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教育同人聊课堂教学,他提出一个观点:课上教师不能太忙,教师应该忙在课外。这句话很朴素,却道出了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态。可是,我们的课堂现场是教师太忙——忙于提问、讲述,忙于将一个个知识拆解成无数问题抛给学生。教师不断提问,学生接连回答,每一个问题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极短,有时学生甚至是“秒答”,这样的答案可能是缺少思考含量的。一节课下来,教师问得不亦乐乎,学生答得不亦乐乎,课堂却没有呈现出“智力活动的气息”。再者,教师在课上忙于讲解。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但如果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是单一的“听中学”,没有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效果必定打折扣。
教师问得忙、讲得忙,一节课又一节课,最终“整日忙忙,碌碌无为”。教育常识告诉我们,学习是无法替代的,只有学生自己学才能真正学会,所以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不是教师很忙,而是学生忙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忙起来,让学生的智力活动忙起来。
学生在课上忙起来了,教师就无所事事了?这当然不可以,教师在课上依然是忙碌的。我以为,教师应在课上忙于收集信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情况,然后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教师是课堂“信息采集员”,是课堂信息的“评估员”,课上教师的大脑要高速转动,但并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而是观察学生的学习,像雷达一样高强度收集学习信息。
课堂是一个信息世界,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发出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别具一格的,教师要在这些无比丰富、极其庞杂的信息中发现“有用”的信息——不仅是正确答案,还有那些可以进一步推进学习进程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教在点子上、教到心坎里。课堂的丰富乃是信息的丰富,那种整节课都是“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课堂很难有丰富的信息,也就很难有丰富的学习成果。只有来源于学情的教学,只有用眼睛和耳朵去发现儿童、用心灵倾听心灵,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要实现教师课堂“忙”的重心转移——从忙于“问”与“讲”向忙于“收集信息”转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与之配套,特别是设计有思考价值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不是通过简单回答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整块时间的苦苦思索才能有所得。这样的任务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时间。所以,教师的忙,要从课前的忙开始,做好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忙起来。教师如果不在课前做足功课,那么在课上就会手忙脚乱。当然,即使教师这样做了,课上依旧可能手忙脚乱,这是因为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不够,不会收集信息或无法对信息进行准确判断。怎么办?这些问题解决的主要渠道是课后反思,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做“事后诸葛亮”,慢慢地成为“事前诸葛亮”。所以,课堂教学结束时,又是教师脑力劳动开始忙碌之时。如果一个教师从来就是课上忙于“问”忙于“讲”,下课就把课上的信息抛到九霄云外,那么他一定不可能成为专业教师,因为教师专业化有一条绕不开的路,就是反思。
教师要忙在课外,包括课前设计和课后反思。在课上,教师看上去不应该很忙,不能疲于“问”和“讲”,醉心于碎片信息,这样的课堂教学难免会是“一地鸡毛”。如果教师一定要在课上忙,那么教师在课上首先就应该忙于收集学习信息,一个无视学习信息的教师好比蒙着眼睛上课,无法看见学习更无法看见学生。