于二者间的无色基调。
肤色
皮肤中的血红蛋白、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共同决定一个人的肤色,其中黑色素的作用最大。如果血红蛋白较多的话,肤色会显得红润,如果血红蛋白量少则会显得苍白,静脉血液流通不畅,人的脸色会发青或发黑,一旦皮肤表皮层的黑色素增加,肤色会偏向黄褐色或褐色;如果胡萝卜素增多,皮肤的颜色将变成黄色。
黄色基调肤色属暖色系(Warm Shade Color)。这类肤色是带有橙色的健康型皮肤。
蓝色基调肤色属冷色系(Cool Shade Color),这类肤色是带有蓝色的缺少红润感的皮肤。
无色基调肤色是处在蓝色基调和黄色基调当中的中间基调的自然色的皮肤。
(2)发色
毛发会因为人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不仅如此,即便在同一人种中,头发也会因为黑色素的多少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黑色素不仅对头发有着色的功能,还可以避免头皮因过度的紫外线照射而受伤。一般来说,人的头发一个月内可以长1.5cm~2cm。
对于东方人而言,发色的分类比肤色简单,可分为黑色、棕色和灰色三种类型。
黄色基调人种的发色包括黄色、橙色和棕色;
蓝色基调人种基本拥有发质坚韧、光亮的黑色头发;
无色基调人种的发色介于黑色和褐色之间。
通常,头发显得不那么黑,属于酒红色系的头发(表2-1)。
(3)瞳孔色
在个人色彩诊断体系中,瞳孔的颜色指的就是虹彩的颜色。虹彩也含有很多黑色素。当眼珠进行舒缓收缩运动时,瞳孔的大小也跟着发生变化,到达视网膜的光的数量也随之变化。白色人种的瞳孔呈青色、灰色等,而东方人的瞳孔基本上呈黑色、深棕色或者褐色。在形象设计或其他领域里,有时可以忽略瞳孔色。
(4)色彩的对比度
色彩的对比度主要取决于肤色和发色的明度差异。除脸色之外,脸型也会影响个人的色彩基调。一般来说,肤色越明亮,发色越黑,色彩的明度差就越大,而对比度也就越高,如眼睛大的人和眉毛浓的人对比度就略大一些。换言之,肤色、发色和发质、眼睛等是决定对比度的重要因素。
根据对比度的高低,继而可以判断出个人色彩。
根据对比度不同,可以分成浅色型、鲜明型、灰暗型和暗色型四种(图2-16)。
浅色型(Light)比较温和,明度差异比较小,对比度低;
鲜明型(Vivid)的明度差异大,对比度高;
灰暗型(Grayish)介于浅色型和鲜明型之间,显得暗淡无光;
暗色型(Dark)指像被阳光晒过一样的健康肤色,明度差异很小,对比度中等偏上。
(5)三基色的类型
肤色和发色的对比度决定着三基色的类型。黄色基调、蓝色基调和无色基调三种基调,再加上对比度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浅色、朴素色、华丽色、暗色等颜色。并且,它们共同组合出对应的类型(表2-3)。(5)三基色的类型
肤色和发色的对比度决定着三基色的类型。黄色基调、蓝色基调和无色基调三种基调,再加上对比度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浅色、朴素色、华丽色、暗色等颜色。并且,它们共同组合出对应的类型(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