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1]成岭侧[2]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3]身在此山中。

注释

[1]横看:正面看。

[2]侧:侧看,从侧面看。

[3]缘:因为。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遭贬后路过九江,游览庐山后有感而作。西林,指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登上庐山游览,由于观看角度的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一样。这两句是实写,形象概括地写出了庐山移形换位、千变万化的景色。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千变万化的景物让人看不出它的真正面目,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身在这座山中。这两句是虚写,是作者观赏景物后的说理之句。我们能够从中领悟到这样的道理:人因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那么看事物难免会有失偏颇。

这首诗并不是枯燥的议论说理,而是通过作者的亲身实践,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非常形象生动地把道理讲出来。正因为如此,读者读起来才不会有丝毫枯燥之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苏轼《题西林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不识庐山真面目⑷,...
    xcy无名阅读 3,587评论 0 0
  •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
    邓丽蝶阅读 5,837评论 0 2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古诗《题西林壁》,下面,开始我的...
    甜甜鱼阅读 27,390评论 2 28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1601233陈林颖阅读 4,839评论 0 0
  • 不破不立。我们需要认识自己。 有这样一个现象,之前是漫天的心灵鸡汤,我仿佛清风拂面,受伤的心灵得到莫大...
    孪生素数阅读 2,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