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放学路上,大宝对我说:“妈妈,我有一个消息告诉你,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我很感兴趣,便问他是什么。
他说:“我们幼儿园的兴趣班结束了,你觉得这是个好消息还是个坏消息呢?”
我心想他没有报兴趣班啊,这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吧?怎么会这么问我?于是我饶有兴趣地问他:“你觉得呢?”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对于那些上兴趣班的小朋友,这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终于不用再上兴趣班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我再也看不到他们看着我们放学时,想走又不能走的样子了。”
我一边感慨这不就是幸灾乐祸吗?真是人性本恶呀人性本恶,一边还得表扬他:“虽然你这个想法,妈妈不是特别赞同。但是你能够从不同人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妈妈觉得非常棒。”
02
我没有骗他,这种思考模式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我闺蜜前一阵非常痴迷于一款手游,经常玩的时候痛快,放下手机懊悔,今天下决心再不玩了,明天就忍不住又打开了。
她跟我诉苦求解决办法时,我告诉她:“下次你玩的时候,假装你是游戏设计者,好好想想你为什么要开发这款游戏,游戏里的不同模块针对玩家都有什么目的?怎么能实现?”
我闺蜜是个聪明又有悟性的人,隔了两天跟我说,已经把游戏删了。
“开发这个游戏完全是为了赚钱,每个模块都是为了让玩家上瘾,不爽,然后充钱的。要是我,估计会设计的更含蓄一些。一想到我被这么个傻游戏玩了这么久,我就一点玩的兴致也没有了。”
你玩游戏,还是游戏玩你,换个角度很容易就看清楚了。
03
考试也是一样的。前几天朋友在群里发了一道数学题求解答,是她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的作业,题目是这样的:
口袋中放有同样大小的白球29个,黑球21个。魔术师每次从袋中随意摸出两个球放在外面,如果摸出的两个球同色,就任外再拿一个黑球放入袋中,如果摸出的两个球异色,就把其中那个白球放入袋中,这样操作48次后,袋中还剩几个球?各是什么颜色?
根据我多年应试教育的考试经验,我猜答案应该是2个球,1黑1白。不过现在不是考试,自己蒙自己没意思,还是得算。我问大宝,想看看他怎么解答,结果他搞明白意思后,就趴桌上一个一个数去了。其实我也想数来着,不过我们学数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不用一个一个数么…
剩2个球是很容易算出来的,但是球的颜色不知道怎么算。这时可以按照前文所述的思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出题人,我出这道题目是为了考孩子哪些知识点?考虑到是小学阶段,再根据题目设定,我觉得考点应该是奇偶数。果然,问题迎刃而解。而此时,大宝还在那儿数他画出来的黑白圈。
考试是一件目的性很强的事情,参加考试的人如此,出题的人亦如此。
04
在职场中也是如此。总有太多人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比别人能力强,可拿的比别人少,领导也不重视。怀才不遇自古有之,这不是稀奇事,但是连我上幼儿园的大宝都知道,这世上不是只有“我”。
以前看过一个心理学家用幼儿做测试的视频,实验员与幼儿面对面坐在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放着两个盘子,里面分别装有蛋糕和西兰花。实验员当着幼儿的面品尝两份食物,吃蛋糕时会皱眉,吃西兰花时会微笑,然后请幼儿选一样食物给实验员吃。测试结果显示,年龄越小的幼儿,给实验员选蛋糕的越多,而随着年龄慢慢提升,选西兰花的幼儿会明显增多。只会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有本管理心理学的书,书名就叫《act like a leader, think like a leader》,这才是升职加薪的基础。怀才不遇其实是个非常主观的想法。
05
前几天看电影《勇敢者游戏3决战丛林》,因为片子没那么吸引人,很容易跳脱出来。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游戏是谁设计的?为什么会选这几个人参加?是无意还是有意?
从人物角色来看,四个主角都变身成为与自身性格外貌截然不同的游戏角色:瘦小的斯宾塞变成了肌肉男,高大威猛的弗里奇变成了行动缓慢的小矮子,万人迷校花贝珊妮变成一个中年男胖子,而害羞内向的姑娘玛莎变成了美貌性感的女战士。反差这么大,应该是有意为之。倘若真的有人设计了这个游戏,选中他们若不是出于好心希望他们成长,大概也就是为了看个热闹了。
那么人生这个大型真人24小时在线游戏,谁是设计者?或者说,人生这场大戏,谁是导演?我在其中是什么角色?目的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几千年前,哲学家们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时至今日,哲学三问依旧没有令所有人满意的回答。
也许答案对每一个人而言都不一样,甚至答案是什么也并不重要,它只是提醒我们,再怎样反思,也不嫌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